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用地管理对策初步探讨一、引言旅游业被誉为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积极挖掘境内的各种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新旅游景点、改建或扩建旧景区、修建人造景观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土地资源,旅游建设项目的大量增加势必占用大量土地(包括耕地)。我国的土地资源本来就极度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设用地数量急剧上升,用地紧张的局势日益加剧。因此,如何发挥有限旅游用地的最大效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在分析旅游用地利用特征和我国旅游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旅游用地管理对策,以期为高效利用旅游用地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二、旅游用地的涵义及利用特征1、旅游用地的涵义旅游用地是旅游地内最基本、最广泛的具有旅游功能的各种土地的总和。狭义的旅游用地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确定的各级风景名胜区内的全部用地,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经济结构和形态的旅游对象地域组合。广义的旅游用地就是旅游业用地,即在旅游地内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活动的土地。2、旅游用地的利用特征(1)区位性。旅游区土地区位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2位。它不仅影响旅游区风景类型和特色,而且还影响旅游区开发、规模、线路设计、利用方向和旅游市场客源及旅游区经济收益。(2)多样性。旅游者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所消费的资源要素不同,旅游活动类型不同,所要求的旅游设施的性质和功能也不尽相同,旅游业发展所利用的土地资源种类、性质和范围也随之发生变化,故旅游区用地类型多样,功能分区比较明确。(3)综合性。旅游用地同时具有生产和旅游的双重价值,具有双重产业属性。旅游开发起到了对土地生产力立体综合开发利用的作用,景区土地利用效益也体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综合性和统一性。除少量旅游设施用地以外,景区建设中的游览线路、活动场所、景点、环境保护等,均是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4)营利性。旅游区不但维持其原有不同类型土地功能的收入,更能通过其旅游功能获得额外收入。(5)关联性。旅游包含“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活动,它涉及多个产业,关联度高,波及效应明显。不仅各类型旅游用地之间存在较大关联性,旅游用地还对景区生态系统具有较大影响。三、我国旅游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正处于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旅游区数量和用地规模急剧扩张,而且新增加的旅游区大多位于城郊和乡村。由于旅游开发定位不准,景观和产品创新不足,出现旅游区和人造景观建设比规模、占地面积大、土地污染、土地粗放利用和管理混乱等严重问题。同时,由于法律、政策和管理上的缺陷,一些旅游用地取得不规范,有些旅游项目建设用地涉及到农地转用和土地征用,旅游开发采用“以租代征”3方式,甚至以旅游开发为名,进行变相圈地,从事工业招商和高档别墅开发。除此之外,我国旅游用地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例如:(1)由于旅游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功能重叠、土地价格评估、基准地价评价体系和价格机制尚未形成等原因,旅游区土地的出让或租赁价格较低,导致许多景区投资短缺、土地闲置和利用率低。(2)有些景旅游策划规划设计专家绿维创景没有制定规划或规划没有得到有效实施,造成旅游区建设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景点建设城市化,旅游资源破坏以及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3)由于制度、法律、政策和管理体制上还存在各种缺陷,旅游区常出现多头管理、执法不严、土地产权不明确、管理混乱等问题,加剧了旅游区土地利用的各种矛盾。四、旅游用地管理对策探讨1、增强旅游用地的复合功能首先,加强对已开发旅游用地和新旅游用地的复合利用。旅游用地除旅游功能外,还应结合经济作物、药材、花卉、养殖业等的生产进行综合利用,如,在山地旅游绿化地内栽种珍稀植物、种植药材、茶树、各种水果树,在水域可适当种植莲藕、养鱼、养鸭等。其次,加强非旅游业用地(如工业、农业、军事及其它特殊用地)向旅游用地的转化,实现旅游用地资源的多重立体利用。旅游用地综合利用最常见的是观光农业、林业,甚至观光工业,即产业旅游。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经营为特色、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经营活动、文化生活吸引游客观光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而这一建立在农事活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基础上的旅游项目,是农4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渗透,观光林业、观光工业亦同理,它们都同时具备了两个产业的双重特性.旅游开发在其中起到了对土地生产力立体综合开发与利用的作用,体现了土地生产和旅游的双重价值。2、充分挖掘未利用地的旅游功能,强化未利用地向旅游用地的转化除少量的设施建设用地外,旅游业中所必备的大量游览线路、活动场所、景点,均是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一般情况下无法在其它领域中利用的溪流、溶洞、岩石、沙漠等等,均可在旅游业中发挥长处.旅游开发对这些天然事物研究、发现它的旅游价值,做出新的诠释,可谓物尽其用。3、搞好旅游区用地规划把地方旅游业建设纳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中来。正确处理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同景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关系。