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11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2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阶段质量检测一、积累与运用(34分)1.默写(12分)(1)在这叫喊声里,乌云、。(2)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它是树中的伟丈夫。(3)郭沫若在《石榴》中深情地描写到“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你能从你的积累中写出一句描写石榴花的古诗句吗?,。(4)默写《马说》中千里马命运的句子,。(5)从你的积累中默出一句含“柳”且表现送别情感的古诗名句,。(6)?归思方悠哉。(7),泥香带落花。(8)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当然,山上有的是姣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jué的岩石、爽飒.的风、飘yì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悠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⑴给文中加点的两个汉字注音。、⑵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汉字。⑶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3.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横线上再写两个与前面意思连贯的句子。(2分)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北京申奥成功后,中国人民沸腾了,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地走上街头举行庆祝活动。B.黄山的青松怪石,千姿百态,巧夺天工。C.本文的描写十分精彩,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单位的党员干部的作风更务实了。B、面对竞争的社会,我们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C、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D、随着盐城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海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6.走进名著。(2分)《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英雄,为列代读者所喜欢。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什么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请写出一个和他相关的故事名称。7.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2分)2(2)如果你是画中的那个人,你可以为这些无家可归的鸟儿做些什么?(不少于两点)(2分)(3)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1分)如果我们不采取保护鸟的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8.这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手机短信,请从语文的角度加以赏析,说一说它广为流传的原因。(3分)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世间的仇恨,粘贴美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灿烂的笑容。我的赏析:——————————————————————————————————————二阅读与理解9.诗歌阅读(8分)池鹤白居易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①。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注:①风标,风度节操。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诗歌里出现的乱鸡、鸬鹚、鹦鹉等形象,对塑造池鹤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3分)(2)尾联“思何事”三字耐人寻味,你认为池鹤所思应为何事?本诗托物言志,据此理解,这一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3)试赏析《秋词》中“鹤”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2分)10.阅读《马说》,回答下列问题:(12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本文的作者是代的。(2分)(2)、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食不饱,力不足(食:吃)B、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C、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子)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才(4)、《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选文的第二段,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2分)3答:-11.现代文阅读(15分)淡竹苏沧桑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要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这样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4仰天长笑。(选自《散文》2009年第12期)(1).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2).文章主要写淡竹,为什么在第3-5段写到稻子、银杏、法国梧桐、千年古井?又为什么在第16-22段写到李白、陶渊明、郑板桥等人?(4分)(3).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①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②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4).结合本文对“淡竹”的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3分)12.名著节选阅读(11分)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仰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地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进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1).文段中打虎三个回合动作描写极为传神。请找出第二、三回合描写武松打虎的主要动词。(2分)(2).文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2分)(3).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第一自然段却具体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2分)(4).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武松并不立即迎上去捕杀,而是“一闪”“一闪”“又闪”。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5).第二自然段写武松“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联系上下文分析“打折哨棒”的原因和结果,说说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3分)原因:结果:作用:5语文答题纸一、积累与运用(34分)1、默写(12分)(1)、(2)(3)、(4)、(5)、(6)(7)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分)(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3、(2分)、4、(2分)()5、(2分)()6、(2分)、7、(5分)(1)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