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2015届本科)题目:光唇鱼的研究进展综述学院:专业:班级:水产与生命学院水族科学与技术11级水族1班学号:1118119姓名:王乐乐指导教师:孙大川二O一五年五月光唇鱼的研究进展综述1.前言光唇鱼,俗称“石斑鱼”,是山区重要的野生渔业资源,光唇鱼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每年6-8月在浅水急流中产卵。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地的溪流中。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大众喜爱。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人为滥捕等因素的影响,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对保持自然水域生物资源多样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为实现光唇鱼的人工保护与开发,各地纷纷开展人工繁养殖技术研究和人工增殖放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调查杭州地区光唇鱼种群分布、自然生长特性、资源现状等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了亲鱼培育、流水诱导自然产卵、人工催产授精、人工孵化、苗种培育和池塘流水式养殖等技术研究,经多年实践努力,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杭州山区溪涧开展光唇鱼人工繁养殖技术,制定了杭州市地方标准《光唇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1]。光唇鱼作为山区渔业的优质品种,人工养殖效益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修复与维护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促进本地区光唇鱼的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打造生态渔业起到积极作用。光唇鱼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养殖品种,即适合在库叉、溪流或河道放养,也适于在山塘及养鳗场等人工养殖,也可作为游钓、观赏鱼开发,是一种非常有开发前景的经济鱼类。据相关资料阁报道,目前光唇鱼属已知种和亚种共有21个。在系统分类方面,吴秀鸿等于1981年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境内鉴定出光唇鱼的新种;赵俊等嘲通过形态学特征、解剖学及同工酶表型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厚唇光唇鱼A.1abiatus和侧条光唇鱼A.p0rallens的差别,发现地理隔离是这两种光唇鱼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后赵俊等于1997年在湖南吉首采集得到鲤科鱼类1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吉首光唇鱼.ishouensissp.nOV王莉等同利用线粒体ND4基因序列研究了光唇鱼的系统发育特征。唐安华等对云南光唇鱼的胚胎及胚后发育做了细致的研究。此外,张玉明等对光唇鱼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迄今为止,对光唇鱼详细的药物耐受性致死实验药物指标的实验鲜有报道[2]。2.光唇鱼的品种及介绍彩虹光唇鱼学名(Acrossocheillusiridescen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俗称:五杠鲮,火烧鲮,花榄鱼,花鱼,疴肚鱼。体长,侧扁,尾柄较细,背部在背鳍前呈弧形,腹圆而平直。头尖,头长小于体高;吻突出,稍短于或等于眼后头长。吻皮稍下垂,止于上唇基部,不与上唇相连,其边缘完整。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肉质,上下唇宽度约一致,下唇分左右两侧瓣,相距颇宽,约为口宽的1/3或超过。下颌外露,具角质边缘。须2对,吻须短于颌须,颌须约等于眼径或稍短。背鳍刺粗壮,后缘具强锯齿;尾鳍大,分叉甚深,末端尖长。体侧有5条橙黄色横带。雄性成熟个体的吻部及臀鳍第4、5分枝鳍条出现珠星;体长超过15厘米的雄性个体,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及第1分枝鳍条延长呈丝状,其长度超过头长。虹彩光唇鱼为江河中下层鱼类,生活于石砾底质、水质清澈的溪流中。性杂食,以着生藻类、水草为主食。分布于珠江水系、元江水系及海南岛各江河。厚唇光唇鱼鲤科学名Acrossocheiluslabiatus(Regan)体长,侧扁,背部弧形,腹部圆。