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新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突破能源瓶颈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发展,相关部委已推出或计划推出一系列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基于此,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对集聚国内外要素资源,实现杭州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对新能源产业的界定参照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及新型电池等。本规划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杭州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编制,并与《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0)》、《杭州市域城镇总体规划》、《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杭州市产-2-业发展导向目录》、《杭州市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09-2013)》等相衔接。规划期限为:2010-2015年,展望到2020年。一、发展背景和基础条件(一)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新能源广阔应用前景已经打开。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世界各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普遍战略选择。进入21世纪,市场和政府引导企业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技术实用性进展显著,最关键的是新能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即将突破新产业和新技术广泛应用的障碍。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晶体硅电池仍是市场主流,伴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生产成本的逐步降低,欧美国家应用量稳步增长。薄膜电池发展迅速,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市场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在Q3太阳能电池产能资料与趋势季报中指出,2009年度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将达3.58GW,产能增速将超过300%,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能的比重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在风电设备领域,大型化、变速运行、变浆距及无齿轮箱成为新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蓄势待发,锂电池作为当前最佳电池类型将受益高速增长;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无污染能源大规模利用在即。我国参与国际新能源产业竞争的态势相对有利。当前新能源产业还处于技术积累突破的阶段,相比于其他多数产业,我国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小;新技术、新装备的快速涌现,-3-特别是海外留学人员携技术归国创业,既有的竞争格局较易突破,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按照传统的看法,中国汽车工业尽管整体上较之欧美国家落后30年左右,但在动力电池、电传动等新能源领域差距不过5年左右。国家力推新能源产业有序发展。国家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定位于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的重要结合点和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切入点,正在制定发展规划;先后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风力发电上网电价、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和生物质能开发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众多省市把新能源产业列为战略性产业。江苏、上海等省市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扶持措施,浙江省于2009年5月11日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09〕55号),推动了国内新能源产业与应用的蓬勃发展。地区间产业要素资源的争夺也异常激烈,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在西北、东北、华北和南部沿海地区,风力发电主要集中在西北大部、华北北部、东北北部、青藏高原腹地和沿海地区,生物质发电则集中在人口稠密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省区。(二)杭州新能源产业现状1、现实基础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近年来,杭州市新能源产业“从-4-无到有”,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据企业调查统计,目前杭州市有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企业140余家,以太阳能光伏为主,同时涉及风电、新型电池、潮汐能及核能等多个领域,2009年新能源产业销售产值约100亿元,其中太阳能光伏产业约35亿元,风电设备产业约30亿元,新型电池产业约18亿元。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延伸。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已形成了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为核心产品,包括多晶硅提纯、硅棒制造、切片抛光、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生产、太阳能薄膜电池研究与生产、光伏发电系统与应用、相关专业配套设备(材料)制造等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风电设备零部件种类齐全,包括塔杆、塔座、机舱、扭力板、刹车盘、轴承座、齿轮箱、法兰、风叶、轮毂、调速电机等,以整机为核心形成了一定的风能产业链。涌现一批骨干企业。通过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海外优秀研发团队创业和引进国内大集团合作,已在多个领域培育出一批骨干企业。太阳能光伏领域有正泰太阳能、舒奇蒙光伏、万向太阳能、浙大桑尼能源等,风电领域有运达风力、东方电气(杭州)公司、天马轴承、前进齿轮等,在新型电池领域有万向集团,在生物质能发电领域有杭锅集团等一批在各自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已初步形成一定实力的产业创新能力。杭州拥有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万向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批涉及新能源开发的科研院所和人才基地;引进东方电气等国-5-内相关领域一流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在太阳能薄膜电池方面从海外引进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团队,以及创建的龙焱能源、太能硅业、上方能源、喜瑞能源、嘉远格隆等企业,极大增强了杭州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实力,为我市新能源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了条件。已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块。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主要集中在萧山区、高新区(滨江)、杭州经济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风电设备主要集中在萧山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和桐庐县,新型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在萧山区和西湖区,生物质能、潮汐能、核能设备主要集中在萧山区和桐庐县。2、优势条件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市委、市政府已确定把新能源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来抓,高度重视引进海外研发团队和高水平投资项目,引导创建新能源产业基金,积极推行“阳光屋顶示范工程”,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扶持政策,加强政策资源整合,加大扶持力度。