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基础地质以及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它的下层和上空土地资源:是指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用以创造财富,产生经济价值的这部分土地土地的两重性:1土地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资料2土地既反映生产力又体现生产关系3土地既具有自然属性(具体内容书上补充)又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土地的特性: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2土地面积的有效性3土地的永久性4土地位置的固定性5土地用途的多样性土地的职能:一土地作为资源的职能1土地是人类的生存条件2土地是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3土地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二土地作为资产的职能1土地作为财产能为拥有者产生收益或增值2土地作为财产能体现拥有着的经济和社会地位3土地作为财产可作为投资的手段第二章土地管理土地管理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性措施对全国城乡土地资源及其利用过程,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属利益关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活动土地管理的含义:土地管理的主体、土地管理的客体、土地管理的任务、土地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土地管理的职能、土地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实质:国家行使权利在土地配置领域的运用和实现。主体:国家,客体:土地任务: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和贯彻土地基本国策。目标: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手段和方法: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土地管理的对象:1土地资源2土地资源配置3土地资源利用4土地权属关系土地管理的特性:1土地管理的自然性2土地管理的经济性3土地管理的社会性土地管理的原则:1坚持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2实行土地统一管理的原则3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措施4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5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6公众参与原则土地管理的任务:1贯彻执行土地法律维护土地所有制2加强法律建设做好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3保障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4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5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土地管理的内容:1地籍管理2土地权属管理3土地市场管理4土地利用管理5土地监察管理6土地税务管理土地管理的方法:1命令和通知2法规和条例3计划和规划4激励和处罚5关联和连带土地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与区别:1行政管理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政务的管理,土地管理是国土资源部门协调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和监督土地利用的管理2行政管理的直接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推行国家政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土地管理的直接目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合理配置3行政管理侧重于管理过程的计划组织这回协调和控制,而土地管理侧重于对具体土地政策、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和实施,以及对图的管理事务处理的方法、技术和程序。第五章我国土地管理的历史发展土地管理的历史变化规律:1土地所有的均分与兼并的矛盾斗争与循环往复2土地管理体制的演进3土地管理的手段由单一到多样4土地管理的内容的逐渐丰富5土地管理目的由单一到多样第六章土地管理体制土地管理体制:有关土地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土地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1土地制度的影响2经济体制的影响3基本政治制度的影响4民族文化传统和别国经验的影响。确定土地管理职能的原则:1全国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原则2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重的原则3土地由国家管理的原则4以实现土地利用最佳综合效益委目标的原则国务院土地管理部门职能特点1全面加强土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管理,特别是强化了土地资源的管理职能2突出了耕地保护的职能3强化了国家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集中和统一我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特点:1强化了国家管理土地的职能,实行国家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模式2具体划分了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土地管理权3实行了全国土地的统一管理4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行业务领导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1当前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还难以保证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供应政策2从横向关系看在各级政府的各相关部门之间尚未形成严格土地管理的合力从而大大降低了土地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3从纵向关系看由于我国土地广阔从中央到地方共有五级政府4对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土地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原则:1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原则3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4坚持政企严格分开的原则5协调“条块关系”保证政令通畅的原则土地管理体制的模式:集权、分权、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第七章土地政策土地政策:可理解为国家政府政党或单位委保护土地产权利益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而制定的计划或行动准则土地政策特点:强制性政治性历史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针对性预测性及时性土地政策的功能:1导向功能2协调功能3控制功能土地政策制定原则:1目标明确原则2全面准确收集信息原则3可行性原则4多方案择优原则5系统性原则6有效性原则7动态性原则政策制定的程序:1明确问题确定目标2科学预测拟定方案3评估选优择定方案4实施反馈修正完善政策制定的方法:1渐进式政策法2混合扫描政策法3西蒙的防范分析法4数学分析法土地管理政策:指在土地管理过程中所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体系土地产权政策:(一)土地所有权政策(二)土地使用权政策1土地有偿使用政策2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政策3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政策土地利用政策:(一)土地征收政策(二)土地生态政策1人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政策2环境保护政策3农村生产的合理布局政策4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5生态环境教育政策(三)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四)土地复垦政策土地经济政策:(一)土地市场政策1一级土地市场2二级土地市场(二)土地价格政策(三)土地金融政策(四)土地税收政策第八章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新一轮宏观调控的特:1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