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知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讲知觉第三讲知觉•知觉与知觉特性•知觉现象•知觉理论•模式与模式识别一、知觉与知觉特性•知觉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是确定人们所感受的刺激物的意义的过程。或者说,知觉是解释刺激信息,从而产生模式和意义的过程。2、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系统有选择地注意某些刺激或属性,而忽略其它的刺激或属性的现象,称为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刺激物强度、大小、颜色、运动性质等;•知觉主体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情绪、知识经验、当前的任务活动等。(2)知觉的整体性•当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不完备时,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仍能将其知觉为完备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突出表现在“主观轮廓”视知觉现象中。(3)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们对当前的知觉对象,总是以过去的经验加以命名、认同、解释,使其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知觉的理解性可以表现为利用记忆经验再认当前的知觉对象。•知觉的理解性还可表现为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试图解释当前不熟悉的知觉对象。•知觉的理解性还可以表现为上下文提供了理解知觉对象的线索。在这幅图上有一个动物,是什么?看完上幅图再看这幅,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狗的轮廓了?(4)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的现象,即知觉映象不随刺激的物理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常见的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和颜色恒常性等。形状恒常性二、知觉现象•错觉(illusion):一种特殊的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不正确的反映,是一种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验。•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不可能图形•知觉缺失:•失认•视盲三、知觉理论•知觉的直接理论•知觉的认知理论•以Gibson为代表,认为环境可提供的信息足以产生知觉,知觉并不需要内部过程和表征的参与。•刺激眼睛的光线模式是一个结构性的光学分布;•这种分布能提供空间中目标分布特征的明确或恒定信息;•知觉在很少或没有信息加工参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共振直接从光学分布中提取各种丰富信息。(一)、知觉的直接理论线条透视结构密度遮盖关系儿童深度知觉的研究(二)、知觉的认识理论•也可以称为建构感知观,或结构主义知觉理论(constructivisttheory)•知觉是一个积极的和构建的过程•知觉并不是由刺激输入直接引起的,而是所呈现刺激与内部假设、期望、知识以及动机和情绪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知觉有时可受到不正确的假设和期望影响,因而也会发生错误TheMuller-lyerillusion(三)、对两种知觉观的评论•知觉的直接理论——强调环境信息(感觉资料)真的不需要假设内部表征来理解知觉吗?“看见”与“看成”是两个不同的过程•知觉的认识理论——强调人主观能动性(知识经验)人的知觉常常是错误的吗?大多数实验和演示都用了人工或非自然刺激(四)、知觉的加工•自下而上(bottom-up)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自上而下(top-down)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形成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调整感受器官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两种加工过程的相互作用•Tulving,Mandler&Baumal的实验•自变量•上下文情况:无上下文、4字上下文、8字上下文(考察自上而下加工)•靶子词呈现的时间:0~140ms,以20ms为变化梯度(考察自下而上加工)•因变量:•靶子词识别率•结果:•随呈现时间增加,靶子词识别率上升。•有上下文的始终优于无上下文的,但两者差距随呈现时间延长而缩小•结论:四、模式识别•(一)模式与模式识别的涵义•(二)模式识别理论(一)模式与模式识别的涵义•1、模式: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照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是复杂的感觉刺激结合。•视觉模式、听觉模式、嗅觉模式•2、模式识别:•个体对模式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过程。•模式识别过程是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再决定它与哪个长时记忆中的项目有着最佳匹配的过程。(二)模式识别理论•早期理论•模板说•原型说•特征说•近期理论•视觉计算理论1、模板说(模板匹配说)•基本思想•模板(template):存在于人的长时记忆中的、与外部刺激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外部模式的小复本。•模板匹配:模式的识别需要刺激与模板相匹配,而这种匹配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模板说的局限•模板数量巨大•对新事物的识别2、原型说•基本思想•原型(prototype):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一个类别或范畴内所有个体关键特征的表征,它反映的是一类物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原型不仅是对一类刺激的概括,也是这类刺激在头脑中的最优代表。•原型匹配:Reed的原型匹配模型刺激审察特征抽取关系模式解释准确匹配命名分类进入记忆抽象分类具体的象反应倾向丢失特征不成功再分析•原型说的局限•缺少自上而下的加工3、特征说•(1)基本思想•特征:构成模式的元素或成分•模式识别:特征说试图将模式分析为组成它们的各种特征(feature),模式识别时需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将之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得以识别。•(2)鬼城理论通过特征分析识别一个字母R(3)特征分析的生理学依据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Hubel&Wiesel(4)特征分析的行为学证据Neisser(1964)英文字母扫描实验固定影像与静止影像的实验(5)特征分析说的评论优点:避开预加工、减轻记忆负担、带有学习色彩缺点:缺乏自上而下的过程4、视觉计算理论•20世纪70年代由DavidMarr(1945-1980)提出,其代表作为《视觉》(1982)。•基本思想:•视觉就是要对外部世界的图像构成有效的符号描述,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转换,最后达到对外部现实世界的认识。•视觉图像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形成具有二维特性的要素图(基本单元为斑点、边缘、棒、端点等);第二阶段,形成以观察者为中心坐标框架的2.5维要素图(依赖于单一的观察点,作用是提示一个图像的表面特征);第三阶段,形成以物体为中心坐标框架的三维模型表征•视觉计算理论的局限•自下而上•除要素图外,其他设想的2.5维,三维表征没有得到神经生理学的证明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