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性因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免疫抑制性因素主要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引起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发病。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疾病、理化、药物、营养、应激等因素。事实证明,引起猪发病的各种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从而使各种疾病的病因变得非常复杂,这也是目前养猪生产中猪病难以诊断和防治的根本原因所在。1主要的免疫抑制因素1.1疾病因素引发猪免疫抑制的疾病因素主要为病毒因素、细菌因素和其它疾病因素。1.1.1病毒性因素1.1.1.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PRRS病毒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然后转移到局部淋巴组织并进一步扩散到全身多处组织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使感染猪只免疫力降低,产生免疫抑制和免疫干扰,从而继发其它病原感染,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1.1.2猪环状病毒(PCV)猪环状病毒病2型(PCV-2)能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新生仔猪先天性颤抖(CT)、猪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PNP)、猪间质性肺炎(1P)、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虽然目前对PCV-2引起猪只免疫抑制的机制还不很清楚,但对PCV-2引起的各种疾病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淋巴滤泡中心和副滤泡中心都存在淋巴滤泡缺失,受害的淋巴组织有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并能引起细胞凋亡和B、T细胞的减少。PCV-2感染猪通常伴随其它疾病的发生,如伪狂犬病、PRRS、猪细小病毒、猪链球菌病等。1.1.1.3猪瘟猪瘟病毒最初在扁桃体内复制,随后转移到周围淋巴结,在局部淋巴结复制后到达外周血液,从而在脾脏、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淋巴样组织中大量繁殖,破坏机体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而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侵入。1.1.2细菌性因素及其它病原微生物1.1.2.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胸膜肺炎放线菌主要定居于猪的呼吸道并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实验证实该菌定居于扁桃体并粘附到肺泡上皮,可被肺泡巨噬细胞迅速吞噬或吸附并产生毒素,这些细胞毒素对肺泡巨噬细胞、肺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有潜在的毒性。1.1.2.2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能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附红细胞体与红细胞膜相互作用,使红细胞破裂或变形,从而破坏了机体的红细胞免疫机制,容易继发其它病原的感染。有报道猪附红细胞体病可能和免疫抑制有关,但尚需进一步证实。1.1.2.3猪弓形体病已证实弓形体在宿主体内繁殖的过程中,大量的免疫细胞受到了弓形体的损害,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抑制。1.2理化因素(如汞、铅等)、(如过量的氟)等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过多摄入会使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大量放射线辐射或大剂量紫外线照射动物可杀伤骨髓干细胞而破坏其骨髓功能,重金属、工业化学物质结果因严重损伤造血干细胞而导致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丧失。1.3霉变饲料的影响霉变饲料含有各种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褐曲霉毒素等),可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淋巴结出血、水肿,严重破坏机体的免疫器官,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1.4药物性因素研究证明,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或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或对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效果。1.5营养性因素某些维生素(如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和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硒等)是免疫器官发育及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若缺乏或过多或各成分间搭配不当,必然诱导机体继发性免疫缺陷。1.6应激已证明在过冷、过热、拥挤、断奶、混群、运输等应激状态下,畜禽体内会产生异常代谢产物(如热应激会产生热应激蛋白HSP),同时某些激素(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它们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2预防措施2.1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应激。2.2提供全价饲料,尤其是饲料营养要均衡。2.3杜绝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有效防止霉菌毒素中毒;防止重金属、杀虫剂等有害物质对饲料和饮水的污染。2.4引进种猪或精液时应严格检疫,防止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带入自家猪场原本没有的疾病。尤其是PRRS和PCV-2等疾病。2.5定期对自家猪场的猪群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查,采取淘汰阳性种猪的方式,逐渐建立起健康的种猪群。2.6做好整个猪群猪瘟、伪狂犬病、PRRS、细小病毒、PCV-2等疫病的免疫预防;同时重视并做好猪场的日常消毒。2.7禁止滥用抗生素类的药物,特别是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呼吸道综合症的病猪精神沉郁呼吸道综合症猪肺疫肺浆膜纤维化呼吸道综合症猪肺疫胸膜粘连呼吸道综合症猪肺疫胸腔内有浑浊液体呼吸道综合症-缺氧,耳廊鼻尖四肢发紫呼吸道综合症-长期发热,脱水和饥饿,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有的出现黄疸呼吸道综合症-病猪精神沉郁呼吸道综合症-引起混合感染,常有病猪腹泻呼吸道综合症-犬坐式,张口呼吸呼吸道疾病的猪后期无法起立呼吸道综合症-肺炎灶周围组织淤血水肿气肿呼吸道综合症肺膜和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症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orcinerespiratorydiseasecomplex,PRDC)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毒、细菌、环境应激和猪体免疫力低下相互作用造成的。