2土地政策成为宏观调控工具3经济手段调控作用加强但仍然依靠行政手段4努力实现标本兼治5调控及时力度得当第九章建设用地管理制度与政策建设用地:指一切建筑工程物体所占用及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是一种以利用土地承载力和建筑空间为主要目的的用地方式建设用地特性1建设用地的非生态利用性2建设用地的相对不可逆性3建设用地的再生特性4建设用地的区位性5主要利用土地承载力和建筑空间6建设用地的扩展性建设用地分类(1按照土地产权性质分为国家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2按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分为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等8个二级类32个三级类(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9大类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4按建设用地用途分类分为工业用地民用建设用地军事建设用地(5按建设项目使用的期限分类分为永久性建设用地临时性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的取得方式1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2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方式取得3通过征收集体土地取得4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取得5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取得6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取得建设用地管理:指国家为调整建设用地关系合理组织建设用地而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建设用地管理的任务:1科学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2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3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用地管理的原则:1统一管理的原则2计划管理的原则3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有偿使用的原则建设用地管理的内容:1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2建设用地申请审查报批工作3建设用地的分配协调4建设用地的开源与节流5建设用地的信息管理与监测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是国家用以调整土地关系和对建设用地的组织利用控制和监督而建立的综合性制度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内容:1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2建设用地预审制度3建设用地供应制度4土地征收和征用制度5闲置土地使用制度6土地用途管制制度7耕地占补平衡制度8土地收益管理制度建设用地管理政策:1建设用地供应政策2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流转政策3建设用地的收回政策4建设用地的税收政策5建设用地的价格管理政策6建设用地的收益管理政策7土地有偿使用用费支出范围第十章建设用地规划与计划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就是根据规划法规和已批准的规划,对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用地的选址、定点和范围的规定、总平面审查、核发建设用地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实施:1建设用地分区与控制性规划2土地用途管制3建设用地预审与报批4土地收购、出让规划管理程序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是指国家按照土地利用计划来进行建设用地管理的活动。建设用地计划管理的原则:1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护耕地2以土地供应引导需求,合理、有效利用土地3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4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5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6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是指在平均的生产工艺水平、规划设计水平、经济技术水平和通常的场地条件下,一个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所需占用的额定土地面积。第十一章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规定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从对象出发,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包括对农用地的管制、对建设用地的管制和对未利用地的管制。从方式出发,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包括规划管理和实施管理。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土地按用途分类;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土地用途变更;办理土地用途登记;执法监督;公示。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手段:规划管理手段;计划管理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简称农用地转用,是指将耕地、林地、草地等农业生产用土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报批后,转为建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的行为。农用地转用的法律特征包括:农用地转用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农用地转用时行政行为,是政府的专有权力;农用地转用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依据;农用地转用必然引起土地市场价格的变化;农用地转用是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唯一法律途径。农用地转用批准文件有效期为两年。耕地: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除的田地。我国耕地现状:人均少,质量低,后备不足。1.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分布不均匀2.耕地质量总体不高3.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困难。耕地保护存在问题:1.建设占用大量耕地2.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大量耕地3.耕地退化。耕地保护管理内容:耕地数量保护:1.耕地数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2.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3.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4.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实行占多少,垦多少5.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耕地质量保护:1.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2.增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3.禁止闲置和荒芜耕地4.新增耕地质量不低于原占用耕地质量5.土地退化防治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意义:1.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并建立各项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了耕地2.一些地方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大规模整理土地,使耕地面积有所增加3.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基本农田的投入,不断提高基本农田建设标准4.有利于调动农民对耕地投入的积极性5.进一步稳定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了党的农村政策,为农业稳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6.更广泛地增强了全民保护耕地的意识。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