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名词解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三大功能。2.适应性免疫应答有特异性、记忆性、耐受性三大特点。3.固有性免疫应答有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初次与抗原接触即能发生效应)\可稳定遗传四大特点。4.NK细胞杀伤作用不依赖抗体的存在,也不需抗原的致敏,它是机体固有免疫的第一道防线。5.对靶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有CTL,rδT细胞和NK。6.B细胞表面的主要受体有Igm,Igα,Igβ。7.CD4+T、CD8+T细胞都不是均一的细胞群,根据其分泌细胞因子谱的差异,分别分为Th1和Th2.8.异物包括:入侵的病原体及其毒素;体内衰变细胞;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9.功能异常:免疫功能过低(免疫缺陷)、免疫功能过高(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功能异常)10.酶标技术:酶标技术、放射物标记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其他标记技术11.疫苗:灭活疫苗(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三大类12.抗原:能与T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BCR结合,促进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13.抗体(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桨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具有免疫功能。14.半抗原:能与对应抗体结合出现抗原-抗体反应,但不能单独激发人或动物产生抗体的抗原,即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又称不完全抗原。15.免疫原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16.免疫反应性:指抗原分子能与相应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能。17.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完全抗原,又称免疫原。18.抗原表位:指存在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其性质、数量和空间构像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19.T细胞表位:被TCR识别的抗原表位。表位成分为蛋白质降解后的多肽,多存在于抗原分子内部,类型大多属于线性表位,T细胞对其的识别具有MHC限制性。20.B细胞表位:被BCR识别的抗原表位。表位成分为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化合物,多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类型属于构象表位or线性表位,B细胞对其的识别不需要MHC分子参与。21.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此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22.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此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23.交叉反应:抗体\致敏淋巴细胞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其它抗原之间的反应。24.共同抗原:两种不同的物质之间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25.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类、动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26.超抗原:浓度极低即可刺激一大批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抗原。(非特异性\不受MHC限制)27.佐剂: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齐注射到机体,能增强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28.丝裂原:亦称有丝分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使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并增殖。在体外:可以非特异性地刺激多克隆的淋巴细胞活化(使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29.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30.Ig超变区(V区):在Ig分子VL和VH内,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构型更易变化的区域。31.Ig可变区(C区):在Ig多肽链氨基酸(N端),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构型变化很大的区域。L链1/2和H链1/4区域内。32.Ig恒定区: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L链的1/2和H链3/4区域内。33.Fab: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段有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和CH1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34.Fc: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35.抗体分子的Fc受体:IgG和IgE可通过其Fc段与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结合,产生不同的生物学作用。36.ADCC: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Fc受体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可结晶片段(Fc)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37.mAb: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杂交瘤细胞(由1个B淋巴细胞+1个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产生的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结构均一且纯度高的高度特异性抗体。38.基因工程抗体:将部分\全部人源抗体的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原核表达系统中,体外表达人-鼠嵌合\人源化抗体,或转基因至剔除自身抗体编码基因的小鼠体内,主动免疫诱生人源抗体。主要包括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完全人源抗体、单链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39.MHC复合体:哺乳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产物不仅决定了机体的组织相容性,也参与了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的处理、加工和提呈,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40.HLA抗原:人白细胞抗原,即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类的MHC称为HLA复合体。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异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凡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41.Ig类别转换:B细胞在IgV基因重排完成后,其子代细胞均表达同一个IgV基因。但IgC基因(恒定区基因)的表达,在子代细胞受抗原刺激而成熟并增殖的过程中是可变的。每个B细胞开始时均表达IgM,在免疫应答中首先分泌IgM。但随后即可表达和产生IgG、IgA或IgE,尽管其IgV不发生改变,这个变化即为类别转换。42.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43.过敏反应:即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可发生在局部和全身。44.变应原: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45.新生儿溶血症: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使胎儿在宫内或生后发生大量红血球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贫血、黄疸以及其它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46.血清病:指由于注射运动免疫血清后所并发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其表现主要有皮疹、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47.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小分子量可溶性糖蛋白或多肽。48.ELISA:将已知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上进行,用洗涤方法使固相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相中游离抗原或抗体分开。用于抗原或抗体的定性、定量检测。49.免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即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物质,对“自己”耐受而排除“非己”抗原物质的生理过程。50.抗原提呈:指APC将抗原加工处理,降解为多肽片段,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T细胞的过程。51.抗原提呈细胞:又叫辅佐细胞。指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细胞。52.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具有较强的抗原提呈作用的细胞。包括:B、DC、Mφ。53.兼职抗原提呈细胞:执行抗原提呈时,非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抗原提呈能力弱的细胞。包括: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及间皮细胞。54.免疫突触:T细胞与APC表面粘附分子之间通过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得以紧密接触,形成了一个瞬时性结构,该结构以TCR-MHC-抗原肽三元结构为簇状中心,周围环形分布着粘附分子,称为免疫突触。55.TCR的双识别:指T细胞表面的TCR和CD4\CD8分别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中的抗原肽和MHC分子。56.沉淀反应:用可溶性抗原(免疫球蛋白、细胞裂解物、组织浸液等)在电解质作用下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出现肉眼可见的不透明的沉淀物。多在半固体琼脂凝胶上进行,形成白色的沉淀。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