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生产管理》辅导(一)第一章生产系统与生产管理概述一、重点名词1.单件式生产。单件生产的产品品种很多,批量很小,极端情况批量为1,多数情况是少量多品种的生产。2.批量生产。当生产的产品品种比较多,但是批量生产大于1时,就是多品种批量生产。3.大量生产。当生产的产品批量很大时,企业的生产设备可以长期生产某一某一品种或者少数几个品种的产品,这种情况下就是大量生产。4.连续生产。也叫流程工业生产系统。这种生产类型的特点是生产线按照产品加工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设备与人员,生产过程不中断。5.准时生产。即JIT生产。准时生产的核心是:“零库存、零缺陷”,即通过不断降低库存暴露矛盾,解决问题,进行永无休止的改进。二、重点问题1.生产运作管理的决策问题要完成生产任务,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生产管理者每天都需要做各种各样问题的决策,归纳起来,生产运作管理者需要做的决策包括如下几类。(1)“什么”。生产管理者首先需要明确生产什么产品、采购什么原料、购买什么设备、用什么工具来生产等。(2)“谁”。生产管理者每天在做这样的决策:我们给谁做产品(服务)、我们需要谁来做这样的产品(服务)、谁来管理这个生产线等。(3)“何时”。生产管理者需要有时间概念,做生产计划必须确定何时开始生产、何时交货,这些时间点的概念必须非常清楚。(4)“哪里”。生产管理者需要一个位置的概念,在哪个工厂生产,在哪个生产线生产、这个工人应该安排在哪个岗位等。(5)“怎样”。生产管理者要知道怎么样组织生产、怎么样解决问题、2怎么样分配工作、怎么样调动人的积极性等方法论问题。2.日本管理模式的特点(1)在提高生产率中重视人的作用。(2)重视团队活动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3)精细化思想。3.什么是供应链管理,它的目标是什么?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一种整体优化的战略。它试图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所组成的产品价值链上的所有组织之间建立一个双赢的合作机制,从而使市场的竞争从单一企业的竞争转向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1)把恰当的产品以最小的成本输送到恰当的地点;(2)在维持尽可能低的库存的情况下仍然获得卓越的用户服务;(3)减少从用户订单取到交货的整个周期时间。4.生产管理的未来趋势(1)基于时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速新产品从设计到投产的过程。(2)顾客需求多样化,生产系统需要具有更大的柔性以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3)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合理利用新技术,并与现有生产技术结合是企业技术改造的决策难点。(4)环保问题是未来生产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清洁生产与可重用资源的利用是未来生产的方向。(5)经济全球化趋势,使跨国生产与全球供应链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3一、重点名词1.核心竞争能力。一种其他企业不能模仿的独有的能力。2.柔性。柔性使企业获得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3.生产运作总体竞争战略.就是企业的生产系统如何运用生产资源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战略.二、重点问题1.运作竞争力要素(1)时间。企业要缩短上市的市场,就必须压缩生产过程的时间。(2)质量。现代质量管理的概念是始于顾客的需求,终于顾客的满意,以顾客为核心是现代质量管理的突出特点。对于制造业来说,高质量的生产过程可以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3)成本。在市场竞争中,通常都遵循低成本竞争的原则。市场竞争的剧烈化,即使有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如果成本过高,也会因为利润微薄而失去竞争力。(4)柔性。柔性使企业获得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2.战略运作决策的内容(1)能力战略。包括总能力、工作场所数量及规模、选址及能力分配等。(2)供应战略。包括纵向一体化、网络关系与供应商开发等。(3)流程战略。包括自动化技术、集成化技术、流程与技术的选择、信息技术等。(4)产品战略。包括开发模式、开发流程、开发组织等。(5)组织战略。包括组织结构形式、组织学习与沟通技术等。3.生产系统要素调整战略(1)产品开发(2)生产类型/流程选择战略4(3)生产能力战略(4)供应网战略(5)技术发展战略第三章产品与服务设计一、重点名词1.产品设计。是产品开发的核心,它包括从明确设计任务书开始,到确定产品的具体的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活动。2.质量功能配置。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特征,并配置到产品制造过程的各工序和生产计划中,从而保证最终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3.价值工程。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在确保产品的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有组织地对产品进行功能与成本分析,提高产品的价值。二、重点问题1.国际企业产品开发的新特点从全球的范围看,国际上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呈现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技术外包。(2)合作开发。(3)全球化与虚拟化。(4)定制化产品开发。(5)强调环保意识。2.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1)功能不变,降低成本。(2)成本不变,提高功能。5(3)功能提高,同时降低成本。(4)功能与成本同时提高,但功能提高的幅度比陈本大。(5)功能与成本同时降低,但是成本降低的幅度比功能大。3.服务产品的分类其中最典型的服务产品分类方法是根据与顾客交互和顾客参与程度及劳动力密集程度进行分类。根据这两维关系,可以把服务分为四种类型:1服务工厂;2服务作坊;3大众化服务;4专业化服务。4.新服务产品的开发过程新服务产品开发与新工业产品的开发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服务产品开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研究如何传递服务的流程上。新服务产品开发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设计阶段,包括对新服务目标以及战略的制定、服务概念的开发和测试。第二阶段:分析阶段,需要进行财务分析并考虑与服务传递相关的供应链问题。第三阶段:开发阶段,包括完成服务的详细设计和测试、服务传递过程的详细设计和测试、员工的培训以及服务的试运行。第四阶段:全面上市,只要新服务项目通过了测试和试运行就可进入第四阶段,即将新服务投入市场。6《企业生产管理》辅导(二)第四章设施选址与布置一、重点名词1.