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播?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的运行。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符号的定义是什么?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人类是通过符号或符号体系来传递信息的,但符号却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信号是什么?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在自然符号中这种对应关系是明显的。各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在将它们转换成一般人能理解的语言、文字或图像之前,也是根据一定语法规则相互对应的电子信号体系。象征符是什么?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象征符在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1.直线模式(拉斯韦尔提出),又称“5w”模式2.数学模式(C.香农和W.韦弗提出),又称香农—韦弗模式3.循环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又称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什么是人内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信源—传播者I(讯息)—受传者Me—分析—推论反应—传播者I—讯息—受传者Me”(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I是主我,Me是客我)什么是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也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速度快,主要原因是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对外来刺激表现出了一种本能反应。经过群体感染的过程,一种情绪、一个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模仿多为无理智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这是因为在集合行为中,用常规的方法很难应付眼前的突然或灾难事件,人们只能基于本能对事件做出反应,而最简单省力的反应就是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于是便出现了相互模仿的现象。心理学认为,这种模仿是出于人的防卫本能,在高度不确定的突发事件中,每个人都认为与在场的多数人保持一致事最安全的选择。但事实上这种无理性的相互模仿可能导致最不安全的结果。匿名性原理:在对一些街头破坏性骚乱的越轨者调查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越轨行为,是因为集合行为使他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组织的概念广义: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理或秩序相组合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都可以成为组织。狭义: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组织的结构特点专业化的部门分工;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组织系统的阶级制或等级制。组织传播及其功能组织传播分为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组织传播的功能分为: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达成共识。传播是组织的一个基本属性。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根据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赖特的“四功能说”以及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可以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功能:监视(收集情报);协调(解释情报;制定、传播和执行政策);社会遗产、法律和习俗的传递。2.经济功能: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3.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等的信息,接受或拒绝他们;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消遣活动,摆脱工作和现实的问题,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使用和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对于印刷媒介“使用与满足”的研究:美国社会学者贝雷尔森归纳了四种具有普遍性的读书动机:实用动机、休憩动机、夸示动机、逃避动机。他还归纳了人们利用报纸的六种形态: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日常生活的工具;休憩的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对于广播媒介“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赫卓格发现有三种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需求、自我评价需求。他还发现人们怀着多种动机收听肥皂剧:逃避日常生活的烦恼、寻求代理参加的幻觉、日常生活的教科书。以上关于书籍、报纸、广播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主要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其研究显得有些简单。它只是归纳一些“使用”或“满足”的基本类型,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在研究方法上以访谈为主,没有严密的调查分析程序。因此,50年代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进入停滞期。对于电视媒介“使用与满足”的研究麦奎尔等人分析归纳出电视媒介提供的四种共通的“满足”类型: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测。(虽然他们使用了严格的调查分析程序,但在结果上没有大的区别)1974年,卡茨等人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因果连锁过程:“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并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1977年,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这个模式做了补充(如下图)(1)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以及社会因素。(2)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和没有得到满足。(5)无论满足与否,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意义:(1)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2)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效果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它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功效,这对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局限性:(1)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一些学者虽然提到了社会条件或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但他们未能对此进行充分的考察。(2)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传媒和受众的社会关系。(3)指出了受众的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什么是传播效果?1.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说服性传播,指的是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2.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大众传播效果理论(重点掌握)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媒主导的不是我们怎样想,而是主导我们想什么)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具体看法,但是能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有效的左右人们去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1.“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了传播对受众的认知产生的影响,即着眼于研究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取舍选择活动。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1.“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2.该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3.“议程设置理论”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4.该理论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议程设置理论的局限性:1.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2.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1.建立共识,实现对话:通过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议题达成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的对话。2.提高责任,引导舆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关注与该事件相关的议题,故记者的责任心就很重要。3.构造事件,吸引眼球:公关人员要想捕捉公众的注意力,就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来构造相应的媒介事件。二.沉默的螺旋理论(舆论的产生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沉默的螺旋两个方面的特点:舆论观:舆论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是“公开的意见”。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成为舆论就具有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入孤立状态。该理论强调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是双重意义上的社会皮肤: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效果观: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态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的状态。因此,传媒提示和强大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的发生。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沉默的螺旋的优点:具有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解释能力;是动态的;解释了舆论的转移(尤其在选举中);提出关于新闻媒介的角色的重要问题。沉默的螺旋的缺点:对媒介影响力和普通民众持过于悲观的态度;忽视其他更简单的保持沉默的原因;忽视可能存在于人口和文化差异上的原因;低估了社区力量对沉默作用的抵消。沉默的螺旋的意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