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庭教育复习内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复习内容(1)第一章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概述重点掌握: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任务、内容、方法;作用:(1)提供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2)奠定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3)启迪儿童语言和智慧的萌芽;(4)培养儿童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能力;(5)帮助儿童适应最初的社会。任务:(1)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2)促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3)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4)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5)促进儿童良好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6)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内容:健康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方法:兴趣诱导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环境熏陶法、赏识鼓励法、榜样示范法、暗示提醒法。掌握:掌握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内容:从面上指导来说,包括:(1)教育观念的更新;(2)儿童身心发展知识;(3)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4)胎教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5)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6)家庭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与方法;(7)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从针对性方面来看,首先要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家长的需求等;其次,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方法要与儿童年龄阶段相适应;第三,当然还应当考虑到儿童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问题,为家长答疑解惑,才能使指导更有实效性。渠道:一条是社会机构对家长的直接指导,另一条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家长的影响。形式与方法:家庭教育指导的常用形式有个别指导、集体性指导活动和介绍、推荐、提供文字音像资料等三类。个别指导可以是面对面的,进入家庭,也可以是家长自身到相关机构咨询的,还可以是通过电话、网络、书信、便条、家园联系册等方法进行。集体性指导可以采取举办家教讲座、家教经验交流会、家长学校、教育开放活动、亲子活动等方法。文字音像资料的介绍推荐和提供包括介绍、组织订阅家庭教育专业报刊和家庭教育普及读物,出版自编的家庭教育小报、墙报、黑板报、组织观看幼儿园自摄的幼儿园活动、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录像、介绍组织观看现成的家庭教育电影、电视、录像、广播和录音,建立幼儿园家庭教育网站与推荐有关网站等等。了解: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地位。特点:奠基性与终身性;亲情性与权威性;随机性与针对性。地位:(1)儿童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儿童家庭教育是整个现代化教育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二章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重点掌握:1.家长素质与儿童家庭教育;(1)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a.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对家庭教育具有促进作用;b.家长的文化素质低会阻碍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2)家长道德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社会道德影响着儿童的文明意识;家长的传统美德影响儿童为人处事的态度;家长的婚姻道德影响着儿童的心灵健康;家长的人生信仰影响着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家长教育方式与儿童家庭教育;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家长教育方式可以划分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矛盾型、民主型几种类型。家长教育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情境性、情感性、稳定性、整合性几个方面。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一般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方面。其中,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以及矛盾型的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而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则是公认的较为科学的教育方式。掌握:家长教育观念剖析;包括:1.家长的儿童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2.家长的亲子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3.家长的人才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4.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了解:家庭环境与儿童家庭教育。1.家庭物质环境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1)良好的物质环境可以为儿童接受高质量教育提供保障;(2)物质环境匮乏不利于家庭教育的进行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3)辩证看待物质条件优越对家庭教育及儿童发展的影响。2.家庭精神环境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母的性格、父母的生活方式都会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第三章0-3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重点掌握:1.0-3岁儿童发展的教育目标与任务;目标:(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地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知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与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3)培养婴幼儿形成安全感和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的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任务:(1)身体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2)语言和认知发展;(3)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4)美感的发展。2.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指导策略;(1)身体发展的指导包括:食物喂养、生活起居、卫生护理、疾病防治、身体锻炼。(2)心理发展的指导包括:智力启蒙、语言培养、情意萌发、习惯养成。3.亲子游戏设计与指导;亲子游戏是指婴幼儿和父母或者其他教养人共同参与的互动性游戏活动。家长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多样的家庭游戏。对亲子活动的指导要从树立正确的观念和实施适宜的行为两方面着手,具体要注意:明确亲子游戏的重要性,其作用是其他任何游戏都无法代替的;认识到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游戏伙伴而非替代者;意识到亲子游戏是引导婴幼儿发展的游戏,要充分尊重婴幼儿的兴趣;记录亲子游戏全过程,提升游戏的价值与意义。