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新媒体的变革走向新新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移动传播大数据技术媒介融合一、社会化媒体的影响门户网站已是传统媒体(一)社会化媒体的含义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社会化媒体的基础是社交——社交带来人们关系的聚合高度聚合的关系是一种生产力——带来内容的生产与传播社会化媒体的用户为主角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最大特点在于把人和人紧密连接在一起,关系网成为传播网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不仅使人人拥有“麦克风”,还使人人都拥有“引爆器”微信能否对微博构成威胁?(二)社会化媒体影响下的新闻传播格局自媒体对专业媒体报道活动的直接影响自媒体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使之达及以往专业媒体不能达及的社会各个角落自媒体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补充与平衡用户的全程、多点直播增强了受众在新闻中的“卷入程度”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的“把关人”地位自媒体对传媒业的长远影响自媒体所涉及的事件、话题、新闻素材等,可以成为某种参照系,受众可以以此为参照对专业媒体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客观性、全面性等进行评判。社会化媒体的议程正在影响着专业媒体的议程。自媒体活动的影响积淀下来,会变成公众的某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虽然不会完全决定专业媒体的报道活动,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媒体的价值取向与判断。公民新闻推动的专业媒体发展方向专业媒体作为一种标杆,成为公民新闻的参照座标专业媒体成为公民新闻的组织者与协调者、重构者(三)社会化媒体对传播模式的影响1.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Web网站为核心的“大众门户”传播模式第二个阶段:以搜索引擎为基础的“定向索取”传播模式第三个阶段:以社会关系为传播渠道的“个人门户”传播模式大众门户时代的传播模式特点其一,网站与网民(传播者与受众)的地位是天然不平等的,网站是传播的中心,网站对于传播的控制权力是强大的,另一方面,控制网站,就可以对传播进行控制。其二,网站的信息是单级传播的,即从网站直接流向网民,不需要其他中介渠道。其三,面对成千上万甚至数以亿计的网民,网站只能提供无差异的信息供给。其四,网站内容的传播效果,只能以受众规模来进行粗略衡量,而无法对信息的准确落点进行统计和分析,也很难对受众的信息阅读深度进行判断。网站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用户规模的竞争。庙堂式的、居高临下的、神圣的大众门户个人门户时代的传播模式特点其一,在这种模式中,每一个用户(节点)都是一个传播中心。用户数量的增长,也就意味着对传播控制的难度的增加。其二,在这种模式中,信息是沿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流动。关系渠道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信息的流动广度。传播者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向对用户“关系”的争夺。其三,这样的传播模式,使得每一个信息的落点以及流动的路径直接可感,受众的信息阅读的深度、信息引发的意见等,也更容易观测。其四,尽管这样的传播是多层级的,信息需要经过多次传播才能不断扩大传播效果,但是,四通八达的人际网络,很容易推动“裂变式”传播的形成。其五,在这样的传播网络中,每一次信息传播的过程,都可能出现信息的变形,因此,信息传播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复制过程,而是信息的不断再生产过程。其六,经由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更好地实现了信息消费的个性化“江湖式”的、平等的、开放的在“个人门户”时代,人们的社会关系(用社会学的概念来说,便是“社会网络”)在整个传播中开始扮演更为基础性的角色。在后一种模式中,信息是沿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流动。也就是说,人际传播网络成为了大众传播的“基础设施”个人门户被网民普遍采用,主要得益于SNS、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应用,但也和其他技术相关2.信息发布技术的变化对个人门户的支持从信息发布技术方面看,影响这一趋势形成的技术包括:RSS、Widget、APP等它们的作用是实现信息在来源平台之外的重新聚合RSS技术RSS是“RichSite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或“ReallySimpleSyndication”(真正简单的聚合)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中文多称为“简单信息聚合”。RSS的应用分为两端,一方面信息的供应方用RSS信息源(或称种子——RSSFEED)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以RSS技术整合的信息,另一方面用户利用RSS阅读器来读取这些内容。RSS的三种界面RSS阅读器GoogleReader、抓虾等(传统门户与RSS的折衷)Zaker等(杂志化界面,把内容聚合与关系聚合连接起来)Widget是一种可供自己制作和自由下载的工具集合,它包含了娱乐、工作、学习等多种实用功能。Widget可以在电脑桌面上单独执行,网民无需通过浏览器便连接到网络。通过这些小型应用软件,用户可把各类网上信息放到桌面上。Widget更为重要之处还体现在:用户可把从某个网站上搜集的数据置入另一个网页中。桌面WidgetWebWidget移动WidgetGoogle个性化门户中使用了WidgetWidget意味着用户对网络内容与服务的重组APP(应用)国内较多地称为客户端连线杂志主编安德森的文章TheWebIsDead.LongLivetheInternet“应用”(APP)的意义“应用”模式简化了获取信息的路径“应用”强化了专业化服务“应用”以开放的方式促进了“长尾”需求的满足“应用”有助于固化受众的习惯“应用”推动了新媒体的收费模式的普及(四)社会化媒体的三种传播机制社会网络话语权力中心(意见领袖)自组织1.社会网络:社会化媒体的底层结构裂变式传播病毒式传播其基础是社会网络(在网络中主要指人际关系网络)从六度分隔到四度分隔社会网络的过滤机制,实现了公共信息的凸显与个性化的满足2.话语权力中心:社会化媒体传播中的关键节点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有两种话语权力中心,一种是能保持稳定的个人传播能量的用户,一种是由于某些特定的情境或因素形成的偶然性权力中心。