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这是全面分析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变革趋势,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1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将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至11.4%,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十二五”规划,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温家宝在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预计新能源发展规划出台后,未来十年我国新能源投资将达5万亿元。这一规划重点支持的领域集中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智能电网等七大方面。在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等方面,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进行了部署。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据规划预计,新兴能源产业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缓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当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可以预见,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能源消费结构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是31亿吨标准煤,2009年,国内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7%的比例,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其中非化石能源是2.3亿吨,大概占7.44%。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45亿吨,如果要完成占比15%的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至少要达到6.75亿吨标准煤,。从比例上来说,在15%中,水电占到9%-10%,核电占2%-3%,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占2%以上。为了实现非石化能源2020年达到15%的目标,核电的规模要至少达到7500万千瓦以上,而水电的装机规模则要达到3.8亿千瓦以上,其中3.3亿规划为常规水电,0.5亿规划为蓄能电站。其他生物质能的利用规模应达到2.4亿吨标准煤以上。200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7.9%,而2009年则只占7.8%。行业划分风能2008年,我国风电装机总量达到1217万千瓦,已位居世界第四。2008年我国新增的风电装机已经超过400万千瓦。2009年底,我国风电达到1758万千瓦,国产化风电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60%以上。(三峡电站总装机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847亿千瓦时,相当于6个半葛洲坝电站和10个大亚湾核电站,每年为全国人均提供70千瓦时电。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都是世界第一。与火电相比,三峡电站等于省了10个500万吨的大型煤矿,如果加上运输专用线、电厂、供水、污染处理、煤渣运输等投资费用,效益更为可观。与此同时,三峡电站建成后每年减少5000万吨煤炭运量,大大减轻煤对交通运输的压力。每年可少排放大量二氧化碳,100~200万吨二氧化硫,1万吨一氧化碳,37万吨氮氧化合物)风力发电设备在经历了05-08年的高速增长以后,新增装机容量将进入平稳增长期。按照目前的速度,08、09、10年我国将分别新增风电装机400、500、600万千瓦,增长率将由06、07年的166%、79%降至67%、25%、20%。至2010年,我国风电的累积安装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2010年以后,如果每年保持600万千瓦的新增装机(与2010年的水平相当),预计至2020年,我国风电的累积安装容量将高达8000万千瓦。在风电领域,欧洲一直是领跑者。衡量风能利用产业化水平高低是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趋势是大功率机型,目前国外主流机型达到兆瓦级以上,而我国自主生产的主流机型是兆瓦级下机型。从发展机遇上看,风电行业是国家扶持政策最多的行业,而且到2020年很可能成为我国第三大发电形式,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特别是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低,影响了产业发展速度。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掌握大功率风机技术的零部件、设备制造商更有竞争力我国风电制造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预计今后十年我国风电场建设速度将维持在年装机容量1000万-1500万千瓦,因此我国风电企业将面临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风电设备市场将迎来买方市场。我国风电设备业未来发展亟需解决四个问题:一个是投资热情持续高涨,风电机组制造企业2004年只有6家,2008年已达70多家,且大部分是新企业。目前只有20家有成熟产品下线,其他大部分处于建设和产品实验阶段。二是重复建设、重复引进严重。三是自主创新仍待加强,应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适应不同风场的特色产品。四是风电标准和认证体系亟待加强,须尽快建立制造、检测、认证、使用的科学体系。光伏产业2008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能约为3.3GW(千兆瓦),产量超过了2GW。200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已经达到了4.3GW,占全球4成份额。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的产量达到了8GW,占世界生产总量的50%,跃居世界首位。其中,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0%,远远超过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此外,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能分别占全球总产能的25%、65%和61%。我国光伏产业普遍存在“原料在外、装备在外、市场在外”三头在外的状况。这种状况造成了我国光伏企业对海外市场、资源、技术过度的“依赖症”。这是阻碍我国光伏产业真正做大做强的瓶颈之一。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日本和德国占据领先地位,行业的关键技术集中在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提高电池转换效率和降低电池制造成本。总体上看,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才刚刚开始,由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三头在外”制约了我国太阳能产业成长的制约因素。在产业布局上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各具特色的太阳能产业集群n在太阳能热利用上,太阳能热水器是中国唯一用自主知识产权发展起来的产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应用国。行业集中度低,排名前20位企业市场份额不到20%,产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山东、江浙、广东。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技术基本成熟,成本和规模是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核电2010年,我国已投入商业运行核电机组已达13台,总装机1080万千瓦。截止2010年年底,国务院已核准34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692万千瓦,其中已开工建设26台机组,共计2871万千瓦,占世界在建核电机组总数的40%。我国的核电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受到世界瞩目。全球核电占电能的比重平均为17%,根据中美法日四个国家近20年的核电比例数据可以看出,法国一直处于70%以上,日本维持在30%左右波动,美国维持在20%左右波动,中国在近20年的发展中,虽然有很大提高,但一直很难有大的突破,一度达到2.3%。2010年由于其他形式的电力发展较快,核电比例只有1.8%。中国核电所占电能比例,不到全球核电比重的九分之一。按照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5%目标,预计需要核电装机8000万千瓦,比2005-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提高一倍。鉴于近几年中国核电的超常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在2010年已经着手对《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调整。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2015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3900万千瓦,到2020年,则可能达到800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5%,发电量的8%。2008年1-11月,中国核力发电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24亿元,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05亿元。2009年1-11月,我国核力发电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元,实现累计利润总额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