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与古代文学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传统文化与古代文学教案概论一、中国文化的深层底蕴1、广义的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2、狭义的文化:意识形态: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与法律思想(1)文化的精微与深层是哲学、宗教和伦理,而宗教和伦理必有哲学的理论基础,所以哲学就是文化的至深层面。(2)文化是活的精神,文化浸染士人的心胸,而成为为活的文化精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把握中国士人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心态。(3)文化是一种心里积淀和思维方式。(4)文化精神是民族维系之本。(5)文化不会一体化。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及其基本发展线索1、先秦百家(1)“轴心时代”(2)“百家争鸣”:分封列国的政治相对独立性,思想的自由张扬,儒道法墨阴阳兵家农家等等。(3)“学术至战国尽”:先秦文化的原创性及其对后世的长久影响。2、两汉经学(1)“独宗儒术”:儒学的官方意识化;“儒术”与“儒学”的不同,内法外儒。(2)儒学的经学化,两汉经学的基本情况。(3)佛教的东渐及其随乡入俗。3、魏晋玄学与六朝佛学(1)生命自觉与存在思考(2)儒、道调和:名教与自然(3)玄学与般若合流,“六家七宗”的佛学中土化。4、隋唐佛教2(1)佛教的前代准备(2)禅宗、净土宗、华严宗、天台宗、法相唯识宗主要特点略述。(3)自汉以来儒家章句之学的发展和义理之学的衰微;中唐儒家道统意识,对佛教的抵抗。5、两宋理学(1)“亚近代”和“理性时代”(2)理学援取佛学和对佛学的积极抗争(3)理学的系统结构与华严教理6、明代心学(1)心体的真心化(2)心学的禅化和儒学的消解1、清代实学(1)对心性之学的反动(2)对历代文化的总结(3)对经典的重新阐释7、近代西学:(1)文化改良(2)中体西用8、现代西化:(1)救亡图存,功利主义,激进迫切(2)文化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西方中心(3)左派的转向和整理国故(4)文化的断层9、建国后(1)破旧立新(2)十年文化浩劫10、新时期(1)盲目的引进,浮躁的心态(2)“美学狂热”的文化泡沫现象11、二十实际末与二十一世纪初(1)文化心态渐趋平稳(2)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国学的兴起(3)中西文化的“东方关注”(4)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3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1、人本主义(1)伦理主义的义务与权力(2)“为己之学”的成就自我、提升人生,“生存智慧”2、“三教”哲学的高尚境界(1)儒家高尚其志的“君子之学”(2)道家的超越精神(3)佛禅的解脱之学3、“有机整体自然”的“诗性文化”(1)“天人合一”的整体性体悟与“主客二分”的分析性思维(2)体用合一和“彻上彻下”:形而上学的本体境域(3)“唯物、唯心”之与中国哲学的非适用性(3)辩证思维的普遍存在四、传统文化与古代文学1、高尚的文化情境和高雅的文学传统2、主体精神的高尚品格3、古代文学的文化本位4、文化的传承与整体渗透5、文化的断层与文学的沦降4先秦儒学一、儒家文化的起源1、周代政治制度2、儒出于史与主知传统3、人事之学的入世意识二、孔子1、天命《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朱注:“天命,即天道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当然之故也。”天命已非意志之天。2、礼(1)“从周”的历史因循性,历史意识、历史经验(2)等级和有序,理性优先原则的普遍适用性(3)礼外仁内:“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伦理的道德自觉3、正名:(1)名与概念不同(2)名实相符4、仁(1)仁者愛人:愛人以心,以爱结成的伦理关系(2)以己推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孝悌为本:《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三、孟子1、心:仁者心善(1)善心为仁政之本《孟子·公孙丑》: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5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打,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刚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告子上》: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2)心的本然之善:《孟子·离娄下》: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疏]正义曰:此章指言人之所爱,莫过赤子,视民则然,民怀之张。大人之行,不过是也。孟子言世之所谓为之大人者,是其能不失去其婴儿之时心也,故谓之大人,如《老子》所谓“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之意同。