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睛天在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很多园形的光斑,这是太阳的________,其成像原理为________。2.汽车头灯碗是个________面镜,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是________面镜。3.下午某时刻身高为1.6米学生的影长为40厘米,同一时刻水泥柱的影长为5米,则水泥柱的高度为________米。4.平面镜M固定不动,当物体以2米/秒的速度向平面镜移动,其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是________;若物体不动,平面镜向物体以2米/秒的速度移动,则像相对于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5.人通过墙上的小孔观察外面的影物,眼离小孔越近,看到的范围越________,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6.如图1所示,两块平面镜成60°角放置,在其镜前有一物点A,经过两平面镜反射总共能生成________个像。7.如图2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射到平面镜MQ上的光线AO经过两平面镜反射后与OA重合,但方向相反,则OA与平面镜MQ的夹角α是________。8.生物显微镜的截物台下装有一个________镜,以便使光能会聚到被观察的物体上。9.身高为1.8米的运动员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眼睛距头顶的距离为8厘米,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得超过________米。10.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适当位置时,就会出现日食。如图3所示,在A和B处的人们看到的是日________食,且A和B处看到的太阳的形象的差别是________。在C处看到的是日________食,在高处D处的人们看到的是日________食。11.舞蹈演员上身穿白衣服,下面穿绿裤子。当剧场舞台上用红光灯照射到这个演员身上时,剧场观众看到演员上身的衣服是________色,下身的裤子是________黑色。12.如图4所示,平面镜M和铅笔P都竖直在桌面上。若平面镜沿箭头方向转60°,那么铅笔在镜中的像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13.直径为d的不透明圆片位于直径为d的圆形面光源和墙壁之间。两圆片与墙壁平行,两圆心连线与墙壁垂直,并且到墙壁的距离分别为2d和d,圆片在墙壁上形成本影的直径是_______,形成半影的直径是_______。14.如图5,长为L的平面镜坚直地立在水平地面上,在镜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地面上有一点光源S,S到墙面、镜面距离相等,S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照射到对面墙壁上,反射光照亮墙面的高度为_______,若用纸将镜头下半部挡住,经镜面反射到对面墙壁上的光能照亮的竖直高度为_______。15.如图6所示,平面镜M和N互相垂直放置并相交于O,一束光线入射到M镜,反射后又射向N镜,最后从N镜射出,现两镜保持垂直而同时绕O转动一个小角度α,入射光方向不变,则从M镜反射出的光线,其传播方向变化的角度为_______,从N镜反射出的光线与原反射光线相比,其传播方向变化的角度为_______。16.如图7所示,一束与地面成45°斜向下射的光,被一对平行相对放置的平面镜中的一面所阻挡,经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上。已知镜面垂直地面,且入射光与反射光所在平面与镜面垂直,若入射点离地面高度为h,镜面间距为d,则经镜面多次反射的光通过路经的总长度为_______,反射次数为_______。二、选择题17.晚上在田地里走动,因为白天下雨,地面低凹处有积水,为了不致踩在水里,我们根据月光应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迎着月光走,地面上发亮处有水B.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暗处有水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水D.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有水18.如图8所示,S1和S2是两个小灯泡,M是平面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1和S2都能经平面镜形成虚像B.S1不在平面镜的正前方,不能经平面镜成像C.S2距平面镜较远,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较小D.平面镜越大,S1和S2经平面镜所成像间的距离越大19.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向水平地面,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变为沿水平方向射出,则这块平面镜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可以是:()A.15°B.30°C.60°D.75°20.甲、乙两人通过同一平面镜看对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在甲看到对方的同时,乙也一定看到了甲B.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甲看到了乙的全身像,乙也看到甲的全身像C.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甲看到了乙的半身像,乙也看到了甲的半身像D.甲看到了乙的全身像,乙可能没有看到甲的全身像21.下面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和实像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到,但虚像不能成在屏上而实像能成在光屏上B.虚像一定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C.只有实像才能用照像机拍摄,而虚像照相机拍摄不下来D.实像才能用眼睛观察到,虚像不能用眼睛观察到三、作图题22.用作图法确定在平面镜前能够通过平面镜看到AB完整像的区域。(见图9)23.在图10中,用作图法确定为了在P点不能看到AB的像,而需遮挡平面镜M的最小区域。24.在图11中,Q为不透光物体,用作图法确定通过平面镜M能够看到AB完整像的区域。答案与提示:一、填空1.像,小孔成像2.凹,凸3.204.2米/秒,4米/秒5.大,直线传播6.57.30°8.凹9.0.8610.偏A处看到偏食上部亮,B处看到偏食下部亮,环11.红,黑12.120°13.d,3d14.3L1.5L15.2α,0°16.二、选择题题号1718192021答案ADAADDA三、作图题提示:22.见图12这是关于观像范围的题。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AB的像A'B',由A'点向平面镜两边沿M和N分别引两条直线,MA'和A'N,这是在镜中可以看到A'的范围。同样可以确定在镜中看到B'点的范围,本题要求既看到A'又看到B',就找它们公共的观像范围,即A”M和B”N所含的范围。23.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AB的像A’B’,连结A'P和B'P.两条直线在平面镜上的交点MN之间的范围,就是对AB各点发生反射成像的那部分镜面,只要把这部分遮挡住,P点就看不到AB的像。(见图13)24.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显然,A点发出的光线不能在AM以上照到平面镜上,也不可能在A'N以下部分形成反射。因此,看到A'点的范围是ME与NG之间,同样也可以确定能看到B'点的范围。应该在FN以上。因此,看到AB全部像的区域应是镜前EM与FN之间的区域。(见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