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重点课后思考一、史记文学怎样处理重大题材关系?通过具体作品加以分析。主要体现在位置安排上.司马迁《史记》没有固定的规则,作为普通生活题材的逸闻轶事或是传记前面,或是置于中间也有缀于末尾者。《汉书》则不同,属于普通生活题材的逸闻轶事,全都置于篇末,从而把它与重大题材区别开来。《于定国传》《终军传》《王吉传》《夏侯胜传》都是采用这种方式。二、对《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的题材分类加以对比,论其优长和不足之处。①在思想倾向和题材选择方面《淮南子》承袭《吕氏春秋》,力图贯天地人。②《吕氏春秋》分类琐碎,《淮南子》对于各种题材只作大的类别区分,而不再标目成小类。③《淮南子》分类较《吕氏春秋》更为简洁但每个类别覆盖面过大,有些题材同时出现在几篇专论中,类别的界限有时有时显得模糊。三、王充《论衡》和前代政论文相比,哪些题材有突破性?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怀和理念?(1)自开头《逢遇篇》到《本性篇》,都是围绕人本身立论,把人的形貌,遭际,命运作为基本题材,体现出王充的人文关怀,在这方面超过同类散文。(2)所涉及题材广泛,而且许多都是前所未有,有首创意义。(3)各类题材编排具有清晰的逻辑,严格遵循同类相从原则,各类别之间有明显区分,又有相互照应,排列秩序井然,构成严密体系。(4)书中所设《小列》《巫列》《相列》《梦列》都是以往很少或者根本未曾专门论述的领域。(5)纪实与虚幻共存。四、《史记》的题材较之先秦文学作品有哪些突破?《汉书》的题材较之《史记》又有什么突破?(1)①《史记》既有历史题材又有现实题材,普通生活题材。而在所取题材的广泛性方面大大超越以往任何一部史传文学作品,进一步拓展了史诗文学的领域。②题材编排颇具匠心,司马迁在处理各种题材时,遵循的是以类相从的原则,即把属于同类的人物或事件编排在一起。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空限制,对相关题材按以类相从的原则进行编排。(2)①《汉书》在题材上的重要拓展是记载了一大批官僚世家,《史记》的人物传记都是以个人为主,很少涉及家族兴衰题材。②《汉书》严谨有法,对各类题材的编排有规则可循,比如对于重大历史题材和普通生活题材在作品中的位置安排。属于普通生活体猜的轶闻逸事全都置于篇末,从而把它和重大历史题材区别开来。五、阅读《汉书》有关外交使者的传记,指出他们冒险精神的具体表现。怎样看待这种冒险精神?从时代风尚和个人价值两方面进行分析。①陆贾出使南越。陆贾、尉他在越地论比天下英雄,两人都带有豪气,陆贾使尉他为之折服,这里因为他有辩士的口才,继承了战国策士的遗风。同时,还在于他在渊博的学识,使尉他在陆贾面前感到自己是孤陋寡闻之人,慨叹周围缺少这样的奇才。陆贾出使南越的成功,固然是依赖西汉王朝的强大,同时他的人格魅力也不可忽视。②、苏武的守节不屈。在汉代的外交使者中,苏武的形象最为崇高。他的光彩照人主要体现于守节不屈的品格。这种品格通过两次自杀、两次拒降,以及北海牧羊的情节得到充分的显示。《汉书》在叙述苏武的守节不屈时,多处提到匈奴贵族对他的敬佩,以及李陵的自责和羞愧,对于塑造苏武形象起着烘托和反衬的作用。③、终军是西汉武帝时期的文士,他的人生经历具有传奇性。终军的冒险精神在自请出使匈奴的上书中表现得极为充分。出使匈奴充满风险,许多人视为畏途,终军却不惧艰险,主动请行。他不满足于天子侍卫的生活,而要到域外去建立奇功。他所说的“尽精厉气”,就是要把青春的活力、生命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表面上他谦虚地说自己充当正使的能力,只能当个副手,实际上是因为自己官职低不够正使资格而遗憾。他的冒险精神反映出西汉盛世昂扬的风貌。两汉时期国力强盛,许多士人渴望到边关域外建功立业,涌现出一批充满冒险精神的外交使者。六、为什么先秦两汉散文在以古鉴今时会有今必胜昔和今不如昔两种结论?结合具体历史阶段的特点加以说明。1.《尚书•周书》作于西周初期,贾谊的《过秦论》作于西汉初期,都处于历史的上升期。这个时期的以史为鉴的散文虽然不乏忧患意识,但都对今必胜昔充满信心,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2.王符的《潜夫论》和崔寔的《政论》分别作于东汉衰世和乱世,处于历史下降期,与此相应,这个时期散文之中所渗透的已经不仅仅是忧患意识,而是深重的危机感,在把本朝和前朝加以对比时,得出的结论是东京逊于西京,今不如昔的结论。七、举出从声响,色彩方面进行战争描写的例子,分析它的艺术效果。(1)《国语·吴语》所载的吴晋两军对阵中对色彩,声响有作一定的描写:一、色彩描写,三军各以白、赤、黑作为衣甲,武器,旗帜的颜色,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二、声响描写。其中有鼓声,有各种金属器具的敲击相撞声,还有将士的呐喊声,并且唱和相应,惊天动地,吴军采用的是先声夺人的战术,以至于晋军不敢出营,派人求和。(2)艺术效果:该段篇目的战争描写,善于色彩和声响两方面描写,渲染出了当时的惊心动魄的气氛,并且该描写兼顾了整体军威的显示和个人人物的展现。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使它成为最为淋漓尽致描写整体军容的篇章。虽然有许多战争描写,但还是主张“耀德不观兵”的战争理念以及以德服人。八、对项羽和李广的人生悲剧进行分析,指出各自的根源。(1)①李广善射,但不长于统兵,这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原因。②李广有踊跃参战的热情,但是,在与匈奴交战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意外变故。③李广得士兵爱戴,但却不得统治者信任。造成李广悲剧命运的因素有的存在于他自身,有的来自于汉家朝廷,还有的来自敌方和自然条件,多重原因汇成的合力。(2)项羽的悲剧在于身陷绝境之际承认天命,但又不肯向命运屈服,用决一死战的方式来证明是上天使他失败,而不是自己不善于作战。少年时期项羽胸怀大志,不肯学剑,而要学习敌万人之术,然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却不得不杖戟持剑与汉军搏斗,他所擅长的仍不过是单打独斗,这正是他的悲剧所在。考点:一、西汉学术思想演变三个时期:前期黄老刑名之学;中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以儒学为主,刑名学为辅之董仲舒《春秋公羊》学;后期纯儒学,即西周所行之以温柔敦厚之《诗》学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二、邹阳,今存散文《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两篇三、邹阳散文特点:博引史实,排比铺张,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比较,有战国游说家气味。司马迁《史记.邹阳列传赞》:"邹阳辞虽不逊,然其比物连类,有足悲者,亦可谓抗直不挠矣。”刘熙载《艺概》卷三《赋概》“邹阳狱中上书,气盛语壮。”贾谊《陈政事疏》,亦题《治安策》从内容和结构都源于荀子的《富国》《议兵》四、贾谊散文的艺术成就:《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散文共58篇,收录于《新书》。