头侧扁,其长约与体高相等。吻钝,突出。口下位。下颌弧形,前缘露于唇外。唇厚,下唇分两侧瓣,在颏部中央互相接角虫。须2对,颌须稍大于眼径。背鳍刺极细,后缘光滑,末端柔软.雌体体侧有6条垂直黑狭条;雄体中轴具纵纹,垂直条纹在侧线之上。生活在山涧溪流中。小型鱼类。常栖息于砾石底的急流处。分布于台湾、浙江、福建和广西等地水系。半刺光唇鱼鲤科学名Acrossocheilushemispinus(NiChols)俗名:石斑鱼体侧扁,背部隆起。头锥形,头长小于体高。吻尖突。口下位。唇较厚,下唇侧瓣相接处有一小沟。下颌稍外露。须2对,颌须与眼径约相等。背鳍刺基部较粗,后缘具锯齿,末端柔软。鳃盖和尾基各有一黑斑[4]。生活在山区溪流,喜栖息在底层多砾石的流水环境。常集群。以着生藻类为食。分布于闽江、珠江等水系。云南光唇鱼学名(Acrossocheilusyunnanensi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俗称:马鱼,花鱼。体细长,侧扁,腹部圆;头小,锥形;吻圆钝,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口小,下位,呈马蹄形。上颌后伸达鼻前缘的垂直线。上唇较厚,光滑,紧贴于上颌外表,上唇沟深而明显;下唇缩在下颌边缘之后,分为两部分成为侧瓣,其间距约等于眼径的2/3。下颌外露,无角质边缘。须2对,颌须大于眼径,吻须仅及其1/2。背鳍刺发达,后缘具强锯齿。体背部青灰色,体侧下半部及腹部灰白色略带黄,尾鳍青灰,鳍间膜黑色,其它各鳍灰黄,尾鳍下叶稍带淡红色,背部及体侧每个鳞片前部具黑色边缘,尾鳍基部黑色。幼鱼沿侧线具10-11个小黑点。成鱼无斑纹。为中下层的定居性鱼类,在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常栖息于多石块的缓流水环境。性杂食,以丝状藻为主,水草次之,也食一些动物性饵料。分布于珠江水系、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温州光唇鱼鲤科学名AcrossocheiluswenchowensisWang体侧扁,头后背部隆起。头尖。吻较长,一般大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唇厚,下唇侧瓣肥厚,在中央互相接触。下颌前端为侧瓣遮盖,不外露。须2对,较长,颌须长略大于眼径。背鳍刺稍粗壮,后缘具细锯齿。体侧有6条垂直黑斑条。生活于石砾底质的溪流。以刮食着生藻类或苔藓为生。分布于福建和浙江南部各水系[3]长鳍光唇鱼鲤科学名:Acrossocheiluslongipinnis俗名:花榄鱼、五杠鲮、火烧鲮、阿肚鲮体高,侧扁。背、腹缘均隆起。吻较尖,吻长大于眼后头长。口下位。下唇侧瓣间隔颇宽。下颌外露,具锐利角质。须2对。背鳍外缘内凹,硬刺后缘具强锯齿,生殖季节,雄鱼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和第一根分枝鳍条均延长呈丝状。栖息于江河中下层,主食着生藻类和水草。3~5月产卵。分布于珠江水系。3.致死剂量药物的不同用量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所谓用量就是“剂量”,即用药的份量。剂量太小,达不到体内的有效浓度,起不到治疗作用,这种小剂量就称为“无效量”。当剂量增加到出现最佳作用时,这个剂量就叫做治疗量,即“常用量”,也就是提出治病时所需要的份量。在常用量的基础上再增加剂量,直加至即将出现中毒反应为止,这个量就称为“最大治疗量”,也就是“极量”。用药超过极量时,就会引起中毒,这就是“中毒量”。这中毒量的基础上再加大极量,就会引起死亡,此剂量即称为“致死量”[5]。3.1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精确的定义指统计学上获得的,预计引起动物半数死亡的单一剂量。LD50的单位为mg/kg体重,LD50的数值越小,表示毒物的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值越大,毒物的毒性越低。与LD50概念相同的剂量单位还有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半数抑制浓度或半数失能浓度(IC50)。LC50是指能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浓度。IC50是指一种毒物能将某种酶活力抑制50%所需的浓度。毒理学最早用于评价急性毒性的指标就是死亡,因为死亡是各种化学物共同的、最严重的效应,它易于观察,不需特殊的检测设备。长期以来,急性致死毒性是比较、衡量毒性大小的公认方法。在毒理学试验中,所需的实验动物数量是根据LD50不同的测定方法决定的。因为LD50并不是实验测得的某一剂量,而是根据不同剂量组而求得的数据[6]。LD50在毒理中是最常用于表示化学物毒性分级的指标。因为剂量—反应关系的“S”型曲线在中段趋于直线,直线中点为50%,故LD50值最具有代表性。LD50值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动物种属和品系、性别、接触途径等,因此,表示LD50时,应注明动物种系和接触途径。雌雄动物应分别计算,并应有95%可信限。