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诊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休克是指由于心排量不足或周围血流分布异常引起周围组织的灌注量不足,不能维持生命需要的一种状态,通常都有低血压和少尿。休克按照发病的原因,休克可分为创伤性休克、出血性休克、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休克可由于低血容量、血管扩张、心源性(低心排量)、或上述因素综合引起。休克的基础损害是低血压所致的生命器官的组织灌注减少,于是氧气的传送或摄取不足,不能维持有氧代谢的需要,而转为无氧代谢,致使乳酸的产生和积聚增加。随着休克的持续,脏器功能出现障碍,随之以不可逆的细胞损害和死亡,引起休克的低血压程度不等。这常与原先存在的血管疾患相关.如年轻的相对健康者对中度低血压耐受良好,而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者,相同的血压可致以严重的脑,心或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为血管内容量(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如果增加心率仍不能代偿,可导致心排量降低。常见的原因为急性出血,见于损伤、消化性溃疡、食道静脉曲张或主动脉瘤破裂。出血可为显性(如呕吐或黑粪)、或隐性(如异位妊娠破裂)。低血容量性休克亦可由于体液(而非血液)的偿失增加,发展到低血容量常需数个小时,且可伴以血红蛋白(Hb)或红细胞压积(Hct)的增加(由于血液浓缩)。低血容量性休克可由于液体摄入不足,导致脱水,常伴以液体偿失的增加。通常是因为神经源性或体力不支,病人对口渴不能作出增加液体摄入的反应。在住院病人,如果循环不足的早期症状错误地被认为是心力衰竭的表现,而撤去补液或给予利尿剂可致低血容量。血管扩张性休克,是由于血管扩张所致的血管内容量相对不足,循环血容量正常,但心脏充盈不足。许多情况可致广泛的静脉或小动脉扩张:如严重的大脑损伤或出血(神经源性休克),肝功能衰竭或摄入某种药物或毒物,休克伴以细菌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性休克;可部分由于内毒素的血管扩张效应或其他化学媒介作用于周围血管,从而减少血管阻力.此外;有些急性心肌梗死和休克病人是由于对心排量减少的代偿性血管收缩不足所致。如果血管阻力减低,心排量不能相应增加则发生动脉血压降低。当血压低于体循环血压的临界点,生命器官的灌注将不足。继发于冠脉灌注不足的心肌功能不全或其他机制(如心肌抑制因子或其他毒性物质的释放)可使血管扩张所致的休克复杂化。心源性休克,除了血管内容量不足以外,心排量相对或绝对减少可导致休克。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可由于休克本身或所属疾病引起,神志可能尚保持清醒,但淡漠,意识模糊,瞌睡常见,手和足发冷、潮湿、皮肤常发绀和苍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在极端严重的病例,可出现大面积的网状青斑,除有心脏阻滞或出现终末心动过缓外,脉搏通常细速。有时,只有股或颈动脉可扪及搏动。可有呼吸增快和换气过度,当大脑灌注不足呼吸中枢衰竭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后者可能为终末表现,休克时用气囊袖带测得的血压常低下(收缩压<90mmHg)或不能测得,但从动脉插管直接测得的数值常较之明显为高。败血症性休克为一种血管扩张性休克(参见第156节)。病人常有发热,发热前伴有寒战、心排量增高伴以总周围阻力减低,可能还伴以通气过度和呼吸性碱中毒。因此早期症状可包括寒战、温度快速上升、皮肤暖而潮红、脉搏洪大、血压或落或起(高血流动力学综合征)。虽然心排量增高,但尿量减少,神志模糊,意识混乱可为先兆症状,早于低血压出现前24小时或更早。有些病人即使经血流动力学直接测定证实存在明显的心排量增加和血管阻力降低,但以上表现可不明显,在晚期可出现体温过低。其他原因的血管扩张性休克(如过敏性)可出现类似败血症性休克的表现。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常与休克并存或在休克时发生,不能忽略,低血容量后肺水肿通常是复苏期间滴注液体过量引起。它可与肺炎混淆,后者由于未被认识的脓毒病或由于暂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时胃内容物的吸入。在败血症性休克,肺水肿通常由于肺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的通透性增加使液体渗入肺部增多所致。该并发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很严重的,流体静力学的肺水肿常并发于心源性休克,因为肺毛细血管嵌入压(PCWP)明显增加。休克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及组织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病因失血与失液、烧伤、创伤(这三种都有血容量降低的特点)、感染、过敏、急性心力衰竭、强烈的神经刺激分类1、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2、按休克的起始环节分类(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1)低血容量性休克见于失血、失液或烧伤等,血容量减少导致静脉回流不足,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由于减压反射受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组织灌流量进一步减少。(2)血管源性休克休克时,由于组织长期缺血、缺氧、酸中毒和组胺及一氧化氮等活性物质的释放,造成血管张力低下,加上白细胞、血小板在微静脉端黏附,造成微循环血液瘀滞,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a、过敏性休克:属于1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与IgE及抗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会,引起组胺和缓激肽大量入血,造成微动脉扩张,微静脉收缩,微循环瘀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b、感染性休克:(常伴败血症)①高动力型休克:由于扩血管银子作用大于缩血管因子,引起高拍低阻的血流动力学特点。②低动力型休克。c、神经源性休克:由于麻醉或损伤和强烈的疼痛抑制交感神经缩血管功能,引起一过性的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此时微循环不一定明显减少,有人认为不属于真正的休克。(这句话不很明白,抄来的,有人可以请教吗?真正的休克本质上是微循环障碍,这种神经源性的休克只是引起一过性的血管扩张而血压降低,尚未导致微循环出问题-byyukimiao)(3)心源性休克:发病中心环节时心输出量迅速降低,血压可显著下降。(低动力型休克)①低排高阻型:是因为血压降低,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的冲动减少,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多,引起外周小动脉收缩,使血压能有一定程度的代偿。②低排低阻型:这类病例是由于心肌梗死面积大,心输出量显著降低,血液瘀滞在心室,使心事壁牵张感受器受牵拉,反射性地抑制交感中枢,使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减少,外周阻力降低,引起血压进一步减少。分期与发病机制1、缺血缺氧期(代偿期)(1)微循环的变化:①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前阻力增加为显著)。②真毛细血管网关闭。③微循环灌流减少(少灌少流)。④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微循环缺血缺氧更为明显(灌少于流)。(2)、微循环障碍的机制①儿茶酚胺增多:与休克有关的各种致病因素通过不同途径导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多。