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001-06-28一、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的现状分析1995年,我国注册登记的企业集团达2万多家,在企业集团发展中,规模化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1991年,国务院曾批转了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和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关于选择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的请示》,确定了首批55家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1997年,国务院又批转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关于深化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并对120家国家级企业集团进行了试点,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试点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有关部门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规模化企业集团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如对运作规范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国家计划中实行了单列;批准建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建立母子公司体制,以及对部分企业集团进行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试点,集团的投资权限有所扩大;还有一批企业集团获得了外事审批权和自营产品进出口权,以及少部分企业集团实行由集团公司统一纳税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对推动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落实企业自主权,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强化集团功能建设,以及规范政府对企业集团的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试点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运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标志着我国企业集团已走向发展规模经济的轨道。我国企业集团在发展规模经济中呈现出一些特点,主要包括:(1)发挥政府的行政力量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并逐渐转向市场机制发挥主导推动作用。在体制转轨的初期,企业集团规模扩张以行政划转为主要形式,并往往局限于条条或块块的范围,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而市场机制对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起着主导的调节作用。主要标志是:竞争机制发挥着推动企业集团扩大规模的杠杆作用:企业集团规模扩张又是以企业的自愿和市场的需求为前提,通过优势企业集团对劣势企业的兼并、收购、控股、参股等途径来进行。而这时政府的作用只是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诸如制定产业政策,制定竞争规则,防止企业集团达到规模经济而形成垄断,以免窒息经济运行的活力。(2)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实现由纵向到横向的转变。由于我国企业长期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状况,经济规模狭小,组建集团的初期,应当较多地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名优产品为龙头,带动同行业及相关的企业发展经营范围较单一的企业集团,进而实现规模扩张,发展规模经济。现在更多的企业集团由纵向向模向发展,由过去专一的企业集团发展到规模庞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形成了多天性的规模经济。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在规模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一)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各级政府普遍重视抓大型企业集团,这是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的重要组织保证。实施集团的规模化发展战略,有利于培育起一大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并有能力与国外大公司、大集团相抗衡,确保国家产业安全。如1998年组建了石油、石化、宝钢3个特大型集团公司。这3家大型集团公司在组织领导体制方面,由国家经贸委负责,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会计师职务由国务院管理。国务院还向集团公司及有关成员企业派出稽家特派员,对其资本运营和盈亏状况实施监督。同时,地方政府也普遍重视抓少数大型企业集团,推动其发展规模经济。(二)从发展战略高度实行统筹规划。明确重点,以推动企业集团上规模,上档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许多地方、部门重视对企业集团的统筹规划及明确发展重点,避免企业集团的盲目发展,以推动企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形成独具的竞争优势。如上海市发展企业集团,做到统筹规划,将14个工业局改组为7个控股公司,形成了少数几家大企业集团。山东省在1996年底已形成1600多家企业集团,但全省统筹考虑,最终还是确定着重抓8家省级大型企业集团,并根据需求变化的特点不断进行调整。在每一个行业抓住了少数具有规模经济的大型企业集团,就抓住了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也就抓住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就有能力应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三)理顺集团产权关系,建立和完善母子公司体制,为发展规模经济型企业集团创造了体制条件。我国许多企业集团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理顺产权关系,推进公司制改造。构建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如在国家120家试点企业集团中,建立母子公司体制框架的有92%家,占其总数的76.7%,从而在集团内部集团公司(核心企业)与全资企业、控股企业之间形成了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以及建立起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中集团公司是战略规则、资本运营、技术创新等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中心;全资企业、控股企业是在集团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指导下的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全资企业、控股企业的下属生产单位是成本中心。随着改革的深化,许多集团公司改造成为国有独资公司,有的开始改组成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也有部分集团公司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全资企业、控股企业逐渐改建为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成分公司。母公司将生产经营功能向子公司转移,调动了子公司的积极性,同时又有利于母公司集中精力加强经营管理,发挥塑体规划、投资决策、财务控制、协调分配关系和重要人事管理的功能。(四)制定政策扶持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是推动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保证。国家为减轻企业集团负担,由国家计委会同财政部已将第一批试点企业集团的140亿元“拨改贷”资金本息金额转为国家资本金。从1995-1997年,国家计划中安排试点企业集团的变本建设资金2000亿元(其中含有开发银行软贷款、银行贷款额度和利用外资),体现了国家金融政策对试点企业集团的倾斜。