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1页共11页人大经济学院讲解危机后的政治经济学(1)陈: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二十三讲现在开始!今天的主讲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捷教授,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危机后的政治经济学》。我们大家都知道,2007年8月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次贷危机,接着迅速波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到2008年的9月,这个危机蔓延到美国的金融业,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面对着这场战后以来最严重的危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在欧洲,《资本论》的销量直线上升,从法国的总统萨科奇,德国的财长斯泰恩布吕克,下到大大小小的一些银行家、企业家,都希望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里面获得解救这次危机的药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能否回答现实问题,能否解答危机的爆发和新自由主义的失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如何解释这个市场和制度创新的联系,如何理解国家与经济的关系,如何处理政治经济学和当代生态主义的联系,如何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我们今天请来了孟捷教授来给我们解答这一连串的问题。孟捷教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孟氧和陈岱孙的弟子,他在复旦大学读本科的时候他读的是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并且是读锡克、弗兰尼茨基、卡德尔等等这些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大师的著作,从这里他开始走向马克思主义。在人大,他师从孟氧教授,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非常扎实的考据,在北大他师从陈岱孙,认真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与古典经济学的关系,完成了经济学说史的学术训练。此后,他到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在这里他开始打通新熊彼特技术创新经济学和曼特尔的长波理论。在日本京都大学,他进一步探索了演化经济学,他为自己身上的学术造诣落尽了他的三千青丝。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他一脑袋智慧的光芒,透过搁在鼻梁上无边的眼镜,你还可以看到他谦聪自幕的眼神。据说孟捷教授讲课的时候声音浑厚,语气中和,举手投足之间沉着冷静,而且温润如玉。那么,我们现在就来感受一下孟教授的风姿、风华和风采,有请孟教授!(2)孟捷:感谢论坛对我的这次邀请,也很感谢刚才陈先生对我的介绍。今天这个题目,最初我报的时候对这个论坛还不是太了解,后来经过沟通以及在网上看了这个论坛,我觉得这个论坛在国内是搞得很好的一个,应该是独步全国的一个论坛,办得非常有声色,对学术和公众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我有一点忐忑,因为我谈的是危机以后的政治经济学,所以我也不知道大家对政治经济学有什么样的理解。改革开放以后,“政治经济学”是一个非常有歧义的一个词,大家对这个词什么样的认识都有。从我来理解,政治经济学你可以说它是理论经济学的代名词。当然,在现实当中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很多,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危机之后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谈在经济危机之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觉来看政治经济学,对它提出问题,它有哪些挑战,它经历了哪些变化。这次危机,我们说对政治经济学提出了一个挑战,这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有很多故事,大家有可能在网上也看到了,比较好玩的一个故事就是说英国女王在危机以后到伦敦经济学院去访问,问他们的一个教授,说这么大的危机,为什么没有人预见到这么严重的一个危机呢?后来经济学院的两位教授就作为代表就给女王起草了一封信,这个信里就承认政治经济学在这方面有什么缺点,有问题。一些教授在信里还讲,说这个问题还出在英国的经济学教育的问题,这个教育的特点就是过多的追求数学上审美,追求数学的形式主义,忘记了理论和现实的关系。这方面有很多讽刺经济学的笑话,我最近又听说了一个,说有一个人坐一个热气球,飘着飘着就失去了方向,然后就让这个热气球下沉到地面,然后他就问路边的一个人说我在什么位置,地面的这个人就回答,说你在一个热气球的下方。这个坐热气球的人就说,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2页共11页你肯定是一个经济学家,为什么呢?因为你描述很精确,但是一点用都没有。我们通常讲西方经济学,但是更准确的讲是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特别是在冷战以后的30年,在全球都是一个扩张的趋势,我们说冷战以后资本主义在全球全面凯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借助这个插上翅膀也传遍了全球。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缺失,不光是经济学家有体会,比如说有一个演化经济学家他也到中国来,我一会儿会讲到演化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不一样,演化经济学是80年代以后产生的,我们叫它是理论经济学的范式,新古典经济学是一种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种范式,演化经济学也有一个范式。所以,在整个理论经济学的版图当中有3-4种理论范式,这是3-4种最基本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在西方是一支独大,演化经济学家在危机以后给我们群发邮件,他搞了一个基金会,呼吁大家为这个基金会捐一个英镑和一个美元。这个基金会干什么呢?致力于经济学的变革。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这次经济危机之后西方经济学能不能有一个转变,摆脱对数学形式的依赖,对现实更关注。这种矛盾也不是这次危机之后才暴露,危机之前也就有。在20世纪初期,在法国学生就爆发了一个运动,大家知道法国的学生很厉害,在60年代中国人搞文化大革命,法国学生也是上街游行。大学经济系的学生反抗,说教授教给我们的经济学我们不满意,这种经济学脱离实际,然后还给它起的这个新的名字,这个词不太好翻译。这个词的含义是指这个人心理上是闭锁的,就是我们说的宅男,从来不出去,不跟人交流的。这个运动闹得很大,后来这个法国的部长也来接见,美国的一个老学者80岁了,坐飞机从美国飞到巴黎跟学生见面,呼吁学生造反。但是,后来的造反运动没有结果,学生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但是成立了一个运动,叫“经济学改革运动”,国内已经有学者把这个书翻译过来了,叫《经济学改革运动100天》。这里我还想谈一下诺贝尔奖得克鲁格曼,危机以前有很多非古典经济学家反对新古典经济学,或者有很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反对新古典经济学,如果诺贝尔奖得主他也反对新古典经济学这个就比较特别。