兴奋机制各不一:Ⅰ、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由于血压低,减压反射被抑制,引起心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使小血管收缩。Ⅱ、烧伤性休克:由于疼痛刺激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血管收缩往往比单纯失血为甚。Ⅲ、败血症:可能与内毒素有拟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关。休克时大量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既刺激α-受体,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明显痉挛,又刺激β-受体,引起大量动静脉短路开放,构成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通道,使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锐减。②血管紧张素Ⅱ增多。③血管加压素增多。④血铨素增多。⑤内皮素、心肌抑制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等缩血管物质。(3)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①自我输血: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容量血管中的肌性微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储血库收缩,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为心输出量的增加提供了保障。②自我输液: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③血液重新分布:由于不同脏器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因α受体密度低而无明显改变,其中冠状动脉可因β受体的作用而出现数丈反应,使心、脑血流增加。2、瘀血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1)微循环的变化:①毛细血管前阻力降低(后阻力降低不明显),血管运动现象减弱。②真毛细血管网开放。③微循环灌多于流(多灌少流)。④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黏附或聚集,使微循环瘀血缺氧加剧。(2)、微循环障碍的机制①乳酸增多:微循环持续的缺血缺氧,无氧酵解增强可使乳酸堆积。在酸性环境中,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耐受性较差,而微静脉对酸中毒耐受性较强而松弛不明显,故引起多灌少流。②组胺增多:可扩张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收缩毛细血管后阻力,加重微循环的瘀血状态。③激肽增多。④腺苷增多。⑤目前认为白细胞的附壁与嵌塞使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的重要因素。(3)休克期微循环失代偿的后果:①心输出量的降低。②动脉血压急剧下降。③心脑供血减少。3、休克晚期(不可逆转期)(1)微循环的变化①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均降低。②真毛细血管内血液瘀滞。③微循环麻痹(不灌不流)。④广泛的微血栓形成。(2)微循环障碍的机制:①血液高凝状态:由于微循环严重浴血,毛细血管内压及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使学江外渗而引起血粘滞度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这些变化在休克期(瘀血缺氧期)已发生,不过此期更为明显。②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严重酸中毒以及败血症休克时内毒素入血,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Ⅶ因子而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③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组织创伤可使大量Ⅲ因子入学(白细胞内亦含大量Ⅲ因子)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④血细胞受损:抢救休克时,若输血错误(50ml),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的红细胞素(主要是磷脂和ATP)可引起DIC。(还没很有体会,做个记号。)(3)微循环变化的后果:①出血。②多器官功能衰竭。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重要器官功能衰竭(1)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肾。①功能性肾功能衰竭:见于休克早期,主要与各种缩血管物质增多使肾血管收缩有关。因未发生肾小管坏死,肾血流一旦恢复,肾功能也容易逆转。②器质性肾功能衰竭:见于修客气,尤其使休克晚期,由于长时间缺血和毒素的作用可造成肾小管坏死,即使肾血流恢复,也较难在较短的实践内恢复肾功能。(2)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休克肺(ARDS之一)。发生机制:①肺泡-毛细血管上批通透性增高:由于休克致病因子的直接作用和多种细胞因子的间接作用,可使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通透性增高,引起渗出性肺水肿。②肺泡表面火星物质减少:缺血缺氧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受损,以致表面火星物质合成减少;同时肺泡腔的水肿液可加速表面活性物质的分解,结果是肺泡表面张力增高,肺顺应性降低引起肺不张。③肺内DIC:DIC造成肺微血管的机械阻塞以及来自微血栓的炎症介质对肺血管的收缩可导致死腔样通气。发生机制:①冠脉供血减少:休克时血压下降以及心率过快引起的心室舒张时限缩短,可使冠脉灌注减少。②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使心肌收缩性减弱。③心肌抑制因子抑制心肌收缩性。④心肌内DIC使心肌受损。⑤细菌毒素,尤其内毒素可直接损坏心肌。(4)脑功能障碍。休克早期脑供血未明显改变,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休克期因脑供血减少,患者出现神志淡漠;休克晚期可因DIC而导致昏迷或意识丧失。(5)胃肠道和肝功能障碍。①胃肠功能障碍:休克时胃肠因缺血、瘀血及DIC形成,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及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明显障碍;持续的缺血,不仅可致胃粘膜糜烂而发生应激性溃疡,还可因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和细菌的大量繁殖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②肝功能障碍:休克时肝脏缺血、瘀血可发生肝功能障碍,由于不能将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可加重酸中毒;尤其来自肠道的内毒素可直接损伤肝细胞,从而促进休克的发展。休克患者的监护休克(shock)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全身组织和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微循环淤滞、器官功能障碍和细胞功能及代谢异常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压[收缩压11.97kPa(90mmHg)]、脉压减小[2.66kPa(20mmHg)]、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皮肤湿冷、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