国家开发银行还实行对口对集团公司提供软贷款,对过强集团公司投资功能,理顺集团母子公司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面临的问题(一)认识不到位,或有偏颇,是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的思想障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我国各地都形成了多形式、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结构的企业集团,但有些主管部门乃至企业集团的管理者,对企业集团能盈利就知足,而对企业集团走向规模化,乃至培育成国家级、世界级的市场竞争主体缺乏足够的认识。由此导致各地抓企业集团仍存在着一个数量偏多的问题,优的不强,强的不犹。(2)对企业集团合理规模的科学界定缺乏研究,如有的地方认为企业集团资产应在1亿元以上,销售收入在20亿元以上;也有的地方认为在规模上不应追求大。对集团规模经济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解,容易导致不是集团规模过小,就是规模过大,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二)企业集团组织形式不规模,未形成母子公司体制,制约着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当前许多企业集团仍然停留在生产经营的联合上,往往以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合作或供产销一条龙等作为企业集团内部联系的纽带。实际上这是一种松散的联合,一旦某些环节出现磨擦或矛盾很容易引发连带效应。与此同时,这种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助长集团成员的懒惰思想,会过多地依赖集团其他企业来销售中间产品,以及产生有利则联,无利则散的经营观念。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缺乏约束和激励机制所致。企业集团的规模越大,这种无资本联结纽带,缺乏约束和激励机制的企业集团就越难以维系。目前也有许多企业集团的建立虽然也由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来组建,但集团内部仍未形成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紧密层企业较少,或根本天紧密层企业,亦即没有真正建立起以资产为联结纽带的核心层、紧密层和半紧密层等多层次的集团组织体制。缺乏母子公司体制,企业集团就难以向大型化、规模经济的方向发展。(三)过分强调企业集团的多角经营,轻视发展规模化的专业型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发展多角经营是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它具有规进经营风险的作用。但多角经营应是有条件的,当企业集团经营规模较大,市场覆盖率较高,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那么有雄厚经济实力,以及具有开拓其他行业的技术、管理能力等,进行多角经营也是可行的。但就目前我国企业及企业集团的状况看,不宜过早或无限度地发展多角经营。这可以从企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状况得以印证。近几年来,我国企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以汽车工业为例,世界10个最大汽车公司集中了全世界产量的80%,美国产量最大的3家公司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汽车产量,而我国居前3位的汽车产量所占比重还不足50%。目前世界汽车生产企业的年批量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整车为40万辆。而中国目前的整车厂达120多家,超过了美、欧、回厂家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但1995年产量超过10万辆汽车的企业只有5家,这5家汽车制造企业生产集中度为57.3%;即使目前最大的三家汽车企业集团一汽、东风、上汽,其各自的年产量都不足20万辆,集中度仍然没有提高。我国的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化工业、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等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莫不如此。行业集中度低,表明企业集团规模不大,甚至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促使企业集团在生产方面上规模,提高集中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而去搞多角经营,分散投资,就难免使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都确立不起优势。尤其是企业进入所不熟悉的行业搞多元化经营,由于缺乏竞争优势反而会加大风险,甚至还会把原有的优势丢掉,降低市场竞争力。(四)核心企业规模有限,投资功能不强,制约着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企业的经济实力。核心企业规模过小,尤其缺乏投资功能,就难以带动其他层次集团成员的发展。一核心企业一般承担管理、规划及关键产品的生产,若关键产品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不会,整个产品生产就难以上规模;同时,核心企业无力投资,特别是不能向紧密层或半紧密层投资,难以实行控股或参股,就不能有效地法制这些企业按照核心企业的规划发展规模经济。以汽车为例,目前开发一款新型汽车的费用至少为1.5亿美元,而由于我国汽车集团核心企业的实力不强,导致几乎没有一家汽车集团核心企业能够单独负担起开发新车的费用。很显然,核心企业无力扩大投资,影响着整个集团规模的扩张;同时企业集团缺乏规模优势,又直接影响开发创新能力的提高。(五)现行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阻碍着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由于企业隶属于不同的地区或部门,因而牵扯到人员管理、税收渠道、地方财政收人、主管部门管理费的提取、利润分成等诸多利益关系的调整,导致各种关系难以协调。本来适宜于组建更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却搞不起来,各地或企业之间各行其是,存在着同行业或同类型企业集团的过度繁衍,导致企业集团之间的过度竞争,谁都难以实现低成本扩张的局面,很难有效地发挥规模经济。企业集团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要求集团自身尤其是集团公司具有建立在新机制基础之上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规范的体制条件。综观我国现阶段的改革现状,这两个方面的体制条件都不够完备。当然,“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在发展规模经济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在性质和程度上是不同的。一些包袱较重的老企业面临的问题往往是活力不足或缺乏发展后劲;一些转机建制较好、资产质量较高的企业力求发展,但更多地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制约或摩擦。体制条件不完备和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陷入矛盾和冲突之中,这是我国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三、推动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的对策(一)树立正确的企业集团规模经济发展现。不能树立正确的企业集团规模经济发展观,就不可能推动企业集团规模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企业集团达不到合理规模。就难以产生以n倍的技人获取大于n倍的产出,就不会产生规模效益。企业集团规模过小,难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产品就不会形成价格竞争优势。要实现不断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的目标,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靠追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使批量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使单位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亦即形成规模经济,才能最终确立产品的价格优势。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技术垄断周期日趋缩短,从而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