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的课件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教师专享地球上的水【教学建议】本章重点讲述了水循环、洋流运动、洋流分布规律。在讲授本章内容时注意以下几点:①认真研究课标与考纲,教学中把本单元知识主干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应紧紧围绕自然地理要素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注意形成系统的地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②教学素材要密切联系实际,内容的选取力求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以实现知识的迁移。③落实双基,并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绘图能力,强化“图文转化”能力。④在教学活动之中,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尤其应注重对规律的总结过程和对规律形成原因的探究。⑤需要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如:河流补给的主要类型对比等。1.知道水圈概念和水体的组成类型、形态、分布2.河流补给的类型与河、湖补给关系3.读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概念、三种主要类型及它们相互间区别和联系4.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具体解读课程标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2.地球上水体的构成:⑤、⑥和大气水。3.陆地上的各种水体:⑦_______、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⑧_______、生物水等。气态液态高纬高山海洋水陆地水河流水冰川水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⑨_______、岩石圈、⑩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类型及主要环节图3-1-1大气圈生物圈_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C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B蒸发、_________、降水、、_________下渗、____________________A主要环节类型字母3.意义(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_________。(2)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________联系的主要纽带。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蒸腾动态平衡热量海陆间(4)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_________。)1.下列四种陆地水的储量,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B.地下水、冰川水、河水、湖泊水C.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水D.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水【答案】A2.珠江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表形态A.雨水C.冰川融水B.地下水D.积雪融水补给B.陆地内循环D.大循环A.海陆间循环C.海上内循环4.下列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最大的是()A.海洋蒸发C.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D.凝结降水【答案】A3.塔里木河的水循环属于()【答案】B【答案】B5.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水循环联系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②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③水循环使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④水循环运动还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B.①②③D.①③④A.①②③④C.①②④【答案】C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aname=baidusnap0/a季节/B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一般以夏秋季为主雨水补给径流量的季节/B变化我国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影响因素补给特点补给季节/B补给类型河流补给类型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B、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主要在夏季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东北地区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①有时间性②连续性③水量稳定春季季节/B性积雪融水补给普遍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全年地下水补给普遍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①较稳定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全年湖泊水补给特别提示:河流补给形式的判断,主要看河流汛期、枯水期的时间和流量的大小及变化趋势。①若河流汛期出现在春季,则为季节/B性积雪融水补给;②若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则为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③若汛期出现在夏季而冬季断流,则为高山冰川融水补给;④若汛期出现在夏季而冬季未断流,则为雨水补给。水循环的类型和过程图3-1-2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蒸发、降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海上内循环补充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蒸发、植物蒸腾、降水等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陆地内循环水循环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并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类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海洋与陆地之间海陆间循环意义作用或特点基本环节发生领域水循环类型教师专享【知识经纬】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特征,如修建水库调节径流量的季节/B分配,跨流域调水调节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在实际生活中,人类活动(如水利措施和农林措施)对水循环可产生如下有利影响:1.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2.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3.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但是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削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有利的措施;反之,则会产生不良后果。【样题】(2011年济宁月考)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转移、能量交换最活跃的过程之一,水循环也是最具动力的自然循环之一。读图3-1-3(图中箭头代表水流补给方向),回答(1)~(2)题。图3-1-3(1)箭头a代表的补给现象一般发生在()A.1~2月C.6~7月B.3~4月D.11~12月①图中的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②长江汛期一般发生在6~7月的梅雨季节/B。长江水补给洞庭湖→长江的水位较洞庭湖水位高→此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6~7月。【答案】C量的变化趋势是()(2)近年来洞庭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A.a、b都变小C.a在丰水期变小B.a、b都不变D.b在枯水期变大①洞庭湖区实行退耕还湖;②图中的箭头b表示洞庭湖补给长江水。洞庭湖区实行退耕还湖→洞庭湖水面面积扩大→对长江水量的调节作用增强→b在枯水期的流量变大,a在丰水期流量变大。【答案】D【跟踪练】图3-1-4为我国某地某年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读图回答(1)~(2)题。图3-1-4(1)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B.降水C.径流D.蒸发(2)图中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该流域()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B.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C.降水强度逐年增大D.气候趋暖,蒸发量不断增大【答案】C【答案】B教师专享【备用样题】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河流位于(A.亚热带季风区C.温带季风区B.热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①我国某河流;②4月份和7、8月份各有一次汛期。我国4月份为春季,7、8月份为夏季→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为东北地区河流→位于温带季风区。【答案】C)(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有一个汛期C.冬季断流D.年径流总量大*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