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健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应,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观)人体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辨正统一体,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关系。1.人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元素种类、数量一致。人体的各种元素组成与含量与地壳和海水中的分布丰度明显相关。2.人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人与环境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3.人对环境的适应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是生物种群中适应性最强的一类,所以,人类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繁殖起来,并迅速的占领了地球的各个角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霸主。人体通过生理生化调节与环境因素保持动态平衡。如居住在高原上的人血液红细胞数增多——对缺氧的适应。3.人类改造和利用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抵御不利因素向大自然索取,过度开放利用资源而破坏生态环境人类为了生存——向大自然索取,开发资源、创造财富——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环境问题/环境危机——危害人类健康什么是环境?其特性是什么?环境(environment)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环境法中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特性整体性:相对稳定的物质及能量流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区域性:环境要素具有相对的特殊性,即区域性变动性:人类可促进环境良性发展,也可导致环境的恶化环境的分类?第一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大多数对人类健康是必须的(清洁的空气、水、土壤、食物、适量的太阳辐射);部分有害: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某些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等,属第一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人类对其影响力很小。次生环境:由于人类活动(生产、生活、战争等)而改变了的自然环境;某些有利•植树造林、水利工程;许多不利:工业三废、生活三废、农药、医疗废物;战争对环境的破坏;第二环境问题:由人类导致的一些环境问题,比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等•地方病(endemicdisease)•地方病,也称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由于原生环境中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含量异常,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地方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常见地方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个别地区也可因摄入过量碘所致。主要表现是甲状腺增生和肥大。•地方性克汀病:胚胎发育期及出生后早期严重缺碘所致,主要表现为:矮小、痴呆、聋哑、神经系统症状等(聋、哑、傻、瘫、矮)。•克山病(KeshanDisease)•定义:原因未明的以心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地区性流行病。•发病原因:•缺硒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其他元素(Ca、Mg、K、Na等)•过低,和饮水、食物中离子总量低可能有关•克山病的流行特征•流行地区:•我国为主,国外仅见于朝鲜、日本;•绝大部分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南的缺硒地带;•与地质环境、气象等因素有关•人群分布:多见农村中的青年妇女和儿童•发病季节:东北地区急型患者发病多在寒冷的冬季,而西南地区则以炎热夏季为好发病的季节•发病症状表现:心肌坏死-主要为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以及脑、肺和肾等脏器的栓塞•预防措施:补充硒:硒酸钠、含硒食物(蘑菇、蛋类、猪肉、大蒜、花生、海产品、动物内脏等)•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以侵犯牙齿和骨骼为主的全身性慢性中毒,主要临床表现是氟斑牙和氟骨症。类型包括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对骨骼影响•适量的氟能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促进牙齿和骨骼钙化。氟对于神经传导和代谢酶系统有一定的作用。•过量的氟会破坏钙、磷代谢——氟骨症:早期可出现脊柱关节持续疼痛,进而关节活动障碍,肌肉萎缩,肢体麻木,僵直变形,甚至瘫痪。••饮水型地方性氟病的预防:•人工降氟:明矾法、三氯化铝法、过磷酸法等•改用低氟水源:打低氟深井,引用江、河、水库的地面水••生活燃煤型地方性氟病的预防:•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改进炉灶••饮茶型地方性氟病的预防:•不用或少用砖茶•根本措施:控制氟来源,减少氟摄入,促进氟排泄,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四)环境问题对健康的危害•1.急性中毒:大量环境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所导致的严重损害;•2.慢性危害:污染物低浓度、长期、反复对机体作用所产生的危害;•3.远期危害(1)致癌作用,(2)致突变作用,(3)致畸作用,(4)非特异性作用•4.间接效应•(1)煤烟型烟雾事件•时间:1952年12月5日—9日•地点:英国·伦敦•主要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结果:一周内多死亡4000人;45岁以上死亡数为平时3倍,1岁以内婴儿死亡数为平时1倍。•2.慢性危害•(1)水俣病•时间:20世纪50年代(1953-1956年)•地点:日本·熊本县水俣湾•主要污染物:氮肥厂工业废水中的甲基汞•污染途径:经食物链生物富积•主要危害:中枢神经系统(运动、感觉区及小脑)•结果:危害10000人,死亡超过1000人。•(2)痛痛病(“哎吆–哎吆”病、骨癌病)•时间:1955年至1972年•地点:日本·富市县神通川•主要污染物:选矿废水中的镉•污染途径:含镉废水灌溉农作物→“镉米”•主要危害:肾和骨骼•主要症状:全身疼痛、骨质疏松、四肢弯曲变形、多发性病理性骨折;肾功能异常•在日本明治初期,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神通川上游发现了铅锌矿,于是在那里建了一个铅锌矿厂。在铅锌矿石中还含有一种叫做镉的金属,化学符号是Cd。什么是健康?谈谈你自己对健康含义的认识?