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旅游学原理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第九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学习目的与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理解旅游容量的概念,了解旅游容量的测定与控制;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认识生态旅游的特征与基本模式;了解《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内容与推行的主要措施。本章分四节来学习:第一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二节旅游容量分析及管理第三节生态旅游第四节《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推行第一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它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它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是指一项发展的进程要在时间上连续运行,而是强调环境与自然的长期承载力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括了三个要素它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用公式可表示为:保持生态稳定+有控制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社会平等。一是人类的需要。二是资源使用的限制。三是公平。可持续发展具体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生态可持续性。二是经济可持续性。三是社会可持续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以表述为,“旅游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不仅要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当前的生活、文化、精神、享受性利益和需要,而且要保证和增进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机会,从而使全球的生态体系、各国的民族文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持完整性、多样性和有序性”。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具有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一致性,它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是满足需求。二是环境限制。三是公平性。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90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中阐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上述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旅游组织和岛屿发展国际科学理事会,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大会”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并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2)考虑到旅游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消除这些影响的能力,旅游发展应当循序渐进。(3)必须考虑旅游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的影响。(4)为了使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所有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必须团结一致,互相尊重和积极参与。(5)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并评定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合作领域。第二节旅游容量分析及管理一、旅游容量的概念二、旅游容量的测定三、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旅游容量又称为旅游环境承载力,它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不会对旅游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的最高阈值。一、旅游容量的概念旅游环境系统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容量的综合性,即旅游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它由以下五种基本容量构成(1)旅游心理容量。(2)旅游资源容量。(3)旅游的生态容量。(4)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5)旅游的地域容量。二、旅游容量的测定(1)测算旅游环境的空间最大容量,又称为空间极限容量。(2)测算旅游地现有旅游设施的最大容量,可称为旅游设施极限容量。(3)测算旅游环境空间与旅游设施的最大可容量,它可视为是旅游空间与设施二者最大容量相结合的测算方法。(4)游览空间与设施空间容量和游人心理感应容量结合起来测算容量,它属于空间容量与心理感应容量相结合的测算方法。旅游容量的调控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旅游容量的饱和或超载调控,旅游容量的疏载调控两方面。三、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旅游地承受的旅游者人数或旅游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称为旅游容量饱和,而超过极限容量则称为旅游容量超载。旅游容量的饱和或超载将造成环境污染、拥挤,直接导致旅游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该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旅游容量的饱和或超载调控旅游容量疏载是指旅游地的旅游流量过于稀疏,旅游者数量或旅游活动强度远远低于旅游容量的最佳值或极限值,导致资源和设施的闲置与浪费。(二)旅游容量的疏载调控第三节生态旅游一、生态旅游的内涵二、生态旅游的特征三、生态旅游的基本模式综观国内外现有关于生态旅游的各种定义,大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是从旅游产品分类的角度来认识,认为生态旅游只是众多旅游形式中的一种,是为满足少数人特殊兴趣爱好和需求而专门开发设计的特殊旅游产品,并因此而将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对立起来;二是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来认识,认为生态旅游应该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从全球已有的生态旅游实践来看,这些关于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都是不够充分和全面的。一、生态旅游的内涵旅游规划与开发生态化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时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实现规划区内的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最优的前提下,使规划区域内的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的有效利用,并把开发和利用程度控制在自然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使被开发区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管理与服务生态化是指在从旅游容量为基础,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标准,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并利用新技术来恢复和重建已经被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系统。通过旅游管理的生态化,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环境,营造享受生态美的旅游经历以及提供恰当的解译服务和接待服务。其实质是既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又能满足旅游者的现实需求。(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生态化(二)旅游管理与服务生态化旅游消费生态化是指在增进旅游者对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深刻理解,并强化其生态意识的基础上,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行引导,并要求旅游者进行一定限度的自我约束。生态旅游消费是一种理性消费,既强调旅游需求的满足,又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既强调代内的公平,也必须考虑代际间的公平。(三)旅游消费生态化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有着明显区别于传统旅游的特征。(一)参与性二、生态旅游的特征生态旅游既是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到自然与文化的生态系统之中,获取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充分的旅游体验,也要求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地方政府、社团组织以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旅游的决策和管理,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持续性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灵魂。生态旅游的持续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二是生态旅游产品具有持续的市场吸引力。(二)持续性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旅游消费理性化和旅游产业理性化的产物。其理性化的具体表现是旅游消费的理性化、旅游开发与经营的理性化和旅游管理与服务的理性化。高质量是指生态旅游产品的特性。生态旅游产品是以相对稀缺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的容量规划和合理的项目设计,可以使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四)高质量与普及性(三)理性化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与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发展理念、目标体系、运作方式、收益对象和发展前景等方面都存在着根本区别。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强调在实现社会和环境目标的前提下,追求经济利益的合理化。(一)社区参与模式特别是位于落后和贫困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只有将自然保护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使当地居民由于既得利益而自觉参与自然生态的保护行动,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三、生态旅游的基本模式只有在当地社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持支持态度时,自然保护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而当地社区能否从自然保护中获得经济利益与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态度密切相关。环境教育模式将提高当地社区和旅游者的生态环保意识作为生态旅游的主要目标,将旅游与环境科普相结合;把旅游作为一种科学普及的手段,设计出各种旅游项目,使旅游者以对自然负责的态度开展旅游活动,防止可能导致的环境破坏;在旅游规划方面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环境教育模式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生态旅游,但其发展、运作仍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采用这种发展模式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政府财政支持或是社会捐款作保证。(二)环境教育模式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返还部分旅游收入,用于保护区的恢复或保护;旅游经销商通过缴纳一定的环境消耗补偿费,解决自然保护区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这种旅游模式可以增强当地居民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意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但在投资能力很低的落后地区,如果限制外资进入,将很难达到发展的速度和目标。(三)生态环境补偿模式第四节《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推行一、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内容二、推行《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主要措施世界旅游组织第十三届大会1999年10月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通过了《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全球旅游伦理规范》高屋建瓴地提出旅游业应致力于促进人民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了解,应尊重平等、促进人权;倡导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义务,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促进当地人参与旅游业并平等地分享收益。一、《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内容旅游业的综合性与联系广泛性特点,决定了其发展与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自我意识和生存质量紧密相关。当前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不协调等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受不正确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支配所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们的旅游伦理意识普遍较弱,文化素养不高,以及对旅游伦理建设重视不够。因此,发展旅游业,加强旅游道德教育,培育和提高人们的旅游道德意识,推行《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是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加强旅游道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方位地进行。其主要途径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一)加强旅游道德教育,培育人们的旅游道德意识二、推行《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加强法律监督。旅游伦理观的外在表现是行为方式,而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的确立,一靠教育,二靠法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当前,当旅游活动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十分严重的时候,法律监督就显得十分重要。其次是加强旅游管理机制。第三是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二)建立和完善旅游监督管理机制旅游是一项体验大自然以及社会文化的审美活动。据调查,现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仅包括消费者心理上需要恩惠的最原始的动机,政府和旅游产业创造收入和增加就业的动机,还包括着更加深层次的动机,即精神上自我实现的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21世纪的关键问题”的国际专家圆桌会议上着重指出:文化是旅游者动机的核心和灵魂。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应当受到长期密切的关注。(三)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思考题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3、分析旅游承载力的影响因素。4、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什么?5、讨论生态旅游和传统旅游的区别。6、可替代旅游的核心含义是什么?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