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德育生活化,情趣化教育的研究摘要:将德育的主体置于现实生活之中,不能将其无限制地拔高。道德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与人的丰富生活相联系。让德育从“天上”降到“人间”,有效的道德教育应当回到现实,与学生的各方面生活相联系,坚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生活需要情趣,情趣化的生活能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字:德育生活化情趣化渗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德育生活化就是让德育从“天上”降到“人间”,有效的道德教育应当回到现实,与低年级学生的各方面生活相联系,坚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生活需要情趣,情趣化的生活能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一、德育生活化及情趣化的概念的界定德育生活化,即是以现代生活为中心,开发利用富有价值引导功能的现代生活资源,通过道德生活实践,促进主体道德自律体系的自主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德育。德育情趣化,即彼此心心相印,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其激励作用、创造力和破坏力都是巨大的。“德育生活化、情趣化”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完善为目的,注重最基本的道德生活认识、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整合;在方法上,强调以激发主体道德需要为核心,使道德的价值取向与道德主体的动机水平之间处于适宜的激励状态,促进道德主体对道德经验自主建构;在途径上,强调通过主体道德生活实践进行德育;在内容上,强调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生活资源,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在评价上,强调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二、德育生活化情趣化下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学生是受教育者,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人,提高人的素质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标;我们必须要在德育生活化背景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1、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学生处在由各种复杂关系构成的“生活世界”中的人,学生是在生活中生存,在生活中被“文化”和被“人化”,教育的各种要素(含教师行为)和教育活动应反映学生生活背景与实际,回归生活,联系生活,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教师的行为必须引导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态度并形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2、学生是文化中的人体现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是种族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接受者;继承者、又是个体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扬者、创造者,其二学生在文化中生存和发展,学生就是一种文化主体。教师的德育行为就是要求把课程真正当作一种有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本”和精神食粮,用以熏陶学生的心灵,要为学生搭建享受文化、享受艺术,继承和创新文化艺术的平台。引导学生建立和生成合乎时代精神的学生文化。3、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的学生观的根本意义在于时刻从现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看待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置学生于鲜活的时代生活之中,关注学生现时代的根本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德育行为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不准”到“共同研讨分析、排除与吸收”。中学德育生活化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心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怀学生的可能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使学生融入时代中去。三、德育生活化,情趣化策略的基本原则1、德育主体置于富有情趣的生活。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育要贴近生活,首先要把人看作是人,要将德育的主体置于现实生活之中,不能将其无限制地拔高。道德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与人的丰富生活相联系。2、德育目标贴近生活,特别是富有情趣的生活。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为这样,德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做到,而不应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3、德育内容源于生活,而富有情趣的生活内容更丰富,更精彩。德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党团基本知识、形势与政策、道德品质、人生价值观、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法纪与公民意识、学风与校风、创新精神与竞争观念、美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对于这些理论教育的内容,我们应做深入地分析研究,综合整合,应尽可能让这些理论内容贴近生活,并融化到学生的具体富有情趣化的生活中去,从而使德育的内容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4、德育工作融入生活,而生活需要情趣。传统教育主张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对教育的这种定位,使得人们总是把社会发展需要放在首位,向受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需要传授已有的知识和文化,以社会行为准则来规范教育对象。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作为人的真实存在,强调的是一种共性教育,没能尊重人的个性需要,完全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课堂或办公室,没有能够沉下去,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没有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结果是精力投入很大,效果却不很令人满意。只有有情趣的生活才能激起学生的激情。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四,如何才能做到德育生活化,情趣化的教育。我认为首先要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情趣化。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强调学生要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因此,新教材要求课堂教学生活化。一.要在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课堂教学中去研究,教师要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二.要在游戏、少先队会、校内外德育规则规范活动及家校相结合,通过有效的设计,组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徳育素养,进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五.具体方法及策略:(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里有大量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如何根据低年级儿童年龄特征,心理、身理特点,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现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完美统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密切结合起来,让德育在教学中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使德育之花在学生中悄然开放。