投资创业和人居环境优越。杭州是“东方休闲之都”、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素有“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目前杭州市正在实践“和谐创业”,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支持企业自主创新“1+10”配套政策等系列措施,在财税、创新平台、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省会城市服务功能比较完善。杭州是浙江省经济、文化-6-和科教中心,也是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技术转让、教育培训、贷款担保、融资中介、市场营销和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育比较充分,2008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超过11000亿元,有66家上市公司,登记备案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8家(实到注册资本金17.89亿元),具有大规模资本运作的载体,能够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中介服务。民营企业活力充沛。杭州通过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2008年,杭州市民营企业的数量、实收资本和营业收入等各项指标已居全省第一,有73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民企500强,连续6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部分已经完成了资本、人才、管理和经验积累的民营企业正在谋求新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与海外研发团队的合作,将为杭州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市场空间比较广阔。杭州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地方政府和居民收入较高,具有较大范围应用新能源产品的消费能力。这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吸引众多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在此竞相投资。3、制约因素杭州新能源产业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总体上起步较晚,缺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与国内先进地区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企业核-7-心竞争力总体上还不突出。我市新能源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不少企业是近两年从传统行业转型而来,多数在经营管理、资本运作、技术开发等方面相对欠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与国内外优势企业抗衡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产业链发展不均衡。多数企业主要从事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加工业务,分布在产业价值链高端的企业较少,对整个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有限。三是高端人才还很缺乏。除了少数海外归国人才外,由于高校科研机构相对缺乏,造成能解决科研和生产实际问题的中高级科技人才十分匮乏,由此导致的创新能力欠缺已经成为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围绕打造低碳城市目标,形成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以特色化、规模化、国际化为方向,以良好的创新体系和优越的投资环境为支撑,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体制和民资充裕优势,以开放集聚资源要素为途径,创新创业孵化为重点,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依托骨干项目带动作用,以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新型电池等产业为核心,积极开拓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高附加值产品,构建集总部基地、研发、试验、信息、制造、销售总部、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附加值新能源产业链,把杭州建设成为国内有重要地位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杭州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先导-8-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二)基本方针——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要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相结合,强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力,在资金、土地以及应用等方面给予相应扶持,整合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产业健康发展。——坚持集聚开发,后发先至。把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引导企业向优势区块集聚,合理规划布局关联项目。强化集聚区块研发、培训、融资等服务功能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统筹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内部功能分区,实现“生产与生态平衡,发展与环境和谐”,推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坚持开放引进,创新突破。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大力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成长优势的研究成果加快产业化推进步伐,构筑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体系。大力引进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合资合作、配套协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加速外地资本本地化进程,增强对本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坚持项目带动,重点跨越。发挥杭州比较优势,集-9-中有限资源,聚焦有限优势领域,重点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以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带动新能源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坚持以大项目统揽新能源产业优势领域跨越式发展,着力推动本地优势企业与国内外大集团合作,引进海外优秀研发团队产业化项目。——坚持示范应用,协同推进。结合低碳城市建设,制造与应用互动,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一批新能源应用示范项目,逐步培育从装置成套供应、工程设计到建筑施工的系统能力,扩大新能源产品在城市公用设施和居民生活中的应用。(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发展具备相当规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产业技术支撑平台与产业配套体系,空间布局显著优化,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产业整体规模快速增长。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产业力争实现销售产值1000亿元。其中太阳能光伏产业实现销售产值约400亿元,形成2000兆瓦左右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风电设备实现销售产值约300亿元,形成300万千瓦整机制造能力;新型电池实现销售产值约150亿元;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发电设备等领域发展迅速,总量显著提高。-10-——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骨干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力争达到5%,建成若干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家;在太阳能薄膜电池、太阳能电池关键制造装备、大功率风电设备、新型动力锂电池等领域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拥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