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思想中的处世哲学15020188038任启宏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它奠定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理论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主要偏重于文学的政教功能和社会作用,儒学世界观基本上以对天的理解以及天人关系的各种型态的可能性之优劣比较与选择等两个问题为出发点,作为其建立世界观的主要脉络。而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更可因而由其自身之努力与创造,得与天地的存在意义同其伟大。孔子教导“为仁”的原理;孟子则提出“养浩然之气”、“求放心”、“尽心”的功夫论;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大学》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德目;《中庸》的“诚之者人之道也”“慎独”的哲学;周敦颐的“主静立人极”功夫;张横渠的“存天理去人欲”;程颢“识仁”、“体贴天理”;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穷理尽性”;陆象山的“立其心之大者”;王阳明的“致良知”;刘蕺山的“慎独”与“诚意”……等等。不论这些儒家学者试图透过何种相近或相异的概念范畴或思想体系,对于人类自我修养及超越的可能提出各种设计,他们所共同承认并以此种共识为基础而发展其本身思想的观点,即是透过这些人类自身由内而外的功夫修养,追求并达至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理想。儒家哲学最重视社会哲学,因为成就一个现世的人类理想社会是儒家最原始的关怀,为了设计与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孔、孟、荀等人都可说是不断提出各项有关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伦理的观点的思想家,同时这正可以说明何以社会哲学才是儒家思想起步的主要重心,亦即,就儒学传统的整体来说,儒家哲学的进路是社会哲学的。儒家的社会哲学内容条理清晰,《大学》八条目是最具体的代表,《礼记》的《礼运大同篇》也是重要的社会哲学著作;此外,周公制礼作乐与孔、孟、荀三人所提出的许多政治制度与施政原则如行仁政、不重敛赋、礼乐化民等,都是儒家思想传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另外,表现在汉代经学思想中的儒家思想就是以儒家经典为根据而设计出来的社会体制之学。同时,为建立理想的社会文化,家庭间的伦理关系更是其中的关键要目,因此孝道更是《论语》中孔子以之为一切德性的根本德性者。最后,《易经》哲学中藉由《易传》注解之作而建立了儒家价值本位的情境伦理学,此即针对各种伦理冲突情境的知识解析提出进退智慧,从而作为儒者处世应世的操作知识根据。儒家文化的精神可以概括为道德理想主义、普遍和谐、自律和内在超越几个方面。”道德理想主义是儒家把追求道德的完美作为首要目标。追求道德的完美是人生的第一价值。孔子提倡的“仁”即是一种很高层次的道德水准。《大学》提出“三纲”、“八目”,格物致知是人在追求的过程中最初始阶段的努力目标,诚意正心是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这些都是以修身养性、提高道德素养为目的的做法,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止于至善”是德性修养的最终结果。儒家把道德修养看作是人的最重要属性,是建功立业的首要因素和必备条件。儒家主张出仕,完美道德的理想向上推广到政治层面,即主张实行仁政、德政,这是人们使“至善”的道德追求发挥实际功能的最高形式。在道德完美的追求之后,儒家还有对普遍和谐的希冀。“和”的观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时处在是人类顺应自然的年代,“和”不仅包括人与社会、人的肉体与心灵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自然界本身的和谐。“天人合一”是儒学典籍中一个重要的论点。无论是“万物一体”皆为气“浑然处之”的假想,还是从天理可以反观人理,反之亦然的诸多表现,或是“认识天地的心”的论断都表达了古人对于自然的崇敬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儒家思想更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三纲五伦这类严格精细的等级秩序的规定就体现了对人和人和谐相处的理想模式。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应提高。与此同时,它也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改造和支配的欲望。这种欲望的过度膨胀导致出现了全球生态危机,如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森林锐减、某些物种灭绝等等,这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解决全球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取向,就是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和谐。其实类似的观念在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早已经得到了表达。起于春秋之前,历经千年而却未见其衰退,反而在当下的中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国学的浪潮。然而我们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有人说盲目的去追逐前人的思想是不对的,也有人说这样是对的。对于不对,个人觉得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完全正确的答案,当下的国人处在一种焦躁的风气中,社会虽然在前进,但是很多以前的传统文化却消失殆尽,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在儒家的思想中,我们能够看到孔孟的思想在如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它的积极作用在当今这个社会依然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