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业硕士课程论文题目: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课程名称:现代会计专题研究院系:会计学院专业方向:MPAcc(金融企业会计)年级:2012级学号:12980101014姓名:杨萍湖北经济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制湖北经济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制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备受关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完善公允价值会计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回顾危机以来学术界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正反观点,然后重点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危机;经济后果;改革一、引言2007年以来,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美国出现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直接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并迅速向其实体经济和全球金融领域传导,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在美国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备受关注。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将矛头指向美国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帮凶,更有甚者认为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而会计学家则认为:公允价值准则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仅是会计计量工具,取决于使用者的应用恰当与否。但是为什么会计在历次金融危机中都有可能成为被金融机构利用的“工具”。这不得不引起会计学界的思考,就本轮危机过后,如何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是会计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正反观点综述综观危机发生以来的文献资料,支持公允价值会计的主要论点可概括为:(1)公允价值会计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而是客观反映了金融危机的事实;(2)公允价值会计及时发出市场恶化的预警信号,使投资者避免更大伤害;(3)公允价值会计并没有加剧市场的波动,惟有市场波动才会导致公允价值的变动,将市场波动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典型的倒因为果、本末倒置的行为;(4)及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有助于恢复金融稳定;(5)暂停或终止公允价值会计,无助于恢复市场信心,反而可能因不能及时了解危机影响程度而造成市场恐慌;(6)公允价值会计只是传递市场情况的信使,将金融危机怪罪于公允价值会计,无异于“射杀信使”;(7)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早就为极端市场情况准备了短路机制,规定在财务状况恶化时被迫出售金融资产,其价格不属于公允价值,且危机发生后准则制定机构发布的指南规定,对缺乏活跃交易市场的特定金融产品,若市价不能代表其真实价值,可采用内部模型进行估值和计价;(8)公允价值会计并不完美,需要改进,但没有更好的替代,退回历史成本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是对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公允价值是唯一可行和合理的计量方法。另一方面,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论点可归纳为:(1)在恐慌肆虐、流动性缺失的市场环境下,金融机构按着火价出售金融资产,市价并不能真正反映金融资产的内涵价值;(2)许多衍生和结构性产品,其市价通过高度复杂的估值模型估算,可能歪曲其真实的公允价值;(3)公允价值会计从时点而不是从期间角度看待价值问题,不准备在短期内出售的金融资产若按盯市法计价,不是低估就是高估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4)公允价值会计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危害了金融稳定;(5)公允价值会计和已发生损失减值模型具有严重的顺周期效应,在经济繁荣时期使本已过热的经济火上浇油,创造资产泡沫,在经济萧条时期使本已恶化的经济雪上加霜;(6)公允价值会计具有反馈效应,迫使金融机构在危机时期确认巨额的账面损失,导致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恐慌性地抛售其股票,这反过来又迫使金融机构不惜代价处置其风险资产,造成金融资产价格出现螺旋式下跌。三、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及其影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157号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卖出资产所收到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列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通货膨胀率和市场利率不断升高,储蓄信贷协会的大量贷款被套在低于通货膨胀率的利率水平上,实际贷款利率变为负值,大多数储蓄信贷协会出现亏损。八十年代后,其经营状况更加恶化,部分机构便利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漏洞,通过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导致问题贷款越来越多,造成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最终由美国政府动用1000多亿美元联邦储备基金才得以补救。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历史成本模式饱受指责,公允价值得到了迅速发展的机会。再加上部分金融工具不具有历史成本,无法采用历史成本来进行计量,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因此美国金融界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公允价值应用越来越多。公允价值诞生是为了防范风险,在此轮危机中却被指责为制造风险的“元凶”,我们仿佛看到了历史的重演。这也说明会计在历次金融危机中都有可能成为被金融机构利用的“工具”。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并无对错,它只是及时、恰当地反映了真实的经济现实。无论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都会“导致”金融危机:在上一轮储蓄信贷危机中,历史成本因为没能及时和真实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而被指责为导致了金融危机。在本轮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则因为真实和迅速地反映了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而被指责为导致了金融危机。很显然,会计计量已处于无所适从的境地。金融危机真的是由会计引起的吗,如果不是,发生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与次贷相关金融资产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持有这些创新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不得不按公允价值对其计提减值,致使净资产账面值大幅缩水,进而导致其资本充足率不能满足监管要求,迫使其在资本紧张的情况下迅速变卖手中的与次贷有关的资产,进而引发新一轮更低市价引起的资产减值,形成“恶性循环”: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记——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评级下调——融资更加困难。导致金融机构现金流干涸,最终破产。这只看到了次贷危机的表象,最多是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次贷危机和公允价值的真正关系是:股权高度分散一强管理层,弱董事会——公司治理弱化——CEO中心主义——自我激励,激励过度——“激进”的业务选择——低质量信贷资产证券化、模糊化——高额收益——“良性”循环——泡沫形成——泡沫开始破灭——恶性循环——金融危机——寻找替罪羊——公允价值是“元凶”或者“帮凶”。