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一类是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还有一些是杂论。①贾谊的政论文,主要是一些陈政事的疏奏,为数不多,但成就巨大。一方面,他吸取战国儒道法三家思想而又“案之当今之务”,使其政沦文具有适应时代需要而“经世致用”的特色,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他继承战国之文“敷张文辞”的写作手法而又更加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使其政论文具有将说理与情感、气势、形象相结合而耸动人主视听的特色。②贾谊政治散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感情充沛,气势非凡,全面阐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政治方略,鲜明地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创造时期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段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鲁迅曾说,他与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除此之外,贾谊《新书》中还有一些杂论文章,语言或朴实浅显,或生动形象,叙事说理均有特色。五、司马迁《史记》原题《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记》,东汉桓灵之际,始专名《史记》六、史记之撰述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七、史记的体例: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八、史记思想倾向:①揭露武帝时代之社会矛盾(重用酷吏)②讽刺汉朝最高统治者③遣责诸侯王叛乱,给百姓带来灾难,阻碍了国家发展④歌颂陈胜、吴广起义(书中深入的探讨了起义失败的原因、赞扬他们们精神,提出王侯将相宁有仲乎)⑤赞扬游侠⑥崇尚货殖九、史记之文采:1、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善于把握历史之重要问题,描述其变化之脉络和原委。翔实而不空疏,质朴而有文采。2、: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直书其事,不作曲笔;叙事准确,并无伪造。写作态度严谨,描绘历史准确,善恶必书,而且恰如其分。十、司马相如李充(东晋文学家)在《翰林论》中就:“盟檄发于师旅,相如《谕蜀老》(即《谕巴蜀檄》可谓德音矣)”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篇》中也指出:“移者,易也,移风易俗,令往而人随者也。相如之《难蜀老》,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十一、互见法:同一历史人物在不同的传记中表现出不同的一面,通过诸多传记来展示历史人物的全貌;为了避免重复,同一事件在主要当事人传记中出现了之后,在相关的另一人物传记中略去不写,只说明见“某某传中”。十二、纪传体:指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的史书编纂体例:始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由“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组成,其中“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物传记,后来班固《汉书》将“世家”并入“传”,后世由此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文书裁为纪传体。十三、《淮南子》名词解释:《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淮南子》思想内容驳杂,以道家或阴阳与道家之混合思想为主体,兼有儒、道、名、法等各家之说。第二十一篇《要略》为全书总序,对全书二十“训”都有题旨,并说明作书之本意。其文讯采文丽,连类喻义,奇伟繁富,华赡宏肆。十四、董仲舒西汉散文自董开始转入后期,即所谓真正之汉文时期。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云“汉家制度,王霸杂用;汉家文章,周、秦并法。惟董仲舒一路无秦气。”言董开汉代文气之先,又云:“秦文雄奇,汉文醇厚,大抵越世高谈,汉不如秦,本经立义,秦亦不如汉也。—《汉书》:“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也,董仲舒《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董时期已不是之前的儒家,杂糅阴阳学说)。董仲舒政治观点、哲学思想和文章特点,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中,这三策是武帝为了复兴三代礼乐太平,达到天下大治提出来的回答。董仲舒《举贤良对策》的主要内容:⑴①天人感应说②否定秦以法治天下③否定汉初七十余年之安定局面④三统说⑤礼乐教化说⑵文采和质朴⑶三统说(公羊学派政治理论之核心);从五行说蜕变出来,以天道自然循环为根据.所谓天命同于天道,改正朔,易服色,即所以顺天道,顺天道是三朝施政最重要的问题。“圣人法天”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目的在于巩固汉王室政权。⑷论说全部问题归法为“大一统”。⑸文章艺术风格:较少形象比喻,主要论证说理,逐条对答,层次清晰,引经据典,阐明事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议对》“仲舒之对,祖述《春秋》,本阴阳之化,究列代之变,烦而不慁者,事理明也。”开汉一代新儒学之风。”富有文采,文辞质朴。《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史记》不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艺术成就极高的文学著作,它开创了中国纪传体文学的先河,其艺术成就主要反映在对历史人物的描写方面。一、善于选择、安排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二、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互见法、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的描摹、生动的情节、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对比手法的运用。三、精湛的语言艺术《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