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认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孙桂华(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党校山东青岛266404)一个国家的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意识形态等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所谓“软实力”主要是指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等,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自身吸引力而不需要诉诸经济制裁或军事手段就能实现自身发展的非物质力量。软实力通过一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其核心部分主要是文化价值观及其政治价值观念的认同及影响力,因此,软实力集中体现为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政策对他国、他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有助于通过文化或是制度上的吸引力增强一个国家的有形的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渗透于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这就必然要求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一、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我们现在正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走好这条道路,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发展成效显著,但是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却不太协调、不很匹配,文化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显现出的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仍然存在,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机联系尚待加强。2现在,我们的城乡文化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城里人平时可以上图书馆、文化馆,孩子很小就学画画、弹钢琴;大城市里的人周末可以看芭蕾舞、歌剧,听交响乐。可是,广大农村虽然说有文化站这个阵地,但投入相对较少,导致相当部分的文化站常年没有或很少有活动经费,设备简陋,很多文化站名存实亡。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单调,多数农户几乎没有文化消费概念,有些家庭文化生活年支出几乎为零。农民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多数乡村的文化生活仍是比较贫乏。偶尔看场电影,听场戏等等,而这些活动大多逢年过节才有。文化生活品味不高,劳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活动大多集中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看电视、聚众喝酒,甚至赌博打牌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之中。在农村,不健康文化活动在农村依然大有市场,一些乡村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时有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是城市与农村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要改变当前城乡文化发展的这种不均衡、不协调局面,靠的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什么?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和桥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好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断言,虽然听起来刺耳,但却发人深省,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到底什么是大国?美国的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卡特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重量级智囊人物之一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中提出了大国的四个标志: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富有吸引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繁荣。最终,民族的复兴需要民族文化的复兴为支撑。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发展主流是军事竞赛,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发展主流是经济竞争。现在,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可能是文化的竞赛。文化对于人类的作用,可能超越军事、政治、经济的作用。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很重要,军事实力增强也很重要,制度建设也很重要,但是最后中华民族能不能复兴,最根本的标志是中华文化的复兴,3也就是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社会科学、大众文化等等。只有当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具有现代性,具有领先性,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民来学习,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中国的现代化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实现了,中华文化才可以说真正复兴了,整个中华民族才可以说真正复兴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的复兴,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标志。在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应对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权挑战的战略举措提高文化软实力事关国家的文化安全和主权。文化交往全球化势必导致西方尤其是美国强势文化大举涌入中国。2010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分析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时,第一次提出了“四个更加”――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交流、交融、交锋”三个词概括当今国际思想文化斗争的真实状况。随着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各种思想文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相互激荡、彼此碰撞,这一方面有利于学习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传播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仍然十分尖锐复杂,维护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只有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软势力,才能应对文化交往全球化的挑战,才能维护本国文化安全和主权。从世界范围上看,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从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出发,把加快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基本战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说,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努力提高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份额中占有很大的份额,而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份额还很小。我国文化产业只占世界4文化市场份额的3%,而美国占了43%,欧盟占了34%,日本占了10%。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了德国,2010年又超过了日本,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我国的经济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可是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和经济“走出去”的反差太大。当经济领域的中石化、中移动向世界500强挺进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严重“入超”。2007年我国图书期刊进口2亿美元,但是我国的出口只有3700万美元;2008年我国引进了图书版权15776种,而同期的输送图书版权只有2440种。2009年,我国的版权进出口比为3.4∶1,演艺产品的进出口收入比约为10∶1。2009年,一个小小的韩国,网络游戏出口额是中国的10倍,电影的出口额是中国的7倍,新闻出版、电子音像、艺术品产业的对外输出也走在中国前面。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国际竞争中的劣势,影响的绝不只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产业较量的成败,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少赚几个钱的问题,更关乎意识形态主动权的得失、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趋势更加明显,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更加注重通过文化产业和借助文化产品,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近年来,美国一直控制着世界主要的电视和广播节目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万小时,并占有世界2/3的电影市场总票房。美国好莱坞生产的电影产品,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但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却达到了80%。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迪斯尼等等,也是风靡世界。它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成为了美国文化的符号,到处宣传着经过精心美化的美国国家形象,到处推销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种局面告诉我们,我国经济是快速发展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认同,但是我国的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与我国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还不相称,国际文化格局西强我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更加频繁的交流交融交锋,如果我们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优5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扬社会主义文化理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无从谈起。三、提升文化软实力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特征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这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将会呈现出许多“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到的“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的“小悦悦事件”不少人在拷问:为什么18个路人漠然走过?面对2岁的倒地女孩,最基本的社会良心与社会信任在哪里?其实,小悦悦事件折射出来的是我们当下一些人道德沦丧、良知泯灭的社会现状;提醒我们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而相关的文化道德建设却已经被远远地抛在了时代后面;告诉我们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亟需加强。“老人摔倒后扶不扶?这在以前不是一个问题,答案也很肯定:当然要扶!可是现却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因为扶人可能反面会受到诬陷。难怪有人惊呼:中国最大的敌人不是美国,不是日本,更不是恐怖分子,而是公民道德的沦丧!也难怪有人疾呼:中国社会道德滑坡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悬崖”边!2011年4月14日,温家宝在与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6“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同时,当今中国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日益活跃,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巩固的同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有所滋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时有出现,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繁重。唯一的选择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要求。四、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殷实富足的小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