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公共卫生学模拟题2010-07-1210:38:06来源: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网浏览:935次兽医公共卫生学》(分值:10%)1.兽医公共卫生学包括的内容:A.生态平衡B.环境污染C.人兽共患病D.动物性食品安全E.动物医学实验。2.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是:A.结构(空间结构和物种结构)B.功能(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C.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替特点D.生态系统的控制。3.生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A.物种改变B。环境因子改变(盲目开荒、资源不合理应用和环境污染)C.信息系统改变。4.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链索关系,包括,陆生食物链和水生食物链,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许多食物链错综复杂形成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图称为“生态金字塔”。5.臭氧层耗减直接引起地球表面中波紫外线的辐射增强,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A.皮肤癌增多B.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增多C.免疫抑制。6.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A.作用于靶器官B.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浓缩、积累和放大作用C.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颉抗作用)D.存在个体感受性差异现象。7.环境污染的分类,①按环境要素分为: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C.土壤污染;②按污染物的性质分为:A.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害虫与鼠类、花粉)B.化学性污染C.物理性污染;③按污染物的形态分为:A.废水污染B.废气污染C..固体废物污染;④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分为:A.生产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B.生活污染;⑤按污染的范围分为:A.全球性污染B.区域性污染N.局部污染。8.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特点:A.广泛性B.多样性C.复杂性D.长期性;病理损害作用:A.临床作用B.亚临床作用C.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D.免疫损伤作用E.激素样作用。9.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A.传染病B.寄生虫病c。职业病D.食源性疾病10.在养殖业中,兽药可以污染生态环境,其残留物可导致:A.水环境B.土壤环境的污染,C.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环境产生毒害作用,影响环境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ll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A.治理工业三废(工业合理布局、改革工艺与综合利用、净化处理)B.预防农业污染(合理用农药、加强污水灌农田的管理、防止畜禽养殖污染)C.预防生活性污染D.预防交通污染。12.动物性食品①生物性污染物包括:A.细菌B.霉菌及其毒素C.寄生虫D.食品害虫;②化学性污染物有:A.工业三废B.农药C.兽药及饲料添加剂D.食品添加剂E.食品包装材料F.其它有机物(多环芳烃、杂环胺、硝基类化合物)③物理性污染包括:A.杂质B.放射线13.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来源有:A.内源性污染(一次污染)B.外源性污染(二次污染);内源性污染是指食品动物生前受到的污染,包括:A.内源性生物性污染(畜禽生前患人兽共患病、生前患固有疫病、生前带染微生物和寄生虫)B.内源性化学性污染C.内源性放射线污染;外源性污染是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过程中的污染,包括:A.外源性生物性污染(水、空气、土壤、加工过程、运输过程、贮藏过程、病媒虫害)B.外源性化学性污染;动物性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包括:A.感官性状改变、食用价值降低、不能食用B.食源性疾病和动物疫病的传播与流行C.影响养殖业、食品工业及其贸易的发展。14.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由A.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B.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创建,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的一个制定国际食品标准的政府间组织,下设:A.秘书处B.执行委员会C.6个地区协调委员会D.21个专业委员会和E.政府间特别工作组。15.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程序:A.急性毒性试验。B.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和30d喂养试验C.亚慢性毒性试验D.慢性毒性试验。16.食品安全性评价指标:A.菌落总数B.大肠菌群C.致病菌D.化学性污染物的残留限量。17.食源性感染是指:A.食用了患病动物的动物性食品或被污染的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或寄生虫病B.也称为肉源性感染,常见食源性感染的疾病主要有:炭疽、鼻疽、布病、结核、沙门氏菌病、疯牛病、弓形虫病、肉包子重并、旋毛虫病等。18.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而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其包括:A.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真菌性)B。化学性食物中毒C.动物性食物中毒D.植物性食物中毒,其特点:A。有原因食品、发病急、病人具有类似的症状、无传染性;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为B.季节性强、原因食品较明确、引起中毒的原因明显;真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为C.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19.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A.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B.大多发生于5—10月,尤其是7—9月C.中毒食品多为动物性食品D.食品污染后通常无感官变化E.中毒者的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症状。20.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A.粮、油及其制品,也可污染肉和乳等动物性食品B.动物摄入毒素污染的饲料可导致蓄积,残留于食品中C.黄曲霉毒素Bl最多,其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耐热D.可导致急性和慢性中毒。21.主要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症状与原因食品:A.沙门氏菌(胃肠道症状。肉与肉制品一病死畜禽肉、酱卤肉)B.致泻大肠埃希氏(胃肠道症状。熟肉制品及冷荤;蛋与蛋制品)C.变形杆菌(胃肠道症状、上腹刀割样疼痛。熟肉及内脏制品)D.葡萄球菌(突发胃肠道症状。乳与乳制品;剩饭;含乳冷冻食品)E.李斯特菌(胃肠道症状。乳与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品)F.肉毒梭菌(肌肉麻痹症状。家庭自制豆、谷类发酵制品)G.黄曲霉毒素(肝脏症状、肝癌、B1M1G1M2)22.污染动物性食品的农药主要来源包括:A.用药后的直接污染B.从环境中吸入C.通过食物链富集D.意外污染对人的危害包括:A.急性毒性B.慢性毒性C.特殊毒性慢性潜在性的毒性是主要的:A.影响酶活性B.