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解读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健康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一级健康)是满足生存条件。其包括:①无饥寒、无病、无体弱,能精力充沛的生活和劳动,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有预防和治疗健康障碍的基本知识;②对有科学预防方法的疾病和灾害,能够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③对健康障碍能够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第二层(二级健康)为满意度条件。包括:①一定的职业和收入,满足经济要求;②日常生活中能享用最新科技成果;③自由自在地生活。第三层(三级健康)为最高层次的健康。包括:①通过适当训练,掌握高深知识和技术并且有条件应用这些技术;②能过着为社会作贡献的生活。躯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心理健康: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标准:①有充分的适应能力;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③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⑥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⑨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求能恰当满足。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衡量自我健康有10个具体标志: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⑥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⑨头发光洁,无头屑;⑩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健康是人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的基础。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健康看作是“1”,把成功、幸福等人生成就看作跟在“1”后面的“0”。当你拥有“1”时,“0”越多意味着你的成就越多。如果“1”不存在,其他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健康是人发展事业、实现自我价值、享受幸福生活的资源和基础,人人应当万分珍惜,细心地维护健康。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没有健康,不仅个人要经受病痛的折磨,影响工作、生活,还会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因此,每个人都有获得可达到最高标准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努力维护自身的健康权利,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利,承担起个人对于自身健康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权在中国又叫生命健康权。它主要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具体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三种权利类型。中国的《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公民的健康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同时侵害其他公民的健康权是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有成千上万,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类: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健康服务因素。有学者报告美国10位死因疾病,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在致病因素中占70%,中国占近60%。美国通过30年的努力,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50%,其中2/3是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贡献。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生活方式去预防疾病,保护和增进自身健康。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洗手预防禽流感、腹泻等肠道传染病;我们可以通过少开一天车、少用塑料袋、不随意丢弃废电池等,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如果我们能定期体检,就可及早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造成病情的延误;如果我们能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不仅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同时还能对这些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要想获得健康,不能仅仅依赖医生、药物,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每一个人自己手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护和增进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每个公民的健康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持环境。在我们维护自身健康的同时,也必须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利,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或图方便,而忽视或侵害他人的健康。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并做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等。这些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既是对他人健康权利的尊重,也是每个人自身文明、高素质的象征。每个公民都能从自身做起,才能有效地维护全社会的健康与和谐。我们知道,健康的维持和保护不能一蹴而就,要靠日常关注和积累,不仅需要国家的重视、政策和投入,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及早对健康“投资”,这种投资不仅仅是金钱的投入,用一点时间和精力参加运动,克制贪嘴,放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花一点钱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多一份对他人的理解,多一份对环境的关注,选择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努力将会使我们尽可能地延长没有病痛、健康幸福的寿命,即使在有伤残或慢性疾病的情况下,也能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地享受人生。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在环境中,有许多因素每时每刻地作用于人的机体,这些因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这些因素不仅错综复杂,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人体借助内在的调节机制,与各种环境因素保持着相对平衡,表现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人们的这种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当有害的环境长期作用于人体,超过人体耐受量时,就会危及健康,引发疾病,甚至造成死亡。人们常见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引起这些病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恶劣的环境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不但自然环境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社会环境同样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紧密关联,一些心理问题或疾病就是由不良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所以说,了解环境和健康的关系,以适应环境或保护环境来保证健康。未受污染的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利。在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活动能够增强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如果无节制地消耗资源或环境污染就会造成环境恶化。自然因素和人类行为都会使环境受到破坏,当这种破坏和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煤、石油等能源燃烧时,导致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也会严重污染环境。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人们从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中接触有害的物理、化学因素的机会越来越多,因而它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例如某些癌症、某些慢性中毒等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1953年的日本水俣病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农药泄漏事件是世界著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严重公害事件。2005年发生在我国松花江水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给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2010年报告》称2010年中国因室外PM2.5污染导致120万人早死。据世卫组织的最新估计,2012年约有1260万人因在不健康环境中生活或工作而死亡,这占全球死亡总数将近四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良好的生存环境不仅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还能够使人的心情愉悦。通过对生存环境的改造,如植树造林种草、绿化美化环境、治理沙漠荒地等使其更加适宜人类生存。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资源,调整和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保护环境,保护健康。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提高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认清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标准,避免环境退化和失衡,这是正确处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准则。要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究卫生的社会公德。保护自然环境,要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管理,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同时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居住、生活的微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整洁明亮、温湿度适宜等。自觉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节约水、电、煤、煤气、天然气、石油和木材等资源,动员全体公民努力建设一个节约型的社会,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无偿献血是指为了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报酬。无偿献血要求献血者年龄在18周岁至55周岁;男子体重在50公斤以上,女子体重在45公斤以上;经过红十字血站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符合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健康标准。一次献血量200~400毫升,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实行无偿献血,不仅能保障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保证输血安全,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它还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共济行为,是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身的健康进行了“投资”。科学研究表明,平均每个成年人有4000~5000毫升血液,其中,80%左右在血液循环系统内流动,20%左右在体内贮存用于补充,一般每次献血抽取的血液占全身血液总量的1/20以下,这不但不影响健康,还能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献血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男子献血还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献血前尽可能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空腹。献血者献血前如有感冒、发热、腹泻、月经,应暂缓献血。献血时精神不要紧张,以免发生晕针。献血后适当增加饮水量,吃些豆制品、瘦肉、鸡蛋、蔬菜等,切忌暴饮暴食;献血后1~2天,不要剧烈运动。在医疗临床用血时,献血者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无偿献血证》,按照其献血量的3倍计量免费用血;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医疗临床用血时,按照献血者献血量的等量免费用血。健康提示成年人的血量平均有4000~5000毫升血液一次献血量200~400毫升,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每次献血抽取的血液占全身血液总量的1/20以下无偿献血对健康有益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无论是先天残疾的人员还是后天致残的人员,无论是患了什么疾病的人,都应当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病人、精神疾病患者、残疾人都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关爱和帮助,这不仅是预防、控制疾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艾滋病/性传播传染病传染途径的特殊性以及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不够,人们往往容易对感染者或患者进行道德判断,把这类疾病与不良行为联系起来,从而对感染者或患者个人甚至其家庭产生歧视。而感染者或患者出于恐惧,往往不敢暴露自己的检测结果,或延迟寻求治疗,从而影响疾病的尽早治疗,并可能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方法,病毒感染或患者心理上会有很大的压力,并可能以不同的态度接受患病的现实。在面临歧视时,有可能产生自卑、绝望、愤怒甚至报复的想法。因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病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能使他们感受到任何歧视。要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与疾病的防治工作。对精神疾患者,要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病人的家庭成员要积极帮助他们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对残疾人和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他们,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