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意见领袖,而后者则可以看作临时性“热节点”。5051意见领袖的“权力”机制,完成了社会化媒体议程的民间设置3.自组织:社会化媒体协同工作的基础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遗传、变异和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下,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断地自我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其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的过程。凯文·凯利《失控》:群氓的智慧“自组织”的协同机制,是社会化媒体自我修正与进化的基础但自组织并非在所有时候都能起作用(五)社会化媒体与网络社会在社会化媒体等技术推动下,网络媒体正在向着网络社会的方向发展二、移动传播的影响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预测,五年内,地球人口总数将达到76亿,而这76亿人将会使用103亿部连接到互联网的移动设备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几种模式2G手机3G手机3G上网卡+电脑终端模式3G上网卡+电子阅读器WIFI+电脑终端模式WIFI+电子阅读器WIFI+游戏终端(PSP)……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网络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一)移动终端的发展手机开启移动数字传播时代手机成为“人的延伸”手机的发展趋势——移动社区与LBS、移动搜索、移动支付、移动商务……IPAD等平板电脑——移动传播的小康时代(更好的感官享受)2011年皮尤研究中心与经济学人集团合作进行的调查显示11%的美国成年人拥有平板电脑,其中大部分是苹果iPad/iPad2。77%的平板拥有者每天都使用平板电脑54%的平板拥有者使用平板电脑收发E-Mail53%的平板拥有者每天使用平板电脑看新闻,30%的人比使用平板之前看新闻的时间更多,15%的人为新闻付费39%的平板拥有者每天使用平板来登录社交网络,56%的人至少每周登录一次社交网络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美国传媒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的美国成年人拥有平板电脑《经济学人》认为,平板电脑带来了“往后靠”的阅读模式和“可读完”的信息消费——深度阅读的可能默多克的“TheDaily”为什么失败?电子书——电子化文本阅读体验的提升(采用电子墨水技术、越来越接近纸)电子书是否会取代纸质书?2011年4月开始,亚马逊售出的电子书数量已经超过了纸质书籍——销售记录显示,亚马逊每售出100本纸质书,Kindle电子读物就能售出105本。亚马逊2012年Q4季报中称,电子书将是亚马逊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业务,也是目前增长最快速的——2012年增长约70%。相比下,实体书销售在2012年12月经历了过去17年历史上最低谷,同比增长仅5%Amazon与作者直接签约,对既有产业模式形成冲击皮尤于2012底发布数据,美国16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在过去12个月(2011年12月~2012年11月)中读过至少一本纸质书的比例从72%降至67%,而读过至少一本电子书的比例从16%增至23%。另外,在美国16岁及以上人群中,有三分之一拥有电子阅读器或平板电脑(或同时有)谷歌推向市场的“谷歌眼镜”新的终端也意味着人机交互的人性化触摸屏技术语音交互技术:Siri体感交互技术:Kinect视线交互技术:眼动技术(Tobbi为Windows8发布眼控技术“Gaze”)新的终端预示着“后PC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接收终端还会不断丰富,它们与人的融合日益紧密,也能更自然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遍在的传播。未来的终端将有什么?(二)移动互联网的新传播特点1.从黄金时段到碎片时间: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时间观时间碎片化打破的惯性与共性2012年11月CNNIC发布的《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日常休闲时候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最高,为85.6%,睡前上网的比例则高达69.7%,排在上网时段的第二位。其他手机上网的时间或情境分别为:等车时间(48.3%)、工作学习时间(45.8%)、在图书馆或咖啡厅时(40.9%)、排队时(40%)、上卫生间时(39.3%)时间碎片化影响的泛化时间的碎片化,不仅是人们的媒介使用模式,也可能泛化为人们普遍的行为模式2.从“广播”到LBS: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空间观信息消费空间:从“大空间”向“微空间”的演变LBS使市场细分中的“地理变量”即空间有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空间的流动性,一是空间的精准化新闻生产空间:从“媒体空间”向“现场空间”的迁移移动终端使得出自新闻现场的即时的新闻生产变得更为普遍,空间的转移更多地意味着新闻生产时间的高浓缩,以及新闻产品中更多的原生态。这对于媒体的生产手段、流程以及媒体人的素质是一种挑战。更值得关注的是,来自现场空间的新闻生产,并非都是出自专业媒体。更多的时候,新闻的直播,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现场目击者等普通人带来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同一化趋势LBS等技术也使得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这两个过去被认为是彼此分割的空间,越来越趋向统一“缺席的在场、“在场的缺席”更为普遍,这都意味着,人在两种空间里穿越或对两种空间的控制能力,因移动互联网而增强三、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一)大数据时代的含义今天的时代,已经被称为“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Data)这一概念,首先是指信息或数据量的巨大。数据的单位,已经从G和T发展到P、E、Z等为计量单位。有资料称,2011年全球的数据量达到1.8Z。全球每天生成的数据已达2.5E字节1K=1024Byte,1M=1024K,1G=1024M,1T=1024G,1P=1024T,1E=1024P,1Z=1024E,1Y=1024Z。大数据的特点业界通常会将其归纳为四个“V”,即多样性(Variety)、体量(Vol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