损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肝和肾C.引起皮肤病、不育和贫血D.降低免疫功能E.“三致”作用。23.兽药残留产生的途径:A.兽药和饲料药物添加剂的使用B.环境污染;残留产生的原因:A。非法使用违禁或淘汰药物B.不执行休药期C.超剂量和范围用药D.用法不当E.滥用药物F.饲料被污染H.环境污染。24.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来源:A.治疗疾病B.预防疾病C.促进动物生长D.防止食品腐败对人体的危害:A.过敏反应B.毒性作用C.“三致”作用D.菌群失调和耐药菌株出现。25.人兽共患病按照病原体生活史分类:A.直接人兽共患病:结核病、炭疽、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旋毛虫病B.媒介性人兽共患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登革热、并殖吸虫病、华枝睾吸虫病C.周生性人兽共患病:棘球蚴病、棘球绦虫病、猪(牛)带绦虫病、猪(牛)囊尾蚴病等D.腐生性人兽共患病:肝片吸虫病、钩虫病。26.污水处理的方法包括:A.预处理B.生物处理污水测定指标包括:A.溶解氧D0B.生化需氧量BODC.化学耗氧量CODD.悬浮物SS。27.有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措施包括:A.销毁一焚毁、掩埋B.无害化处理一化制、消毒。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兽医公共卫生学2010-06-2900:23:07来源: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网浏览:286次兽医公共卫生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兽医公共卫生学概念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第二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内容兽医以共卫生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健康:1、生态平衡: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平衡的失调,轻者会影响某些物种的生存条件和阻碍其繁衍速度,影响人体健康;重者可导致物种的消亡,并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2、生态平衡的保持有赖于学习和掌握生态学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现将生态学分为三个层次的分枝学科1)宏观生态学: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来研究个体和群体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科学。2)微生态学:是以单细胞为中心来研究单细胞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一切生物体与其环境的微生态平衡。3)分子生态学:是以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来研究细胞内分子环境关系的生态学。二、环境污染与人类的健康:环境污染是当代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三、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人兽共患病是指那些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200多种,在公共卫生方面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人兽共患病有90种,流行的主要人兽共患病有50余种,四、动物防疫检疫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公布)。第三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作用一、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活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1、人们在发展中不自觉的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和食物污染。2、抗菌药物的研究、生产和使用,使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研制、生产和推广应用微生态制剂,少用或昼不用抗生素,恢复人类和动物的微生态平衡,将是兽医公共学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二、在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中起主力军的作用人兽共患病中的绝大多数疫病是经动物及动物产品传播给人的,所在控制和消灭人兽共患病的关键在于控制和消灭动物传染源。三、通过动物防疫和检疫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我国已加入WTO,在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中我国也必须要遵守国际上通用的防疫和检疫规则,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实施卫生和动植物检疫的协定》(SPS协定)和《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协定)。四、通过动物医学实验促进人类保健事业的发展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第一节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窨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地域内所有个体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称为种群;在一定自然敬许多不同的生物总和称为群落;任何一个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的统一体就是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是它的结构(空间结构和物种结构)、功能(物质、能量的转化效率)、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替特点及生态系统的控制。3、人是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而强有力的因素。在生态系统中属顶级消费者。(二)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了互相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生态平衡。二、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存在的先决条件,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不外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人为因素往往和自然因素互相结合,互为因果,以致在实际中难以区分。(一)物种改变(二)环境因子改变:(三)信息系统改变三、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链索关系。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取食关系错综复杂,使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相互交叉、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称为食物网。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图称为“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有三种类别,即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据估计,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O3减少1%,UV—B到达地球表面的辐射量增加2%。这种辐射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1、皮肤癌增多2、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增加:会使呼吸道疾病和眼睛炎症的发病率升高。3、免疫系统的抑制:五、环境有害因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