PRDC涉及几种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包括原发性感染疾病和继发性感染疾病。原发性感染疾病包括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所致的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如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继发性感染疾病继发感染疾病包括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猪副嗜血杆菌病等。如果在一个猪场中,发生和流行上述原发性感染疾病,同时又合并发生或继发感染,即可加重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造成极高的死亡率。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如猪群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猪的混群饲养,来自不同猪场或不同来源的猪只饲养在一起,不良的饲养方式,不同季节温度的巨变和猪舍温度变化过大,加之猪群因营养和疾病造成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等,都可引起猪场或猪群PRDC的暴发和流行。与PRDC相关的临床症状和病变本病多暴发于6—10周龄保育猪和13—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通常称18周龄墙。发病率在25%—60%,发病猪的死亡率为20%—90%,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眼睛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急性发病体温升高,可发生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病猪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僵猪比例升高。哺乳仔猪以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较高;如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群密度过大或出现混合感染,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病猪在药物的辅助下逐渐康复,死亡率较低,上述临床症状在不同猪场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所有病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剖检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淋巴结的广泛肿大,肺出血、硬变和花斑样病变,个别肺有化脓灶,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些病猪有广泛性多发性浆膜炎(胸腔、腹腔很多纤维蛋白渗出,并造成粘连),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相类似,除肺部出现病变外,小部分病猪可见肝肿大出血、淋巴结、肾、膀胱、喉头有出血点,部分猪出现末端紫色。1~3周龄发病的哺乳仔猪剖检可见心、肝、肺有出血性病变。在我国猪群中,与PRDC相关的疾病主要有猪蓝耳病、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萎缩性鼻炎。如果在猪场存在这些疾病,经常会继发猪肺疫、猪副伤寒、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所有原发性病原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和猪肺炎支原体(M.Hyopneumoniae)是两种与PRDC相关的最常见的病原体,它们可以改变呼吸道免疫系统对它们以及其它病原体的反应能力,降低猪只的黏膜免疫抵抗力,从而增加猪群对其它与PRDC相关的许多病原体的易感性。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防治对策如何控制和降低PRDC的危害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我国目前养猪业疾病控制面临的主要难题。养猪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建立和完善以消毒卫生工作为核心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将消毒(消毒用复合醛或复合碘)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猪群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必须废弃。研究表明,肽制品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和生产性能,增强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可在饲料内添加0.2%的生物活性肽,能有效地克服仔猪断奶应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原体的传入和猪场内病原体的传播,减少猪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几率。这在控制PRDC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严格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和良好的饲养管理,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养在一起,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作好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和良好的通风,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哺乳仔猪可采取早期隔离断奶和用药进行控制,可使用长效土霉素,在仔猪出生后3、7、21日龄分别注射0.5ml,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场切忌不要使用活疫苗。因猪肺炎支原体是重要的导火线,可在仔猪1周龄和3周龄时各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2ml,以提高猪群免疫力。药物的使用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发生PRDC的猪场,药物治疗的效果常常不是很好,因此建议使用药物预防,可采用母猪和仔猪饲料添加药物的方式,对断奶仔猪可应用支原净(50ppm)+金霉素或土霉素(300ppm),连续使用一个月,母猪产前一周和产后一周使用支原净(100ppm)+金霉素(400ppm)。如果育肥猪存在PRDC,可在13和17周龄使用一周,对PRDC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但应避免使用产生盐酸克伦特罗假阳性的药品,如含氨茶碱的猪喘平等。及时淘汰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和僵猪,防止疫病传播。采本场(在暴发该病时不发病)的健康老母猪或健康商品猪血清,在仔猪断奶前一周腹腔注射3~5ml/头,有一定效果。作好驱虫工作。蛔虫和鞭虫等寄生虫可损害猪体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力下降,蛔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症。因此,在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1周后,可饲喂拌有2ppm有效成分的伊维菌素粉剂的饲料,连喂1周,间隔7—10天再喂一次。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