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了解会计的含义和对象;了解会计的职能;了解会计的目标;了解我国的会计制度层次结构;了解会计职业的分类;理解和掌握4条会计假设、8条会计基本原则、2种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6个会计要素、5种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了解和掌握会计循环的一般过程。第1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古代会计的产生在会计的发展史上,古代会计经历了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会计(accounting)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衍生物。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生产活动中,人们总是力求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为此,必须对生产过程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和计算,进行比较和分析,于是就产生了会计。(二)现代会计的发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Pacioli),将当时出现在意大利商业比较发达的威尼斯、热那亚等沿海城市的借贷记账法进行总结,把“计算记录要论”作为一章的内容编入其数学著作《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各种先进科学和技术被广泛用于管理方面,会计也全面着眼于管理,形成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内容的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会计学的内容,扩充了会计的传统职能,标志着现代会计科学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阶段。我国的会计产生比较早,但在经济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却发展缓慢,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至19世纪中叶起,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这种经济状况相适应,会计上出现了“中式会计”和“西式会计”并存的情况,在由外国人把持的海关、铁路和邮政等部门,采用西式会计,宫廷和民间则采用传统的中式会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会计,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先后制定了有关会计核算和管理方面的会计制度,使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会计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会计所处的环境不断地变化。同社会生产的发展一样,会计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会计的任务来说,由最初简单记载钱粮收支,发展到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反映和监督;从会计的方法和工具来说,由传统的手工记账和用算盘计算,发展到科学的记账方法和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会计正经历着一场革命,现代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也正在形成。二、会计学科的发展体系(一)会计学科的形成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知,会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将会计作为一门专业知识来著书立说,始于1494年。19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保证赢利目标的实现,会计日趋重要,因而研究会计的专著陆续出现,19世纪后半叶,逐渐形成了“英美派会计”和“大陆派会计”。会计方法和会计工作、组织日益完善,经过长期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到20世纪,逐渐形成了具有较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会计学。会计学是研究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经济管理科学。人们不断地把在会计工作中获取的经验加以总结,找出其内在的规律,将其系统化形成了会计学。会计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会计的实际工作。会计学的建立和发展,与政治经济学、数学有密切联系。会计学按其研究的内容一般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和电算化会计。(二)会计学科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会计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出现了一些特殊领域的会计,如:(1)社会会计,主要是从宏观上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和协调。(2)国际会计,主要是为从事超越国境的业务而进行的会计工作,和对不同国家会计工作所进行的比较和协调以及对实现各国会计的标准化所从事的研究。(3)通货膨胀会计,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为更好地实现财务会计目标而产生的,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并提供更为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的一种会计方法。(4)人力资源会计,旨在核算人力投资的价值及其成果,对企业或社会内的个别人员或群体进行财务性评估,从而更有效地挖掘人力资源潜能。(5)增值会计,主要以增值额为核算对象,反映增值额如何在股东、债权人、职工和政府之间进行分配,以编制和分析增值表为主要内容。(6)遗产会计,主要是指以继承法、遗产税法等有关法律为基本依据,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被继承人遗产的价值运动进行全面管理的一个私人会计分支,是会计与相关法律相结合的边缘会计分支,主要由遗产代理人对其受托的遗产进行详细、准确、系统的记录、报告与分析,为遗产管理提供及时、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7)养老金会计,主要内容是养老金费用如何合理地确认、计量,一些重大的养老金负债如何反映,以及如何披露有关养老金方面的信息。(8)比较会计,主要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会计、不同时期的会计以及本国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会计的区别与联系。(9)所得税会计,主要是处理计税差异,按税法规定将会计收益调整为应税收益,以决定当期应付所得税,同时按会计准则要求合理地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10)租赁会计,主要是用来管理租赁业务活动的一种专业会计,是结合租赁业务的特点,来研究租赁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第2节会计的含义、对象、职能和目标一、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含义,即会计的本质。对会计进行考察的侧面不同,对会计本质的描述也有所不同,归纳起来有如下3点:(1)会计是一种计量技术。(2)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对经济活动过程中占有财产物资和发生劳动耗费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产生信息,供人们使用。信息是会计工作所产生的结果。从这一点来看,会计可以描述为一个信息系统。(3)会计作为决策的依据,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和有效经营所需的数据。会计除了提供正常的财务报告、纳税报告以及外界有关方面提供的特别报告以外,还提供诸如产品单位成本确定的依据,一个特定销售活动的盈利估计,可供选择的不同行动方针的成本比较和长期预算等,这些信息中有些具有战略性,它们只能为企业的高级管理当局所利用。二、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accountingobject)是指会计所要反映、监督和分析、预测、控制的内容。会计的对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变化。(一)实物资产的收支和结存会计产生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主要内容是财产物资的收支和结存。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管好财产物资,防止损失和遗漏,使生产成果得到保护。那时会计对于财产物资的反映和监督主要是用实物形式来进行的。(二)价值运动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充分发展,仅仅反映和监督财产物资的收支和结存显然满足不了经济管理的要求。这时,会计核算的内容从反映和监督财产物资的收支和结存,发展为系统、连续地反映和监督财产物资的取得、使用、耗费和补偿。同时,在商品货币已经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货币成为统一的计量尺度,所以会计的对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价值运动(或称为资金运动)成了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对象。三、会计的职能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任何社会要发展经济都离不开会计。会计从性质上讲,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曾经指出,会计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这是对会计职能(functionofaccounting)的科学概括。(一)会计核算职能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对每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计算、记录和比较,从而反映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有:(1)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主要从价值量上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完整性是指会计需要进行核算的内容必须全部加以记录和处理,不得遗漏。连续性是指会计核算应该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登记,不能中断。系统性是指会计核算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对经济活动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3)会计核算反映的是历史数据。即主要是对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二)会计监督职能会计监督职能主要是对资金运动的控制,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约束和指导,以维护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严肃性,揭露贪污、盗窃违法行为,防止或减少浪费和损失,保护财产安全和完整。由单位内部监督、国家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会计工作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1.单位内部监督从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会计工作的实践来看,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要是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制约机制,比如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重要事项的监督和制约,财产清查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等。但是,对一个单位的会计监督主要还是要依靠外部力量,即国家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2.国家会计监督国家会计监督主要是指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如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监管机构、保险监管机构等)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主要包括财政监督和税务监督。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是监督企业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等。税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监督企业单位是否依法、足额纳税;对偷税、漏税、抗税等犯罪行为进行惩治。3.社会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主要是企业的会计报告需要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不受他人影响的第三者,依据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企业的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并对外提供审计报告。(三)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包括预测、决策以及控制职能。四、会计的目标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于会计目标(accountingobjective)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具体分为如下两个阶段的不同目标。(一)1992年制定的目标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的目标作了3方面明确的规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二)2006年制定的目标在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明确表明:企业会计应当如实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可见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目标主要提出如下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使用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作出理性的投资和信贷决策;有助于使用者评估与投资和信贷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二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要求。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管理层承担着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运用来自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资产的责任。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需要及时地或者经常性地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使用资产情况,以便于他们评价企业管理者的履行责任情况和业绩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投资额或者信贷政策等。而此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需借助财务报告来表现和验证。由此可见,新准则的财务目标更倾向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财务报告目标的要求也是一致的。第3节会计的基本程序与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的基本程序会计的基本程序(accountingprocedure)是指会计信息系统从经济业务发生取得原始数据开始到最终将会计信息传输给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整个过程中经历的所有步骤。具体包括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4个过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