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在我国建筑业中的必要性分析孟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学号09123103【摘要】结合当前我国着力推动低碳经济,加快实现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背景,通过分析建筑业现状,指出我国建筑业实现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建筑业推行低碳经济是必须的,它不仅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关键词】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推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经济规模空前扩大,人类文明取得长足进步。但这种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导致了人口的极度膨胀,资源的明显骤减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由此引发的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严重制约了整个世界的发展。对此,人们进行了不断地反思与努力,并认识到人口和经济需求的增长,将导致地球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逐步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一、我国建筑推行低碳发展模式的背景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不仅消耗了大量能源,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随着能源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城市大气污染,过度消耗生物质能引起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此外,“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明确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二、建筑业实现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一)低碳发展模式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行低碳发展模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图1低碳概念建筑设计实例(二)解决建筑领域的低碳问题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根据相关文献,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对电力、燃气等石化能源的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也正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这是全球普遍关注建筑低碳排放的原因。在我国,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据统计,1970年,全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10%,2009年,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的33%,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耗能,与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社会总能耗的47%。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城乡建设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新建建筑虽已基本实现按节能标准设计,比例达95.7%,但施工阶段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仍比较低,仅为53.8%,形势严峻。虽然建筑行业是社会能源消耗中的大头,却也是可塑性最强的行业。在投资20美元减排1吨碳的众多方案中,建筑行业可以实现的方案是其他任何行业的3倍之多。因此,建筑行业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让我们采用经济高效的方式减少碳排放,可谓是缓解全球变暖最经济最快捷的方式。如果中国的建筑业进入低碳时代,那么,包括节能、节水、绿色建材的使用等,我们全国每年节约的费用可达7000亿元。中国建筑业推广低碳发展模式的潜力与前景可见一斑。在这种形势下,建筑行业必须加快发展低碳模式,直接或者间接地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中流砥柱。总之,实现建筑业的低碳化发展,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方式的改变和优化、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措施,大力发展建筑领域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参考文献][1]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3]顾朝林.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4]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编著,世界碳市场状况与趋势分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5]蔡林海著.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6]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著.低碳经济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