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考试复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免疫复习题名词解释:1、模式识别受体(PRR):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病原微生物或宿主衰老、损伤和凋亡细胞表面的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表达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PRR称为膜型PRR,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受体等。存在于血清中的PRR称为分泌型PRR,主要包括某些急性期蛋白如MBL和CRP等。2、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是PRR识别结合的配体,主要指病原微生物表面某些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也包括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如磷脂酰丝氨酸。3、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又称辅佐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4、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免疫细胞都属于血细胞,所有血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5、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Ab)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纯度很高,从而使得规模化制备高特异性、均质性的抗体。6、抗体多样性:不同抗原表位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分子,其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同——可变区有差异;但可以是同一类、同一型Ig——恒定区可相同7、抗体(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和其他体液中。88、、抗抗体体特特异异性性::抗抗原原表表面面存存在在许许多多抗抗原原决决定定簇簇,,又又叫叫表表位位。。每每一一个个表表位位结结合合一一种种抗抗体体,,所所以以一一个个抗抗原原可可同同时时结结合合多多个个((种种))抗抗体体,,但但是是一一个个抗抗体体只只结结合合一一种种抗抗原原。。9、固有免疫: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亦称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是机体的生理性排斥反应,受遗传控制。10、抗原提呈:APC将抗原降解并加工处理成多肽片段,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被T细胞识别的过程,称抗原提呈。11、外源性抗原:指并非由抗原提呈细胞APC合成,而来源于APC外的抗原。此类抗原在被溶酶体降解成短肽后,通过MHCⅡ类分子提呈给CD4+T细胞识别,诱导CD4+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经专职APC摄取,加工,处理,提呈的外源蛋白质均属于此类,抗原识别受MHCⅡ类分子限制。12、内源性抗原: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等。内源性抗原以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8+T细胞。13、专职APC:是指一类特化的细胞,它们具有摄入、加工、处理、提呈胞外抗原,激活CD4+T细胞,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这类细胞必须表达MHC-Ⅱ类分子、协同刺激信号分子和各种粘附分子。专职APC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和B细胞。14、非专职APC:通常情况下则表达MHC-Ⅱ类分子、协同刺激信号分子和各种粘附分子的细胞称非专职APC.15、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的现象。免疫耐受也称为负免疫应答。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称为--耐受原。16、低带免疫耐受:由于抗原剂量太低引起的免疫耐受称为低带耐受。抗原剂量过低,不足以诱导免疫应答,因此导致低带耐受。T淋巴细胞在低浓度抗原刺激下可被诱导低带耐受,而B细胞可以利用BCR捕捉低浓度抗原,因此不容易被诱导低带耐受。17、高带免疫耐受:相反由于抗原浓度过高引起的免疫耐受称为高带耐受,TB淋巴细胞均能被诱导高带耐受,原因是抗原浓度太高,Tr细胞被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引起高带耐受。18、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包括淋巴干细胞向中枢淋巴器官归巢,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其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表面称之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上相应的血管地址素的相互作用。19、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20、免疫原(immunogen):是指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能够启动免疫应答的物质,有固有分子模式(IMP)和抗原组成。21、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22、固有分子模式(IMP):是启动和诱导固有免疫应答的物质,有免疫原性无反应性,包括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23、树突状细胞:简称D细胞(DC),因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免免疫疫系系统统中中的的““卫卫兵兵””,,能能激激活活TT细细胞胞,,并并让让白白细细胞胞识识别别、、记记忆忆并并攻攻击击入入侵侵病病原原。。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24、HVGR:(hostversusgraftreaction)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宿主免疫系统对移植物发起攻击,导致移植物被排斥。25、GVHR:(graftversushostreaction)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由移植物中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宿主组织抗原所致的排斥反应。发生后一般均难以逆转,不仅导致移植失败,还可能威胁受者生命。26、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activeimmunization):用抗原性物质免疫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对相应病原体感染等产生抵抗作用的措施。