把城镇规划与旅游规划融为一体,把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各地旅游区开发都应进行综合规划,合理设计景区旅游产品,尽量做到长、中、短线相结合,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正确处理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规划与产品策划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旅游区规划,维护旅游区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改变规划。4、加强旅游用地立法目前在旅游用地的管理中存在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旅游用地的征用手续不健全,占补平衡措施不完善;关于旅游用地的立法过于笼统,没有专门的立法;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中土地使用权没有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系统的法律或法规来,从根本上保护自然环境,防止旅游景区的过度5开发,以保证和规范当前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用地,防止旅游景区的宝贵土地资源被破坏。五、结束语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土地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旅游用地紧张的局势日益加剧。本文在简要介绍旅游用地的涵义和利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旅游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我国旅游用地管理对策。这对提高旅游用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缓解旅游发展与土地紧张的矛盾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旅游用地规划是什么?我国旅游用地规划存在的哪些问题?在介绍旅游用地规划之前,我在这里先介绍下旅游用地的概念。旅游用地是旅游地内最基本、最广泛的具有旅游功能的各种土地的总和。狭义的旅游用地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确定的各级风景名胜区内的全部用地,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经济结构和形态的旅游对象地域组合。广义的旅游用地就是旅游业用地,即在旅游地内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活动的土地。而旅游用地规划就是对以上概括的旅游用地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旅游用地规划管理对策建议:1、增强旅游用地规划的复合功能首先,加强对已开发旅游用地和新旅游用地的复合利用。旅游用地规划除旅游功能规划外,还应结合经济作物、药材、花卉、养殖业等的生产进行综合利用规划,如,在山地旅游绿化地内栽种珍稀植物、种植药材、茶树、各种水果树,在水域可适当种植莲藕、养鱼、养鸭等。其次,6加强非旅游业用地(如工业、农业、军事及其它特殊用地)向旅游用地的转化,实现旅游用地资源的多重立体利用。旅游用地规划综合利用最常见的是观光农业、林业,甚至观光工业,即产业旅游。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经营为特色、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经营活动、文化生活吸引游客观光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而这一建立在农事活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基础上的旅游项目,是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渗透,观光林业、观光工业亦同理,它们都同时具备了两个产业的双重特性.旅游开发在其中起到了对土地生产力立体综合开发与利用的作用,体现了土地生产和旅游的双重价值。2、充分挖掘未利用地的旅游功能,强化未利用地向旅游用地规划的转化除少量的设施建设用地外,旅游业中所必备的大量游览线路、活动场所、景点,均是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一般情况下无法在其它领域中利用的溪流、溶洞、岩石、沙漠等等,均可在旅游业中发挥长处.旅游开发对这些天然事物研究、发现它的旅游价值,做出新的诠释,可谓物尽其用。3、搞好旅游区用地规划把地方旅游业建设纳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中来。正确处理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同景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关系。把城镇规划与旅游规划融为一体,把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各地旅游区开发都应进行综合旅游用地规划,合理设计景区旅游产品,尽量做到长、中、短线相结合,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正确处理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规划与产品策划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旅游区规划,维护旅游区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改变规划。4、加强旅游用地规划立法目前在旅游用地规划的管理中存在在很多不规7范的地方。旅游用地的征用手续不健全,占补平衡措施不完善;关于旅游用地规划的立法过于笼统,没有专门的立法;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中土地使用权没有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系统的法律或法规来,从根本上保护自然环境,防止旅游景区的过度开发,以保证和规范当前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用地,防止旅游景区的宝贵土地资源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