另外,在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游戏时,首先要注意引导家长明确亲子游戏的重大意义以及家长自身在亲子游戏中的角色作用,最终促进家长树立科学的亲子游戏观,采用科学的、适宜的指导方法,促进婴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掌握:1.0-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身体各方面发展变化迅速,但发展尚不成熟,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身体发展遵循头尾、远近、等级整合、系统独立性四个原则。进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了表象和想象。基本具备了各种形式的情绪。情绪情感的社会性逐渐增加,出现了情绪的自我调节。但总体而言,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特点非常明显。自我意识萌芽,出现最初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社会性游戏逐渐超过单独游戏,与同伴的社会交往逐渐超过与母亲的交往。2.0-3岁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1)亲子游戏的特点:在出生后的最初两年之中,亲子游戏是婴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在亲子游戏发生的初级阶段,亲子互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观察和模仿。在与成人的亲子游戏中,婴幼儿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在生命初期,由于生理机制的影响,婴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直到1岁左右,婴幼儿才可以主动发起游戏,然后慢慢地发展为可以自主选择游戏材料,选择游戏类型。婴幼儿游戏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从之前的模仿游戏,到后来的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再到建构游戏的发生。(2)实物游戏的特点:婴儿最初的实物游戏是玩弄自己的身体,这是婴儿探索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到了1岁之后,随着婴儿行走动作的发展,他们可以将物品作为游戏的材料。到1.5岁时,他们摆弄操作物体的目的性增强,出现了假想游戏。了解:玩具和游戏材料的配备要点。在玩具和游戏材料的选购和配置方面除了要注意避免玩具越多越好;玩具越贵越好;玩具越复杂越好的误区外,还要注意玩具的安全卫生;玩具配置要与儿童年龄及发展特点相匹配。第四章3-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重点掌握: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包括:提供均衡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良好习惯;培养自护能力四方面。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包括:语言发展(重点了解阅读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有独到的作用);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美的熏陶几方面。掌握: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目标: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的运用感官和发展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任务:身体发展的任务:身体健康,情绪安定、愉快;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了解必要的安全自护常识;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认知发展的任务:发展语言和认知能力。社会性发展的任务:肯定自我,自尊、自信;学会与他人相处,懂得分享、合作和协商;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了解周围的社会环境,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艺术素养发展的任务: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有参加艺术活动的兴趣,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了解: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总体特点:3-6岁儿童身心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其身体发展的特点集中体现身体抵抗力逐步增强,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稳定性逐步提高;心理发展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各种心理活动从发生到陆续出现,达到基本齐全;心理活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主动性、有意性逐渐增强。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也有所增强。第五章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重点掌握: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特征、判定及家庭教育指导;1.智力超常儿童:特征:总的来说,超常儿童在智力才能以及个性方面,发展得比正常儿童快。另外,根据超常儿童擅长的领域的不同,超常儿童的身心特点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判定: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智力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提名、家长提名、同伴推荐、自荐等。这些方法主要是由专业的教育人员来组织进行的。指导:第一,正确认识超常儿童;第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第三,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第四,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第五,关心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2.智力落后儿童:特征及辨别:(1)轻度智力落后:这部分孩子的智力低于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同时具有轻度的社会适应障碍。他们的智商在50~70或55~75之间,一般脑子没有损伤,只是有功能性的障碍。在婴幼儿时期:这部分儿童的问题在出生到1岁左右往往不容易被发现,通常是到了十三、四个月,正常的儿童能够走路,而这些儿童还不会,或正常儿童会说几个字,而这些儿童还不能说的时候,家长才产生怀疑。接下来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学习能力比较差,抽象能力发展和数概念的掌握都有障碍。学龄期,这些问题会更加明显。这些孩子虽然视觉和听觉没有问题,但是观察能力比较差,对于事物细微的差别几乎没有反应;机械记忆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差,因此在学习语文时,一般障碍不大,但是学习数学等学科时困难较大。在个性方面,这些儿童意志薄弱,缺乏主动性,不能主动的克服困难,自我观念消极,失败期望高于成功期望。(2)中度智力落后:这部分孩子的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同时具有中度的社会适应障碍,智商在35~50或40~55之间,大多数有脑损伤和其他神经障碍,脑功能也有问题。他们不能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通过训练能够获得生活自立所需的职业和社会技能,能在监督下做无技能的或半技能的工作。婴幼儿时期:在出生后即表现为反应迟缓,自己吃饭、自己坐盆大小便、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都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在运动方面一般发展比正常儿童晚2~3年,语言发展也较正常儿童晚,有机械记忆能力,但是要比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遗忘速度快。学龄期,孩子的动作发展问题已经不大了,能够说几个字或者简单的句子。抽象概念很差,很难掌握颜色、形状,数概念的发展也停留在实物数数的阶段,想象能力差。在社会性方面,这些孩子知道躲避危险,基本可以与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