如受试物在液体中时,以半数致死浓度(medianlethalconcentration,LC50)表示,单位为mg/L。LC50也用于表示空气中化学物的浓度,以mg/m3为表示单位。3.2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lethaldose,LD100):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实验总体中一组受试动物的数量视不同实验设计而定,少则10个,多则50~100个以上。3.3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lethaldose,MLD或MLC或LD01):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3.4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tolerancedose,MTD或LD0或LC0):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4.半数致死浓度半数致死浓度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用LC50表示。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则称为半数致死量,用LD50表示[6]。4.1计算方法及公式4.1.1计算方法计算毒物对水生动物的LC50常用直线内插法,即根据不同暴露时间,以及在等对数间距的各个试验浓度下测试动物的死亡率,求出不同暴露时间的LC50值。计算时必须有使受试动物存活半数以上和半数以下的各种试验浓度。根据毒物或废水试验浓度和受试动物的死亡率用半对数纸作图,在死亡率50%处划一垂线至浓度坐标,即可求出不同暴露时间内的LC50。增加试验次数和适当缩小试验浓度间距,可提高LC50值的精确度。运用图解法(LitchfieldandWilcoxon法),可计算出LC50值的可信限,从而估算出与受试动物同类的动物死亡50%的毒物浓度范围[7]。计算毒物对哺乳动物的LD50和LC50,较为简便、精确的方法是图解法。由于染毒方式不同,动物的中毒反应往往有很大差异。为便于对吸入染毒和其他方式染毒引起的动物急性中毒进行比较,可按一定的换算公式将染毒浓度换算成吸入的毒物剂量。4.1.2计算公式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用LC50表示。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用LD50表示。是衡量存在于水中的毒物对水生动物和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对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在比较各种污染物的毒性、不同种或不同发育阶段的动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以及环境因素对毒性影响方面的研究中,都以LC50为依据。以浓度的常用对数为横坐标,死亡率的概率单位为纵坐标,通过回归方程,将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95%的置信限采用寇氏法(Karber氏法)求得:lgLC50=XK-C∑[Pi+P(i+1)][8]式中:XK-最大剂量的对数;C-相邻剂量比值的对数;Pi、P(i+1)-各剂量组的死亡率。LC50的95%可信限=lg(lgLC50±1.96SlgLC50),其中SlgLC50=C{∑[Pi(1-Pi)]}。4.2重要性半数致死浓度是衡量存在于水中的毒物对水生动物和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对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毒物的致死效应与受试动物暴露时间有密切关系[9]。如果用LC50表示水中毒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必须在LC50前标明暴露时间,如24小时LC50、48小时LC50和96小时LC50等。如果用LC50表示空气中毒物对哺乳动物的急性毒性,一般是指受试动物吸入毒物2小时或4小时后的试验结果,可不注明吸入时间,但有时也可写明时间参数。例如LC50是指引起动物半数死亡的浓度和吸入时间的乘积,时间一般用分钟表示[10]。4.3形成和发展1945年美国学者提出工业废水或化学物质对淡水鱼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后来发展成为测定工业废水和其他化学物质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以在一定暴露时间内的“平均耐受限”(TL)表示[11]。TL是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水生动物半数存活或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