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01(共54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朗读阅读第74页第一段文字……主要动力;……相互促进;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9个地级市)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和管理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化快速推进,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之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1990年以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1990年以前)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良好的区位条件对外开放政策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问题和对策知识结构《名师一号》第126、127页“实战演练”《名师一号》第131~136页“单元过关检测(四)”①自己做,像考试;②核对答案,简单评分;③对照书本、地图册等资料重做错误的部分;④研究后面答案中的分析、提示;⑤和同学讨论、问老师;⑥自我反省。《名师一号》第126、127页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下图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13、14题。13.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D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下图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13、14题。14.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A.NB.PC.QD.RC16.读下图(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3)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下图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1)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第Ⅱ阶段;美国生产大于消费,寻求市场;其他发达国家消费大于生产;市场需求大。(2)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有航空港和高速公路网);环境质量高;气候温暖湿润。(3)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下图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市场;劳动力;土地。17.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系列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______过程。(2)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种植业由水稻改种小麦,其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大量占用耕地良田,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污染了水源、土壤等市化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而水稻生长需水多17.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系列图,回答下列问题。(4)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郊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的发展与城区的扩展互为影响与推动,该城市继续扩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发展面向城市的蔬菜、副食、花卉等农副产品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作业: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之本节内容。2.完成《名师一号》之本节内容。(科代表检查)3.复习、预习。一.对外开放的前沿80年代之前:基础薄弱现在: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三角工业基地分布特点:北重、中综、南轻复习: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读图读书:时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内部结构变化?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什么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3.良好的区位条件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与土地丰富廉价的优势接受港澳产业扩散,发展出口贸易第75页“阅读”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广东、福建是侨乡最集中的两个省。图中建筑为开平碉楼。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和资源型产业不断下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出路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侨乡优势投资、招商、引资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获得许多优惠政策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良好的区位条件第76页“活动”1.2.由问题1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学会如何找出关键性的因素)当时国家为什么优先选择这个地区实施改革开放?因为这儿的区位优势和历史、人文环境。这再一次说明,环境(自然和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3.(略)《名师一号》第120页【变式1】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区位、侨乡国际经济环境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从图中可以判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以____年为界,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判断依据:工业产值增幅的明显差异。思考:为什么1990年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差异如此明显呢?第一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1990年以前);第二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1990年以后)。1990第一阶段(1979-1990)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劳动力丰富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政策、侨乡优势资金、技术、设备生活消费品加工厂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规模小吸引外资额增长较慢工业增加值增长较慢此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经济最主要的特点是“外向型”(尤其在工业化早期)。在本地完成加工、组装后,大批产品经过香港等地的转口贸易供应国际市场。第二阶段(1990以后)政策优势不明显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支撑地区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全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升级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尽管众多优势条件(政策、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等)逐渐丧失,但初级阶段多年的积累已经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这是保证本地区顺利实现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条件。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乡村地区迅速变为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景观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1.工业发展带动服务业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会吸纳大量的______,促使过剩的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转化,同时吸引外地人口的流入,这是______的一个表现。2.另外,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促使__________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这些都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劳动力农业劳动力非农业劳动力城市化非农业用地第78页“阅读”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起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2.发展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②著名的侨乡3.抓住两次机遇:(1)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莞抓住香港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量引进港资,发展“三来一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东莞完善了能源、通信、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恰逢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又一次抓住机遇,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第79页“活动”珠三角模式: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侨乡的优势,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资企业进驻,推动本地区工业化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化。苏南模式: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与非农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温州模式: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个体私营企业这主体、以发展小商品起步的发展模式。其核心和主体是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德宏模式:因边境贸易发展而促进城市化。东北模式:建国后伴随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名师一号》第120、121页【变式2】三.问题与对策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腹地狭小等缺陷并不是刚刚出现的,只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优惠政策”所造成的“孤岛效益”掩饰了它们的存在。在我国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去对个别地区倾斜等特殊优惠政策,将逐步为建立在统一公平基础上的产业政策所取代。对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第81页“阅读”深圳的出路何在设想一:深港一体化;设想二:珠江三角洲东岸整合发展;设想三:建立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如何联合或依托临近区域,整合优势资源,扩大发展空间;◆如何明确功能,重新定位,合理分工,突出特色。练习: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设立特区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1.深圳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地理位置B.政治因素C.交通D.科技因素2.我国加入WTO以后,成为影响深圳发展的新的主要因素是A.环境B.旅游C.交通D.科技BD第82、83页“活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是伴随大批遍地开花的侨资工厂而起步并逐步推进的。与此不同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是上海的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河流等)市场腹地基础雄厚交通条件等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规模比较合理,不同等级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2.长三角城市的等级规模是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扩散其他城市;珠三角城市以广州和深圳作为区域中心。长三角是单核模式,而珠三角是双核模式。(鲁:济南和青岛,闽:福州和厦门)3.可以从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是上海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盛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长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可为长三角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带来众多的经济实惠和创作巨大的发展商机。二是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扩散、示范和带动的核心作用与服务作用,从而形成以上海为技术龙头,带动周围其他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4.南京自身可以依靠江苏,腹地很大,不用完全依靠上海。首先要解决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带动郊区县的发展,打破“二元经济”的格局。其次要积极开展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南京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再次要加快与长三角的区域市场整合。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无论在科技、文化、制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要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唐的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