四、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分析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并无对错,它只是及时、恰当地反映了真实的经济现实。为什么在本轮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会受到如此大的指责,这并不公平。我们必须找到危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不少学者的研究来看,对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我们或许会得到答案。(一)公允价值计量对经济产生的积极后果1、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在市场发展的推动下,现代会计目标基本以决策有用为主导,兼顾反映受托责任。决策有用观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会计既提供过去的信息,又表现为现在的信息,还表现为未来的信息。与相比较,公允价值以市场评价为基础,不受时间、计量主体等客观因素影响,无论在纵向的时间的空间中均可比,能够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此外,它及时捕捉到市场变化,使危机更快地暴露出来,把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完全透明化,让投资者尽快看清真相。这一优势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得到充分验证。2、公允价值计量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市场迅速扩展,产生了许多创新性融资工具或公司理财的新手段。套期、对冲等,给财务会计带来重大冲击。金融及衍生金融工具蕴涵着极大的风险,历史成本对于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无能为力,而公允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交易的实质,反映市场对直接隐含在金融工具中的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的估计,有利于金融工具等的核算与创新。3、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坚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企业必须对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能力进行回购。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算得出的金额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购不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相反,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管何时耗费的生产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使企业的实物资本得到维护,企业的生产得的状态下进行。公允价值计量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是通过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配比计算的,历史成本下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而成本费用却安成本计量,这样因为计量属性不同形成价差,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经营成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用转化为市价,达到与收入的匹配。4、公允价值使会计由成本核心转向价值核心传统会计主要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信息,人们难以通过会计资料直接获得有关企业未来价值方面的信息,强调站在某会计主体角度的投入成本。而公允价值其侧重点在于对资产使用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衡量,强调站在独立于企业主体的市场角度的市场价值。因此,公允价值的概念从理论上解决了资产定义中“能够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定性与定量的时间统一问题,从而为现代会计从成本核心向价值核心的转变铺平了道路。(二)公允价值计量导致的经济弊端1、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差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而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定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由于缺乏活跃市场、商业秘密的保密原则、信息阻断等原因无法找到而,尤其对于长期性的应收应付之类的项目,在市场环境的预知性上更难以把握。因此,公允价值存在着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成本等因素,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使得公允价值的确定实际是建立不实基础上的主观决策,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的影响,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不但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2、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差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差,这也正是公允价值本身存在的最大难点。存在市场交易的情况下,作为估计公允价值的现值技术在会计计量中是很难操作的。有许多会计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计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但因为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因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也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推行应用的难点。上述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两大难点之外,公允价值会计目前还有一系列重大问题亟待研究和解。3、公允价值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波动。也许有人认为,如果波动性存在,那么财务报表就应反映这种波动,这样报表使用者才能了解相关的财务信息。但是,反映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是对持有金融工具的企业而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需要对金融工具价格进行重新估计,还要确认由于价格波动所引起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这会导致企业利润激烈加剧金融市场波动,增加金融风险。在当前金融危机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没有恰当地表达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陷入了交易价格下降——提取减值——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继续加大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五、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建议通过对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的分析可以知道,在一定程度上它必然会配合着经济的周期性造成周期性的金融危机,这是它的本质所决定的。然而在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虽然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但它并非金融危机的根源,只是及时、恰当地反映了这种经济现实。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