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免疫防制是预防畜禽发生传染病有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免疫的畜禽都有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实践中常常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免疫失败,爆发传染病。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疫苗质量,疫苗选择不当,疫苗使用不当,畜禽群体中感染某些疾病发生免疫功能不健全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和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等等。因此分析和了解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掌握和运用预防措施则是搞好畜禽疾病防制的关键。一.免疫失败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免疫失败是机体免疫过程中由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因造成免疫后群体或个体未达到疫苗预期的免疫效果,而呈现的一种不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从狭义上说:疫苗免疫过的动物机体不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显著减弱,并由此造成不能预防相应疫病的这一现象称为免疫失败。根据形成的原因,免疫失败又可分为真性免疫失败和假性免疫失败,真性免疫失败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机体的不反应性而产生的免疫失败,假性免疫失败是由某种原因造成机体的暂时性未反应而形成的免疫失败。二.免疫失败的主要临床表现1.注射疫苗后免疫动物仍发生相应的疾病。2.动物免疫后虽不发生相应的疾病,但引起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使其发生混合感染的疾病增多。3.群体免疫后虽未发生明显的疾病,但引起免疫群体生产性能降低,如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产蛋率下降现象。24.注射疫苗后动物很快发生相应疾病死亡;或不死亡,也不表现临床发病,而且体内也检测不到抗体。5.临床上广泛存在着隐性感染,持续感染和带毒动物及垂直感染的现象。三.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有些饲养场按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后,畜禽群体中仍发生传染病,免疫群体流行传染病的原因相当复杂,主要原因如下:1.种畜禽多病,品质不良已知常见垂直传播的畜禽疾病有白痢,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病,鸡毒支原体病,白血病,减蛋综合征,鸡传染性贫血,伪狂犬,猪瘟,猪细小病毒等病。有些病症在我国广泛分布,如鸡白痢,不少鸡场污染率在30%左右,鸡毒支原体病为70—90%。如果强毒株经胎盘或卵传给畜禽,在体内生长繁殖后,再接种相应的疫苗往往免疫效果不好,同时也影响其它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这也使得同一饲养场,同样的免疫程序,引起不同种畜禽场的畜禽,会出现不同的防疫效果。2.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畜禽饲养数猛增,饲养形式大多数属于高密度开放式饲养,包括密集式专业饲养村等,对疾病没有采取综合性措施,消毒制度不严格,死畜禽到处乱扔,更有甚者反把病畜禽卖出,污染了畜舍内外环境,致使畜禽在污染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环境里生活。因此,即使有良好的免疫程序,也很容易感染发病,造成免疫失败。这也是某些新建饲养场由于重视防疫消毒,防疫效果很好,经2—3年后思想麻痹大意,防疫消毒不严格,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以致不断出现免疫失败的缘故。例如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鸡白痢,鸡痘,禽霍乱,鸡毒支原体病,猪瘟,伪狂犬等疾病经常爆发。3.疫苗问题(1)疫苗质量达不到规定效价:有些厂家没按规定要求生产,检验3不严格,疫苗出厂时就没有达到要求。(2)疫苗使用,管理不当:运输,保管及使用没按要求进行,导致疫苗失效;注射疫苗时没按要求进行,造成漏免。(3)血清型差异:有些血清型较多的传染病,如禽流感,大肠杆菌,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没有选用与本地流行毒株相对应的血清型,造成免疫失败。4.首先时间选择不当和母源抗体的影响近年来由于普遍进行疫苗接种,畜禽出生后都有具有一定的母源抗体。如新城疫母源抗体对2周龄以内的雏鸡,除有抗ND感染,起被动免疫作用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有不同程度干扰弱毒接种和抑制主动免疫抗体产生的作用。5.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选择不当,免疫次数太少或间隔时间过长或免疫方式不当,甚至用活菌苗后还给鸡饮用红霉素水等。6.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感染法氏囊病的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破坏B淋巴细胞。黄曲霉素中毒能破坏鸡的免疫中枢——腔上囊。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贫血,球虫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沙门氏菌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也会影响免疫效果。7.应激因素饥渴,寒冷,过热,拥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能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导致疫苗免疫效果的下降。8.超强毒株感染现已证明马立克氏病毒存在超强毒株;另外,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也存在强毒株,超强毒株;从而导致相应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差。9.饲养管理不科学有的畜禽场只求多养,多获利,而未能考虑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畜禽数超负荷,群体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应激频繁,使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造成免疫失败。410.饲料营养因素某些市售饲料或添加剂厂家为追求利润,不按质量标准配制,不是营养不全,就是变质发霉,盐分过量。研究证明,机体维生素缺乏,蛋白质等都会影响免疫效果。11.乱用药物按规定,使用弱毒活疫(菌)苗前后几天,不能进行畜舍喷雾消毒和饮水消毒;使用弱毒活菌苗前后一段时间不能使用抗菌药物,以免杀灭活菌;免疫接种时,最好不同时应用某些抗菌药物,以免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总之药物的科学使用也是避免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四.免疫失败的主要措施(一)预防免疫失败的主要措施是:1.改变“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观念,走出只重视饲养硬件设施的建设,不注重饲养环节中管理软件完善的误区。2.注意严格控制疾病的传染源,严防病原的入侵,从防制疾病的源头抓起。3.重视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卫生,改善动物自下而上环境。4.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体质,增强动物抗病能力。5.加强检疫,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传染病的水平传播。(二)因地制宜认真做好科学的免疫工作,重点注意以下几点:1.深入了解和随时掌握本地区的疫情及提供本场畜禽或供应外场畜禽的外地各处的畜禽疫情。2.结合本地区的疫情和本饲养场的病史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对本地,本场尚未证实发生的疫病,必须在证明确实已受到严重威胁时,才能计划接种,对高毒力型的疫苗更应非常慎重,非不得已不引进使用。3.根据所饲养畜禽的用途,种类及饲养期选用不同的疫苗及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序。54.加强免疫前检测工作,及时注意发现和淘汰带毒动物及隐性感染畜禽,特别注意能经胎盘或卵垂直传播的疾病和能生产免疫抑制的疾病并防止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5.考虑免疫途径,根据疾病的性质,疫苗的特点,采用合理,有效的免疫途径。6.充分认识不同疫苗之间的干扰或协同作用,对接种时间作出科学安排。7.注意所选择疫苗毒(菌)株的血清型,亚型或株型与本地,本场所流行的毒株的一致性。同时根据疫苗的性质,质量,价位正确地选择疫苗种类和生产厂家。8.注意疫苗的使用剂量一定要足,但不可过大,同时注意疫苗稀释量的确定。9.对难以控制的传染病,应考虑灭活苗和活疫苗同时用,并了解活苗和死苗的优缺点及相互关系,合理搭配使用。10.根据免疫监测结果及突发疾病的性质,对免疫程序作出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等。11.有计划地合理地用药物预防病害发生。总之预防免疫失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指望只做好某一项工作就可避免出现免疫失败,只有做好畜禽疾病的综合防制才能真正预防免疫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