一、健康的概念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里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是“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里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世界卫生组织对“有计划的健康”做过如下定义:谁都不能保证自己将来不生病,关键在于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达到少生病、缓生病、不生病,即便存在疾病也可以有效的控制并加以康复。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认识世界!必须看到,环境在不断改变,要用新的思维、新的观念去认识它,适应它!力争延缓人类寿命,捍卫自己的生存权利,保护好生态环境!疾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伙伴,痊愈是人生不断的期盼.我们不必为过去出现过的各类古灵精怪的疾病和将来或许会出现的未知的怪病而悲观.人类的历史,事实上也就是一部摆脱病魔,自我救疗,对抗死神的历史.对于目前严峻的健康形势,惧怕是懦夫的表现,但无知的消极待毙更是愚蠢的表现。健康最简单的感觉描述感觉不到自己存在!身轻如叶,夜睡无梦,行如奔马!--地仙最重要的健康是心态。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态决定状态!任何治疗都是辅助性的,不论中西医!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影响健康的因素:生活方式,环境,生物遗传,卫生服务第二章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环境污染: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使某些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有害因素带入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壤和食物等环境中的现象。环境污染物: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1、生产性污染物(工业、农业)2、生活性污染物(粪便、垃圾等)3、放射性污染物(医用、核武器、核能工业等)环境污染的特征:1、影响范围大:地区多、人口广2、作用时间长:每天持续24小时(室内、室外)3、污染危害复杂:浓度低,但往往是多种毒物同时存在,联合作用于人体。(1)相加作用:两种污染物的毒性作用近似,作用于同一受体,而且其中一种污染物可按一定比例为另一种污染物所代替;(2)独立作用:联合污染物中每一污染物对机体作用的途径、方式和部位均有不同,各自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也互不相关,联合污染物的总效应不是各污染物的毒性相加,而仅是各污染物单独效应的累积。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一)环境致病因素1、概念:使人体发生病理变化(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的环境因素,或超越人体适应范围的异常环境因素,称为环境致病因素。2、分类:1.生物性因素,包括细菌、病菌和虫卵等。2.化学性因素,包括有毒气体、重金属、农药、化肥和其他化学品。3.物理性因素,包括噪声、放射性物质和电磁波辐射等。据分析,人类大部分肿瘤病同环境污染有关,而与环境化学因素有关的肿瘤至少要占90%左右。二)环境致病的阶段一般来说,当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后,人体对毒性的反应大致经历四个阶段:潜伏期:人体对毒物还有抵挡能力,没有表现出疾病的症状;前驱期:在环境污染持续影响下,人体耐受毒素的能力下降,成为没有“病症”的病人;显露期(临床症状明显期):环境污染再持续,出现了各种症状;危险期(或转归期):病症没有及时被发现和治疗,表现出毒性反应、发病、死亡等症状。(三)环境致病的特点由于环境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加上人体对毒物的忍受能力有个体差异,导致环境污染致病具有如下特点:隐蔽性,在短时间内对病症很难确定和治愈。如1953年年底,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一直到1956年5月,大面积发现这种怪病,才找到致病的原因;广泛性,即在一个污染区域内,谁都可能受到危害。如1952年12月5至8日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中,死亡了4000多人,在以后又相继死去8000多人;严峻性,如人体内中了汞、铅、镉等毒素后,有的终身受疾,骨骼变形,全身疼痛,有的则不治而死。环境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以环境污染中最常见的化学污染物而言,其在人体内的转归大致可概括如下:1.毒物的侵入和吸收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人体,也可经皮肤或其他途径侵入。2.毒物的分布和蓄积毒物经上述途径吸收后,由血液分布到人体各组织,不同的毒物在人体各组织的分布情况不同。毒物长期隐藏在组织内,其量又可逐渐积累,这种现象叫做蓄积。如铅蓄积在骨内。3.毒物的生物转化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分子量极小的毒物可以原形被排出外,绝大部分毒物都要经过某些酶的代谢(或转化)(生物转化作用),从而改变其毒性,增强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4.毒物的排泄各种毒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排出体外。排泄途径主要有肾脏、消化道和呼吸道。少量可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五、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简答题)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一)剂量环境污染物能否对人体产生危害及其危害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物进入人体的“剂量。(二)作用时间很多环境污染物具有蓄积性,只有在体内蓄积达到中毒阈值时,才会产生危害。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受摄入量、污染物的生物半衰期(即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度减低一半所需的时间)和作用时间三个因素影响。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毒物的蓄积量将加大。三)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环境污染物常常不是单一的,而是经常与其他物理、化学因素同时作用于人体的,因此,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和综合影响。如,锌能拮抗铅对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氢酶(ALA-D)的抑制作用,拮抗镉对肾小管的损害;而一氧化碳与硫化氢则可相互促进中毒的发展。(四)个体敏感性人的健康状况、生理状态、遗传因素等,均可影响人体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强度和性质。人体的健康状态、是否患有其他疾病等因素,对机体的反应也有直接影响,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的一周内比前一年同期多死亡的4000人中,80%是原来就患有心肺和支气管疾患的人。其他如不同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有的污染物在短期内通过空气、水、食物链等多种介质大量侵入人体,造成急性危害。有些污染物小剂量持续不断地侵入人体,经过相当长时间才显露出对人体的慢性危害或远期危害,甚至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