(3)心之善推《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古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尽心知性事天《尽心上》: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疑),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6宋代理学附:中唐的儒学复兴濂、洛、关、邵一、周敦颐太极图与《太极图说》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自注: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而主靜(自注: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二、张载气学不是唯物主义,不反理学。当时和后世都把他看成理学家。2、气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容形尔。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2、《西铭》: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三、程颐理学3、天理与天道天者,理也,妙万物而为言者也。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7震怒,只是理如此。4、格物穷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问: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5、人性论附:周敦颐:主静去欲张载:天命之性、气质之性二程:性即理(天理即人性,人性即天理)四、邵雍先天象数学6、四象:阴阳刚柔(天:日月星辰;地:水火土石)7、数:宇宙按照一定的数的规律演化而来:一(太极)→二仪→四象→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象征性地表示万事万物)8、先天学五、朱熹理学9、理气先后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其物也。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亲此理然后有理,必亲此气然后有形。或问:理在先气在后?曰:理与气本无先后可言,但推上去,却如理在先后相似。10、理气动静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二者常相依而未尝相离也。太极犹人,动静犹马。11、理一分殊合万物而言之,为一太极而一也。自其本而之末,则一理之实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中各有一太极。本是一太极,只一而已。理一分殊(体用)12、已发未发、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8性即理,气有清浊偏重情之未发者性也,是乃所谓中也,天下之大本也。性之已发者情也,其皆中节则所谓和也,天下之达道也。13、主敬涵养、知敬双修、格物穷理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致知,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14、理政理治道德伦理+政治法则君权极限:主要用道德来约束君主而不是用法朱熹:古者刻薄之法,本朝皆备。9明代心学概述1、心学的禅化和儒家之学的内在消解黄宗羲在《明儒学案》:“故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矣。”现代新儒家“接着阳明说”。“近世喜言心学……甚者单摭‘道心’二字,而直谓即心是道,盖陷于禅学,而不知其去尧舜禹授受天下之本旨远矣。”(顾炎武《日知录》引《黄氏日钞》语)“自新学兴而名家著,其冒焉以居之者不少。然其言学也,则心而已矣。元闻古有学道,不闻学心;古有好学,不闻好心。心学二字六经孔孟所不道。今之言学者,盖谓心即道也,而元不解也。”(同上书引万历甲戌进士唐仁卿《答人书》言)“儒者僻佛久矣……如阳明、龙溪而后许其辟。何者?以其阳抑而阴扶也。使阳明不借言辟佛,则儒生辈断断无佛种矣。今之学佛者,皆因良知二字诱之也……二先生真有功于佛者乎?”(陶望龄《辛丑入都寄君弟书》,《歇庵集》卷十六)以三点明辨心学禅化、儒学消解之轨迹:其一从“天理”到“虚空”,其二由“庄敬”之“顺适”,其三自尊“天理”至纵“人欲”。2、“内面主义”的纵深推进(1)理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事”之学“外向”品格岛田虔次:宋学出现以后的思想史为“‘内’同‘外’之对立斗争的历史”:程朱虽亦主“内”,然尚且坚守“外”的存在;而“把‘外’的权威完全夺给‘内’的人,是王阳明”(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82-83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乃以“内面主义”(岛田虔次语,同上书94页)的纵深推进渐次消解“天理”等先儒所设儒学本体,而最终归于释氏“真心”的一片空无。儒家自始即是一种有体有用之学。“天”的自然性质。余英时:“宋代儒学复兴尤在体用并重上面见精神”(《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238页),它的体现严谨思辨性与高度系统化的本体论建构,乃是为了抵御极尽精微的佛学向儒学深层的渗透与侵蚀;而程朱“天理”观的确立及其基于“理一分殊”思辨模式的“格物致知”之说就是为了防止儒学“作用”向释家“虚空”的失落。10程明道所谓“天理”即“自然法则的条理”(沟口雄三:《中国的思想》,1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天”保留了其本自具有的自然实存性,同时“天”又承载了先儒加诸其上的先验道德内容,此内容又通过“德治”的形下降落,遂使“天”成为政治法则之本,于是“天理”“同时又是政治应该根据的天下之正理,而且也是人的内在道德的本质”(同前)。由此而言,“天理二字的新义,恐怕就是‘理’这样一种贯穿自然、道德、政治的功用”(同前)。(2)“性即理”对天理绝对命令的强力维持“性即理”的命题保证了天、人的沟通,而“理一分殊”的基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