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中的一点反思一直以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课后完成作业进行巩固。这样使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辛苦,而且收效甚微,只有部分自觉性强的学生可以获益。即便是优秀的学生,也只是应试的机器而已,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缺失,就连在大庭广众下开口说话的勇气都没有。这一切表明,我们的课堂中学生永远是被动地听,没有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为了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我们学校的老师积极投身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走出去、引进来的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自己校情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起来,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乐学。一、新课堂是新课改的最终归宿开展新课改以来,一些地区和学校在课程结构和教材改革上花了很大的功夫,还有部分教师认定课程改革就是改教材,甚至在参加课程改革培训的时候,依然是说“参加新教材培训”。有的学校不管研究条件和师资能不能达到要求,也不作前期的可行性论证,就盲目上马搞校本教材开发。有的学校据说已经有几十门校本课程,十几本校本教材。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的校本课程“门前冷落鞍马稀”,学生不感兴趣,最终,这些课程这些教材只能成为“门面工程”、“形象工程”,却走不进学生的视野和内心。所以往往出现课堂外改革热火朝天,课堂内却还是“涛声依旧”。究其原因,是在于许多学校管理者和老师都担心一旦新课改真的改到常规课堂教学中就肯定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一些专家也撰文指出新课程改革的课堂误区:在教学方式上只求热闹,过于放任,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学手段上形式主义盛行,滥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内容上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教学评价上充斥口头禅式的廉价的表扬、鼓励……二、塑造能创造新课堂的“新教师”新课改理念倡导“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学习。在教学中,我们也是如此做的,尤其是对新课改方面的理论知识与业务书籍,都看了不少,也作了大量的业务笔记。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时候课堂上总有许多的不如意,有时是一种遗憾。反思自己的学习与成长,其原因在于自己还没有真正地理解新课改理念,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深入学习新课标,平时加强研究积极学习他人的优秀做法,加强合作研究,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利用一切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教育资源,教师既要掌握教材内的知识,即要掌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大量知识,又要掌握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以便教学时与外界知识联系,这样就能把课讲的生动、活泼、具体,同时还能应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出的各种问题。对教师的评价,往往是通过对教育教学的评价来体现的。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应试教育,一般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考分成了教师的命根。这是一种奖惩性的评价。应试教育及其评价所带来的师生状况,所造成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实施新课程,是一场教育的革命,要能顺利进行下去,光靠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以及方式的转变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评价机制作保障。实施新课程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对师生评价也应“以人为本”,要大力倡导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三、注重激励性评价新课改理念中要求评价学生要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让学生在激励中、在快乐中学习。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好”声一片,“你真棒”、“你很聪明”等话不绝于耳。后来,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不再那么高,受表扬后的“激励心情”越来越淡,起不到激励作用了。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只能听表扬之类的话,听不进一点批评、教育等一类刺耳的言语,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素质的发展。反思评价教学的问题,我们应调整对“激励性评价”的认识,即鼓励、赞扬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教师也要有具体的意见,明确的观点,不应只一味地喊“好”。凡事要有一个“度”。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帮助树立信心,认识自我,给予充分肯定,又认真对待学生的错误,进行客观评价。这样学生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四、反思自我及深化认知在教师组织下,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重新整理总结,达到认识的深化与认知结构的完善,通过反思可以有效地控制思维操作,促进理解,提高自己认知水平,促进教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进行构建活动。通过实施激励评价,让学生反思探索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勉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化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并使其提高。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认识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这样环境中,或质疑问难,或自我展现,或答疑解难。让他们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以及具有批评性的再思考,就能求得新的、深入的认识,或提出疑问作为新的教学起点,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认识得到了升华,体验得到了丰富。五、自主探索建构新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改理念的最高境界,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所做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工作,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精神。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如果创设的情境达到了前面的要求,那么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因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经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感触颇深,虽然有了一些收获,但更多的是反思和感悟。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之所以会取得巨大的成功,首先符合学习规律,符合学习活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从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到杨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杜郎口的“自主课堂”,无一不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要求课堂必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但传统课堂的“讲授、灌输”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实效,制约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总之,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对教师的知识素养、组织能力、思想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只有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改核心理念,按照教育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意大利教育家亚米契斯在他的专著《爱的教育》中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采取低耗时,高效益,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新课改工作走向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