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种解决单一设施的选址问题的简单方法。也是优化设施之间的运输成本。它根据物流系统中不同设施之间的路程与运输量的大小,选择一个到各需求点与供应点之间路程与运量乘积最小的地点。2.工艺专业化布置。工艺专业化布置就是按照工艺专业化的流程组织方式来划分生产单位,把完成相同工艺过程的设备与人员放在一起。3.对象专业化布置。对象专业化布置就是按照加工的产品对象的不同,把完成相同的产品对象的设备与人员放在一起组成组成生产单位。4.成组布置。成组生产的设施布置是根据零件的结构与工艺相似性原理来组织生产的一种方法。5.节拍。节拍是生产线上连续生产两个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二、重点问题1.选址考虑的因素(1)选择接近原料供应的地区。(2)选择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3)选择有利于职工生活的地区。(4)选择接近能源动力供应充足的地区。(5)选择劳动力充足与费用低的地区。(6)选择劳动生产率高的地区。(7)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因素外选址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如政治、文化、自然条件、环保等。2.选址的评价方法目前有关选址的评价方法比较多,其中主要的有量-本-利分析法、综合因素评分法、运输模型法、重心法、引力模型等。3.设施布置的目标(1)使业务过程的成本最低(2)经济利用空间,节约场地(3)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4)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4.影响设施布置构成与布局的因素(1)产品生产与工艺(2)企业专业化与协作水平(3)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4)企业的规模(5)企业的环境条件5.装配线平衡的目的7(1)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与节奏性(3)减少时间损失6.掌握节拍的计算节拍=计划期内计划产量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第五章工作系统设计一、重点名词1.工作丰富化。它的概念是由赫兹伯格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提高生产率依赖于对职工的激励,而激励在于工作本身,因而他提出通过“工作丰富化”来达到激励职工的目的。2.流程分析。它是由不同的工艺过程组成的整个生产过程。整个生产过程有五种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加工、存储、检验、运输、等待。3.工时定额。即标准工作时间,是在标准工作条件下工人完成单位工作的时间。二、重点问题1.工作测量的目的(1)建立合理劳动时间定额和劳动力定额。(2)为制定标准工作成本与工资等级提供依据。(3)为工作绩效的评估与奖励提供依据。(4)为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提供参考。2.工作测量的方法工作测量方法主要有4种:直接测时法、抽样法、预定时间标准法、模特法等。第六章生产计划一、重点名词1.滚动式计划。滚动式计划的基本模式是把计划分为两个时段进行编制:执行计划与预计计划。滚动计划的基本原则是“近细远粗”,按照“预测-计划-执行-调整”的基本工作思路,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地滚动前进。2.企业的生产能力。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时期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最大产量。3.生产能力计划。根据一定时期内生产计划的要求,而改变相应的设备、人力、工具、设施等的需要数量与时间,并提出相应的改变策略。二、重点问题81.生产计划的有效性策略为了提高生产计划有效性,搞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1)掌握准确的计划信息。(2)搞好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3)采用先进的计划方法与工具。(4)提高生产计划执行的有效性。(5)增加信息反馈。2.决定生产力的要素(1)产品特征。(2)生产组织方式。(3)生产设备与场地。(4)生产资源。(5)人的因素。(6)管理因素。3.服务业的生产计划特点(1)追赶策略是服务业的首选策略。(2)调节生产能力的主要手段是改变人力与场地。(3)服务业使用短期调节较之长期调节更有效。(4)服务业的生产能力更有弹性与模糊性。(5)服务能力与服务业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之间关系甚密。4.服务能力规划的一些策略选择(1)扩大服务领域。(2)扩建新的营业网点。(3)利用价格调节需求。(4)利用促销手段。(5)服务延伸。第七章库存管理与MRP原理一、重点名词1.库存。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一切处于闲置状态的用于未来的资源,如人、财、物、信息等,从生产运作管理的角度上讲,是指生产过程中处于没有被加工与使用状态的物资:原料、半成品、成品、工具与维修配件、各种消耗品。2.MRP。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库存控制方法。MRP的基本思想是围绕围绕物料组织制造资源,实行按需要准时生产。二、重点问题1.库存成本的构成9(1)库存成本。库存成本是物资存放于仓库中需要支付的费用。(2)订货(准备)成本。当库存的物资是来自于外部的供应者时,库存管理者需要与物资供应者进行物资供应的交易活动,这种订货过程发生的费用就是订货费。(3)缺货成本。当企业库存物资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造成损失时,就发生了缺货成本。(4)货物成本。购买或生产货物需要的费用。2.掌握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是最基本的订货模型,它是按照库存总费用最小的原则来决定订货量。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公式:EOQ=H2DC010《企业生产管理》辅导(三)第8章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一、重点名词1.期量标准。编制车间作业计划需要一定的基础数据,这些基础数据就是所谓作业期量标准。期,就是时间标准,如生产周期,提前期等;量,就是相关的生产数量标准,如在制品定额量、安全库存量等。2.生产周期。是从原料投入生产到产品完成的时间间隔。3.生产进度控制。是依据生产计划的要求,检查各种产品的投入出产的时间、数量以及配套性,以保证产品能准时出厂按期交货。它的三个工作步骤是:生产进度统计、进度差异分析、作业调整。二、重点问题1.作业排序与作业计划的关系作业排序是作业计划的基础。合理的作业排序,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按时交货的能力;充分利用设备能力,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减少在制品数量,提高资金周转率。2.流水作业的排序问题与单件车间的作业排序问题各有什么特点?(1)流水车间的排序问题,也叫flow-shop排序问题。它的特征是所有工件的加工路线一致(方向一致),如果所有工件的加工路线完全相同,则是一种同顺序的流水车间排列排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