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总论考情分析:在历年考试中属于重点章,主要通过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题型进行考核。平均分为6分。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会计的基本特征(四个)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注意:不是“唯一”)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七种。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注意: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会计核算和监督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会计管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注意:从职能属性看,核算和监督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从本质属性看,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注意:会计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例题1•判断题】会计核算必须而且只能采用货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例题2•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会计确认,解决的是定性问题,以判断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归属于哪类性质的业务,是作为资产还是负债或其他会计要素入账等;会计计量,解决的是定量问题,即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确定入账的具体金额;会计报告,是确认和计量的结果,即通过报告,将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会计记录,是将经过确认、计量的经济事项通过一定方法记载下来的过程。(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合法性审查是指对各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制度、是否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进行的审查,以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合理性审查是指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和单位的内部管理要求、是否执行了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经营目标或预算目标的实现等进行的检查,为单位增收节支、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把关。会计监督贯穿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并为会计监督提供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会计核算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例题3•判断题】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质量保证。()【答案】×【例题4•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预测和决策B.计量和记录C.核算和监督D.分析和考核【答案】C【例题5•单选题】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A.劳动计量单位B.实物计量单位C.时间计量单位D.货币计量单位【答案】D2【例题6•判断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后,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答案】×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因此,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任何单位的资金都要经过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即运用)和资金退出这样一个运动过程。但具体运动形式并不完全相同。通常情况下,资金的投入、退出,基本一致。投入单位的资金包括: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前者形成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债权人权益(即单位的负债)。资金的投入是单位取得资金的过程,是资金运动的起点。资金的退出指的是资金离开本单位,是资金运动的终点,主要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依法缴纳各种税费,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以制造业(工业企业)为例,资金的循环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资金运动从“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完成了一次循环。资金运动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的最高概括,是会计对象的第一层次。会计对象的第二层次是会计要素,第三层次是会计科目。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将在第二章详细介绍。【例题7•单选题】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A.资金运动B.经济活动C.财产物资D.货币资金【答案】A【例题8•单选题】下面关于会计对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B.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C.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会计对象D.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答案】C【例题9•判断题】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不完全相同。()【答案】√(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单位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交换,如销售和购买产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等。经济事项是指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件,如支付职工工资、报销差旅费、计提折旧、摊销无形资产等。概括地说,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就是单位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根据我国《会计法》第十条的规定,单位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以企业为例: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等。有价证券是指表示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公司债券等。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一个单位进行或维持生产经营、业务活动并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周转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和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是单位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债务是指企业承担的需要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润、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4.资本的增减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3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资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企业明晰产权关系的重要标志。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和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利状况的主要依据。取得收入,必然发生一定的成本、费用和支出。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主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者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总额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净利润的计算、利润分配或者亏损弥补等。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例题10•判断题】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答案】√【例题11•判断题】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的弥补,不包括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答案】×【例题12•判断题】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是财务成果。()【答案】√【例题1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有()。A.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C.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答案】ABCD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范围、时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企业。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任何企业,无论是独资、合资还是合伙企业,都是会计主体。在企业规模较大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分支机构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因此,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独立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的部门;可以是单一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例如,某母公司拥有几家子公司,母公司和所有的子公司均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所以母公司和所有的子公司都是不同的会计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企业集团不属于法人,但它却是会计主体。企业内部的部门,如分公司、营业部、生产车间等,也可以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并编制内部会计报表。这些单独核算的部门,也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人。4【例题14•判断题】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答案】√【例题15•单选题】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D.当企业与业主有经济往来时,应将企业与业主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处理。【答案】D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不考虑破产、清算的因素。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企业一旦进入清算,就应当改按清算会计处理。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的目的,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会计分期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明确会计分期意义重大。由于进行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区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准,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四、货币计量注意: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假设,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第三节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简称会计基础。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基础和收付实现制基础。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权责发生制要求,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