具体做法如下:一、精心备课,挖掘德育素材。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个单元主题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个单元的教育点,即每个单元主题可以运用文章的哪些内容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例如《好奇》这一主题单元编写《苹果落地》《我的影子》《我想知道》等内容,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产生兴趣,愿意去观察,去探索了解一些最简单的物理知识,如电、影子、地球引力等等,同时懂得要善于观察、勤于钻研;又如“秋天”这一主题单元收入《秋天到》《火红的枫叶》《植物妈妈有办法》等课文,从景色、教师节、植物传播种子等几个角度来表现秋天,既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又能传递和秋天有关的知识信息,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更加热爱老师,并能使学生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抓住每单元的主题思想,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定能受到德育教育。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1.在古诗词句颂读中渗透道德情操。语文教材编排了许多古诗词,如《望庐山瀑布》《山行》《夜宿山寺》《所见》等,这些古诗词大多赞美祖国美丽的河山,由于讲究押韵,更适合低年级学生颂读,因此我们要认真挖掘古诗词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各种方法的颂读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思想上受到感染,内心得到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情激情,培养道德情操在教学课文前、中、后,教师根据课本特点,灵活运用电化手段,通过放录像、幻灯、录音等创设一定情境,吸引学生,使学生受到环境场面的感染熏陶,以收到思想教育效果。如教学《丁丁冬冬学识字(一)》一文时,教师剪映天安门、天坛、中华世纪坛、故宫、中央电视塔、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物图片让学生大饱眼福,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水平;教学《流动的画》,教师收集有关桂林、张家界等地方山水画做成录影带,上课时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课文录音。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视觉上感到祖国美丽如画,从而想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一种爱美情趣,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便油然而生,由衷而发。内心爱美爱国的思想浪潮无法可挡。教学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岳阳楼、岳麓山、洞庭湖等名山名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它们的美,由此想到全国各地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山处处秀美,爱国之情随之倍增,立下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的雄心壮志。三、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结合语文课外活动,强化道德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这是德育教育的渠道之一,但仅靠此是不够的。我们在学完了几篇课文,明白了一些道理之后,更要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束缚自己的不良行为,发扬祖国的传统美德。学完了《课桌下的纸团》一文,应教育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不乱丢果壳的良好卫生习惯。粮食与衣服是哪里来的,《白米饭和花衣裳》一文中不仅仅有答案,更能让人深刻地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衣服都来得不易,生活当中许许多多的用品也是来之不易的,也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好好的珍惜。可以说,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引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引下,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把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变成自发、自觉的行为,为学生将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在教学《特殊的考试》时,通过讨论、朗读、分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快知道作为一个主持人的最重要的条件;关注周围的环境,维护公共卫生。而作为一名学生从小要保护自己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室。课上完了,老师看见班上有一部分学生能自觉的将地上的果皮纸屑捡起放在垃圾桶里,我每天都在表扬这些同学。一个星期后,老师在又一次表扬拣纸屑的同学后,说:我觉的还是有必要在我们班再上一次《特殊的考试》,你们说这是为什么?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同学们经过讨论再一次明白: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道理大家都容易理解,但是做起来就不简单,地上有果皮纸屑说明班上还有同学在破坏美的环境,只有人人做到不乱仍果皮纸屑,我们的环境才会好。经过再一次学习,教室的卫生就不用我操心了,甚至还有同学用他们养的花,画的画、写的书法作品来打扮教室,谁一走进我们的教室都赞美不已。在课内学生学习了文中优秀人物的思想,在课外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语文活动,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教了《书的世界》一文,要求学生在课外读故事书,利用班会开展讲故事比赛。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既让学生增长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又让学生受到了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等教育,深化了思想,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为妈妈做事,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每天向妈妈索取做事的报酬,当他在餐桌旁看到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总额为零时,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在教学完本课后,老师没有立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而是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后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或者让爸爸妈妈讲一个关于自己小时候的故事。第二天上课时,孩子们纷纷向我汇报:“老师,我昨天第一次为爸爸洗了脚,爸爸还夸我是个有孝心的孩子”。“老师,昨天妈妈给我讲我小时候半夜发烧送我上医院的事,我听了好感动”?听了孩子们的汇报,老师告诉他们:“孩子们,你们在父母的关爱中幸福地成长,知道了父母对你们的爱,希望你们用对父母的这份爱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世界就会汇成一片爱的海洋?”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没有脱离生活实际的“说教”,也没有空洞的思想教育,而是让学生身体力行,亲自实践,自己从中悟出文本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通过交流,让学生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方法是很多的,关键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