27、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passiveimmunization):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免疫效应分子,以治疗或紧急预防传染性疾病等的措施28、疫苗:通常将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以及类毒素等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29、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利用免疫学原理,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人为地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所采取的措施。30、超敏反应:指机体接受某些抗原刺激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31、变应原:能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如花粉、鱼虾、青霉素及羽毛等。32、Arthus反应:一种实验性局部III型超敏反应。Arthus发现用马血清皮下反复家兔数周后,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33、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素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所引起的以反复感染为其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34、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遗传性)发育缺陷而导致免疫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35、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继发于某些疾病的免疫缺陷病----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营养障碍性疾病);医源性免疫缺陷病----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放射性损伤。简答题:1、NK细胞识别机制:一是通过FcR识别抗体结合的靶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ADCC作用:IgG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结合,NK细胞借助其FcγRⅢ与结合于靶细胞上的IgGFc段结合,活化的NK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的细胞毒物质杀伤靶细胞,靶细胞凋亡。二是对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识别2、NK细胞杀伤靶细胞机制:(1)机制:ADCC效应,KIR和KAR,通过穿孔素、颗粒酶、FasL-Fas,TNF-a与TNFR-1作用途径(2)特点:非特异性杀伤,不受MHC限制3、B细胞表面主要分子及功能:(1)BCR复合物:膜表面Ig(BCR),功能:V区特异性结合抗原,与Igα、Igβ,功能:1)信号转导——活化信号2)参与Ig从胞内向胞膜的转运。(2)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CD19/CD21/CD81/CD225,作用:使BCR与辅助受体交联,CD19胞内酪氨酸激酶活化促进增殖。(3)协同刺激分子:CD40、CD27、CD70、CD80和CD86等,1)CD40/CD40L,提供B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2)CD80和CD86,(B7-1,2)/CD28,提供T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4)丝裂原的结合分子:(5)Fc受体(6)细胞因子受体(7)其他表面分子:CD45,MHC,丝裂原受体,细胞因子受体4、B细胞有哪些分类方法,各亚群的主要功能:根据CD5的表达类:B1细胞:表达CD5,发育在先,产生低亲和力的IgM,参与固有免疫应答。功能:1)参与抗细菌感染的黏膜免疫应答2)清除变性的自身抗原。B2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功能:1)产生抗体,行使体液免疫应答;2)提呈抗原;3)分泌细胞因子:免疫调节作用。5、B细胞在骨髓中的主要发育阶段和意义是什么抗原非依赖期(发生于骨髓):祖B细胞→前B细胞→未成熟B细胞→阴性选择→成熟B细胞。B细胞在骨髓分化发育的意义:*BCR重链、轻链基因重排与表达获得功能性BCR。*通过阴性选择,建立对自身抗原的耐受。6、T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1)T细胞受体复合物,TCR-CD3复合物,识别抗原功能:TCRV区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结合,CD3分子参与信号转导(2)T细胞辅助分子-共受体,分子结构:受MHC限制性CD4/CD8功能:1)辅助TCR识别抗原2)参与T细胞活化3)信号转导(3)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D28/CTLA-4/CD40L/CD45/CD2/CD44/L-选择素CD28:表达于未致敏T细胞,与APC表面的B7(CD80/CD86)结合----传导协同刺激信号(第二信号)CTLA-4(CD152):表达于活化T细胞,结构与CD28同源,与APC表面的B7结合---向T细胞传递抑制信号与CD28具有同原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TLA-4CTLA-4:配体B7-1/2、作用产生抑制信号CTLA-4:表达于活化的CD4+/CD8+T细胞对T细胞的活化起负调节作用T淋巴细胞表面有CD2分子(即绵羊红细胞受体)把T淋巴细胞与绵羊红细胞放在一起形成E玫瑰花(4)丝裂原结合分子,参与T细胞活化(5)细胞因子受体7、T细胞各亚群的特性及功能:分类方法多种(1).根据活化阶段分类:A、初始T细胞:从未接受抗原刺激,寿命短,表达CD45RA、L-选择素,参与再循环,识别抗原,但无效应功能。B、效应T细胞:高表达IL-2R、黏附分子(整和素和CD44),CD45RO、整合素,不参与再循环,迁移外周发挥免疫效应C、记忆T细胞:与初始T细胞相似,寿命长,表达CD45RO、黏附分子(整合素和CD44),参与再循环。再次应答(2).根据TCR双肽链组成分类:A、TCRαβT细胞识别抗原具多样性和特异性。MHC限制性,只识别MHC分子呈递的抗原肽。B、TCRγδT细胞:CD4-及CD8-,少数CD8+分布:黏膜上皮层、外周血。很少进入再循环。TCR多样性有限,抗原识别谱相对窄。识别抗原无MHC限制性;作为具有原始受体的第一线防御细胞,皮肤黏膜具有杀瘤作用、抗感染作用和对坏死组织的清除作用.(3).根据CD4和CD8表达分类:CD4+T细胞CD8+T细胞(4).根据T细胞效应功能分类: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T细胞的功能:一、CD4+Th细胞免疫效应功能1、Th1细胞:分泌IL-2、IFN-r、IL-12参与细胞免疫、迟发型超敏反应;抗胞内病原体感染;抗肿瘤;移植排斥反应;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病与Th1分泌CK有关)2、Th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5、6、9、10、13)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产生抗体;参与Ⅰ型超敏反应;参与免疫调节;参与自身免疫病(特应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与Th2分泌CK有关)二、CD8+杀伤性T细胞(CTL或Tc)MHC-I类分子限制性T细胞,特异性介导靶细胞裂解或凋亡机制:1、释放穿孔素,致靶细胞裂解、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