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复习树达学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抗体Antibody,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外分泌液以及某些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分型与分布分泌型(sIg)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膜型(mIg)是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抗体结构:四肽链结构所有抗体的基本单位都是四条肽链的对称结构。两条重链(H)和两条轻链(L)。每条重链和轻链分为氨基端和羧基端1.重链与轻链1.H链450-550个氨基酸根据H链恒定区抗原性的不同,将Ig分为五类或同种型:γ—IgGα—IgAμ—IgMδ—IgDε—IgE2.L链214个氨基酸根据L链结构和恒定区抗原性分为两型:κ、λ型正常人血清Ig中κ、λ型之比约为2:12.可变区与恒定区可变区这个区的氨基酸排列顺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而有所变化,故称为可变区。高变区在V区内,某些区域氨基酸残基的组成和排列顺序比V区内其他区域更变化,这些区域称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region,HVR)。三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也称为互补性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region,CDR)骨架区(frameworkregion,FR):V区中非HVR部位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相对保守,此为FR。恒定区其氨基酸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及含糖量都比较稳定,故称为恒定区。在同一种属中,同一类重链和同一类轻链C区氨基酸的组成或排列比较恒定。介导Ig多种生物学功能。3.铰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而且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gG、IgA和IgD具有铰链区;IgM和IgE无铰链区抗体的多样性决定因素是免疫球蛋白基因重不同抗原表位刺激所产生不同的Ig分子,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不同(V区不同)同一抗原表位诱生的不同类型的抗体,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相同(C区不同)免疫球蛋白有不同种类免疫球蛋白同时可作为抗原,其具有不同的抗原特异性抗体的多样性反映出机体对抗原精细结构的识别和应答同种型(isotype)指同一种属所有个体的Ab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为种属型标志,位于Ab的C区。同种异型(allotype)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Ab中的抗原表位,是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Ab分子所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为个体型标志,位于区。独特型(idiotype)每个抗体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表位称为独特位,主要存在于V区。抗体的功能V区的功能主要功能是识别并特异性的结合抗原,是V区特别是HVR(CDR)的空间构型所决定Ig单体可结合两个抗原表位,为双价Ab+Ag——发挥免疫效应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C区的功能:激活补体IgM,IgG1~3+Ag。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调理作。ADCC作用(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介导I型超敏反。穿过胎盘和黏膜。各类抗体分子结构功能异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domain)——Ig的多肽链分子折叠形成几个由链内二硫键连接成的环状结构,称之为domain。重链:IgG、IgA和IgD有4个功能区:VH、CH1、CH2、CH3。IgM、IgE有5个:VH、CH1、CH2、CH3、CH4。轻链:2个,VL、CLlg水解片段的比较木瓜蛋白酶(papain)水解IgG:2个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antigenbinding,Fab片)1个Fc片段(fragmentcrystalizable)胃蛋白酶(pepsin)水解IgG:1个F(ab’)2片段,有双价抗体活性1个pFc’片段,无活性Fab片段的活性:结合抗原;决定抗体分子的特异性Fc片段的活性:不结合抗原,但与抗体分子的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如通过胎盘,结合并活化补体,决定亲细胞性,通过黏膜屏障等lgG:IgG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IgG多为单体,半衰期约为23天,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80%IgG1、IgG2和IgG3的CH2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通过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发挥调理作用;与K细胞结合,发挥ADCC作用;与葡萄球菌A蛋白结合。具有抗菌、抗毒和抗病毒作用参与II、III型超敏反l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巨球蛋白。IgM激活补体能力比IgG强天然血型抗体是IgMIgM是个体发育过程最早能产生的抗体,胚胎晚期已能合成,新生儿脐带血中若IgM水平升高,表示该儿曾有宫内感染IgM是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故检测IgM水平可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也可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l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主要由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而分泌型IgA(SIgA)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固有层中浆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初乳、唾液、泪液,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分泌液中。分泌型IgA的合成和主要作用部位在黏膜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出现SmIgM,后来出现SmIgD,它的出现标志着B细胞成熟了。lgE又称亲细胞抗体CH2和CH3功能区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ε受体结合,引起I型超敏反应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antibody,pAb)多个抗原表位——机体——多种抗体的混合物基因工程抗体A水平对Ig基因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导入受体细胞表达的抗体单克隆抗体mcab单一克隆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补体系统:存在于血清、组织液与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包括30多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补体的激活过程依据其起始顺序的不同,可分为三条途径经典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由IgM,IgG与抗原形成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的途径,依次活化C1q、C1r、C1s、C4、C2、C3,形成C3与C5复合物,这一途径最先被人们认识,故称为经典途径,又称第一途径,是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方式MBL途径:由MBL结合至细菌启动激活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不经C1、C4、C2途径,而由C3、B因子、D因子、备解素参与的激活过程,称为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又称第二途径、替代途径。