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电化教学是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于课堂的产物,它源于传统教学,又丰富了传统教学,以其独特的、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有效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初中物理课是使刚入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年人深入现代科学殿堂的第一个阶梯,是否上好初中物理课,对能否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思想的建设者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运用电教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呢?在这,我谈一下自己的简单看法。一、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比如在讲述托里拆利实验等问题时,以往教师做测量大气压强量值的托里拆利演示实验,由于无法改变教室里的大气压强,只能凭嘴讲: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而运用多媒体后,就能模拟这一过程。运用电教媒体,可使这些抽象的物理现象得到简洁有序的表现和阐述,使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优化。又如,“大气压强”这堂课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和重点。而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一节课内就轻松自如地完成了原来需要两课时的内容,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牢固程度以及运用的灵活性,都远远超过了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效果,而教学质量比用传统方法授课提高了一倍以上。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差,对这类物理现象,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使他们达到全面彻底的理解,成为学习难点。电教媒体投影仪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演示手段,把各个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难点会轻而易举地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变微观物理现象为宏观物理现象,便于观察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和感知的主渠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实验科学,视觉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验证,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理现象,而很多物理现象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难以观察,有些虽不是微观世界的,但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到,这是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又一个难题。怎么办?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比较顺利地予以解决。反映在投影屏幕上的物理图像,将微观现象变成宏观现象,可见度大,便于学生观察、记忆、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电流的形成、分子热运动等物理现象时,可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将微观现象变成可以直接观察的宏观现象,从而有效地掌握这一知识。三、充分应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电教媒体在这方面能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如物理“序言”课的教学,除了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之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如火箭、卫星、核电站等)的录像。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以后的物理内容学习准备了无尽的动力。四、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看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是已知的科学结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不仅要使学生懂得知识本身是什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需要通过教师的传播、演示、现场教学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探究精神。例如,教师讲授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一个学生拉一下,拉不开,就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学生没有感受,印象不深。采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里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拉两个半球的马匹从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有节奏的马赛进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了现场实验情景,所有学生都十分投入。采用多媒体对马德堡半球进行剖析讲解,强化了学生对大气从四面八方施压给半球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在讲述这一课时,不是将其定义写出来讲一下就可以,而是先让学生看一段形象而生动的录像——“马德堡半球试验”,接着分组讨论,按其变化分步剖析,最后得出结论。总之,运用电教媒体,使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内容由静变动,由抽象变具体,由微观变宏观,由呆板变活泼,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将来揭示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