我们今天有两个非常主要的诺贝尔奖得主,一个叫斯蒂格利茨,一个叫克鲁格曼。克鲁格曼今年6月份在伦敦有一个演讲,这个演讲的措词很激烈,他说最近30年以来的宏观经济,他说说的好听一点,最近这30年宏观经济学是没用的,说得难听一点,这30年的经济学是有害的,这个措词是很激烈的。看到这个演讲以后,我的一个学生到我的办公室跟我讲,他们说他们现在学的宏观经济学就是最近这30年的宏观经济学。中国大学最近这几年有一个典型的倾向,所有的大学把政治经济学的课排得很少,西方经济学的课学得越来越多,他们要学西方经济学原理,然后要学中级西方经济学,还分两门课,分别叫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上完的以后还要上高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这个学生跟我讲,他说我们学了这么多全部都学了一些废物。克鲁格曼话音刚落,英国有一个杂志叫《经济学人》就开始做这个题目,就找了过去30年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谁呢?美国大学的教授叫卢卡斯,就请他了写一篇文章。他也很会写,他就在经济学刊上写了一篇大作,为他自己辩护。北京大学有一个学者,也是一个留美的海归,叫陈平,他看了这个文章以后马上投诉经济学家,对卢卡斯和克鲁格曼进行批驳。当然,陈平教授也是国内很难得的一个教授,因为他是海归当中能够很自觉的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但是,陈平教授很寂寞,有一次开会陈平教授说,他回来以后对北大的学生很失望,因为他们只对新古典经济学感兴趣,但是那些东西全部是错的。他以前是搞物理的,他发现很多诺贝尔奖得主得出的一些观点当中的数学是有问题的,数学是错误的,但是后来没有人去大声疾呼的说,他就算了。除了经济学家以外我们说政治家,一些政治家在危机以后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的体验也很深刻,我就想介绍澳大利亚的总理陆克文,他在今年2月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得很好,里面有一个提法,他在这个文章里面公开抨击自由主义是造成此次危机的元凶,提出“要将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3页共11页国家的重要性以及社会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发展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全面的理论框架”这样一个命题。认为新自由主义是造成这次危机的元凶,不能说这个观点是一个没有争议的观点,实际上是有争议的。在08年爆发危机的时候,当时我们在西安开了一个会,当时在西北大学,我做了一个发言,我代表会议组织的秘书处做了一个概括,其中我谈到我们年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说我们从成立一开始我们对新自由主义就持坚决的批判态度。我发言以后,当地有一个经济学界的前辈,很活跃的一些经济学家的老师,他对我的观点就提出了反对,他不承认有新自由主义,他说没有新自由主义。如果没有新自由主义,我们的批判就成了无的放矢。当然,他的意图很明显,他不承认实际上就是回避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在理论上的争议是很大的。当然,我们说有新自由主义,并非说新自由主义经济主导了中国30年的经济的改革,我们不是说明这个观点,但是我们觉得,新自由主义并没有主导中国30年的经济改革,但是中国在改革的某些领域受到新自由主义的严重影响,所以说局部的改革政策是被新自由主义主导的。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举出一些例子,比如说医疗改革或者住房,这些是严重的被新自由主义引导的一些领域。当我们逐渐看到新自由主义在这样的领域中造成的危害,不仅老百姓不满意,所谓的左派不满意,实际上真正的自由主义右派也不满意。所以对,对这个政策现在普遍的舆论都不满意,如果在意识形态,在舆论上都不满意这个政策,这个政策可能是不好的。陆克文提的这个命题水平非常高,他说“要将国家的重要性以及社会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发展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全面的理论框架”,这个话分析一下很有意思,他提出来国家的重要性放的位置比较高,这是针对新自由主义来讲。因为新自由主义我们通常强调“四个化”,私有化、自由化、强调全球化,还有一个“化”暂时想不起来了。所以,他把国家的重要性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是危机以后要引起我们重新反思国家和经济、市场的关系,他提出了“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这跟新自由主义是完全相对,他代表西方的左翼,新自由主义是右翼。我们今天谈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是冷战以后,具体来讲比冷战更早,就是从里根跟撒切尔夫人上台。这里可以讲我个人的体验,就是新自由主义的崛起,它刚刚崛起的时候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也搞不清楚,80年代中期我在上海读书,我是复旦大学的学生,美国总统到中国访问一般不在北京大学演讲的,他喜欢到上海复旦大学演讲,奥巴马去复旦大学演讲,在几十年前里根总统访华也是在复旦大学演讲,当时里根在复旦大学演讲的时候我们还在校,当时有一个女学生给里根总统提了一个问题,当时谁也不知道里根是什么人,今天回过头来再一看才知道,原来里根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政治上的一个提倡者。就是说这种观念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的,但是如果在政治上,在决策层面没有采纳的话,它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一旦在决策层面把一种理论变成政权以后,这个就不一样了。当然,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这个词讲的更多的是政策,但是它的背后是新古典主义经济,这就使得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霸权地位越来越强。我们今天一回顾,从80年代我们上学以后,你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话语是被新自由主义强烈影响的,比如说哈耶克,老师所教的,学生所学的基本上全是这些。如果说我们今天的危机有一个变化,就是我们会有一种新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学说。我们中国人经常讲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那个30年是这一套知识话语,有可能你们的知识话语,或者在你们求学的这4年、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整个世界的话语会是另外一番模样。经济学家也一样,比如说中国的经济学家,很多是在那块知识化占霸权的时候它浮出水面,它获得知名度,现在是这一套知识话语。所以,如果是在新自由主义话语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你要讲一套跟它的话语不太一样的东西,那就非常的困难。陆克文提出来我们要强调国家的重要性,要有一个社会民主主义的的政治地位,我们要把放在一个面向未来的、全面的理论框架,这个提法是很有水平的,什么叫面向未来的?实际上过去的中国理论框架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4页共11页是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这套学说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