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列夫·托尔斯泰【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创作的特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创作情感。【学习重难点】1、对托尔斯泰进行的肖像描写。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资料链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一、自主学习3、精读前五段,理解人物外貌特征(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阅读,养成勾画、旁注的习惯)(1)概括其外貌特征(可用摘选词句的方法概括)(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刻画出来的?评点在相应的句子。(自读练习三,了解夸张的定义和作用)(3)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24、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三、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送报的少年放署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1、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显现小说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潮和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构思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小说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这种手法来表现主人公。3、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这样一句话: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下面文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在其下面画上横线。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5、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面有三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在其序号上打钩)并回答问题。①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语言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②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行动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③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两例,说明环境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我的收获与疑问第二课时【学习重点】精读后四段,感受托尔斯泰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人格的高尚。一、检测1、听写字词2、抽查上节课学习主要内容二、合作探究1、进行接力朗读,其余学生听读找错,并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作简要分析。2、初见托尔斯泰的客人为什么回惊奇地屏住了呼吸?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托尔斯泰的目光。3、托尔斯泰眼睛蕴涵的感情是怎样的?勾画出关键词语。4、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5、文中能否看出托尔斯泰的人生是怎样的呢?6、这些描写表现了托尔斯泰的什么精神?7、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的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48、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人生追求),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四、我的收获与疑问54列夫·托尔斯泰一、略二、合作探究1、本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5段),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第二部分(6-9段)描写了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第一部分是对托尔斯泰外貌的真实刻画,这也说明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写他的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为了在下文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字里行间也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和赞美之情。(1)(2)略(3)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4、略三、拓展提升1.放暑假的时候七月下旬的一天转眼到了8月底2.对比3.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4.凌晨5点两百多户人家一万八千多级台阶(或:凌晨5点就起床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5.(1)表明少年的家庭经济环境不好(2)表现少年成熟、懂事的性格。(表达与此相近即可)6.根据学生答题实况评改,言之成理即可第二课时3、(热泪涟涟闪闪发光黯然失色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冷酷锐利好奇)4从“这对珠宝”到“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进行刻画。)5、(他的人生是不幸福的,从课文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来。)6、(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7、托尔斯泰到了晚年才实现了他的世界观的转变,他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托尔斯泰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8、“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至和妻子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