意义;1天然活化,LPS等多糖类物质可促进其活化。2含有一个C3活化的正反馈调节环路。3产生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4C1,C4和C2不参与,B因子、D因子、P因子参与5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中起作用旁路途径: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而从C3开始激活•该途径与经典途径的过程基本类似,但激活物质(MBL)不同;•MASP与活化的C1s具有同样生物学活性,可水解C4和C2分子,继而形成C3转化酶,其后的反应过程与经典途径相同。上述三条途径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膜攻击复合物(MAC)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节免疫应答。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1.基本特点:8-30KD);可溶性;高效性,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活性;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可诱导产生;半衰期短;效应范围小,绝大多数为近距离发挥作用。2.作用方式: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挥效应3.功能特点:种CK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多效性)不同CK作用可具有协同性;不同CK分子可具拮抗性干扰素(interferon,IFN):扰素是机体受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因在体内外均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得名集落刺激因子csf不同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使之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集落的因子生长因子GF生长的因子细胞因子功能调控免疫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调控免疫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和功能人白细胞分化抗原(HLDA)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不同谱系、各个细胞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表达的细胞表面分子。多为跨膜糖蛋白。分化群(clusterofdifferentiation,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细胞粘附分子,CAM指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以配体-受体形式发挥作用。功能导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互相接触和结合。以配体-受体配对的方式发挥作用导致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或细胞-基质-细胞之间的粘附。参与细胞间的识别、细胞的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肿瘤转移、创伤愈合。与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活化。参与炎症过程。参与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炎症:是损伤或感染的一种局部免疫应答的结局。即:机体对理、化、生物因素刺激所引起的带有组织损伤过程保护性反应。临床表现:局部反应:红、肿、痛、热、功能障碍。全身反应:fever、leukocytosis——炎症性(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临床指征局部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白细胞和血浆渗出,血流加快,小血管再生,纤维化等组织损伤的修复、愈合过程生物学效应收缩平滑肌肌扩张毛细血管趋化白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一组决定抑制组织是否相容、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紧密连锁的基因群。人的称为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复合体HL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第六号染色体短臂6p21.31,全长3600kb,224个基因座位,128个功能基因,96个假基因。人类MHC的遗传特点:多基因性:着重于同一个个体mhc座位的变化多态性(polymorphism)指群体中单个基因座位上存在两个以上不同等位基因的现象(复等位基因)。指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多基因性着重于同一个个体中MHC基因座位的变化;多态性指群体中各座位等位基因的变化。这些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随机组合,使人群中具有为数众多的HLA基因型(108),呈现高度的多态性。HLA多态性的意义:1.扩大种群对抗原肽的提呈范围,赋予了物种强大的应变能力,有利于维持种群的生存与延续。2.不利于器官移植中供体的选择。HLA分子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的特点与意义(1)MHC分子接纳与提呈抗原肽有一定的选择性小袋可选择性结合抗原肽(锚定残基)这种选择性可导致不同个体对同一抗原出现免疫应答强弱的差异(2)MHC分子接纳和提呈抗原肽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一种MHC分子可以识别并结合带有特征性共同基序一群肽段,由此显示两者相互作用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可导致某一个体对不同抗原均出现免疫应答。MHC的生物学功能(一)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MHC分子的双重识别。被MHC分子结合并提呈的成分,可以是自身抗原,甚至是MHC分子本身。诱导T细胞的成熟-----功能性T细胞库的形成(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成熟。MHC是疾病易感性个体差异的主要决定者。MHC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性。二、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1.经典的Ⅲ类基因为补体成份编码,参与炎症反应、对病原体的杀伤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2.非经典Ⅰ类基因和MICA基因产物可作为配体分子,以不同的亲和力结合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调节NK细胞和部分杀伤细胞的活性。3.炎症相关基因参与启动和调控炎症反应,并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时期以及作用抗原非依赖期(骨髓微环境)髓造血微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