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最高学问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人格是最高的学问》教学设计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演讲稿,以及演讲稿的特点和写法;学习本文文情并茂,夹叙夹议,将情、事、理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而又感人至深的特点。学习作者通过叙述几个小故事来表现主旨的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筛选资料、整合资料和展示材料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世纪老人独具的人格魅力,理解作者对崇高人格的赞颂,体会“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深远含义。引发学生对“自知与自强”的深层次思考,努力培养、成就自己的“最高人格”。教学重点:感受世纪老人独具的人格魅力,理解作者对崇高人格的赞颂,体会“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深远含义。引发学生对“自知与自强”的深层次思考,努力培养、成就自己的“最高人格”。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筛选资料、整合资料和展示材料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教学方法:诵读法、资源整合法、合作探究法以及讨论法。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预习:2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通过学生自学、老师讲解、师生讨论,体会“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深远含义。引发学生对“自知与自强”的深层次思考,努力培养、成就自己的“最高人格”。1、学生运用网络分组查阅有关作者白岩松、季羡林、冰心的资料。2、查阅文章中的生字词。了解这篇文章的体裁(演讲词)。3、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并能谈谈这篇文章给自己的启示。4、利用早读和晚自习时间听课文视频朗读,并和学生一起观看于丹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系列专题讲座。教学思路:本课的学习主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了解什么是演讲词以及演讲词的特点和写法。通过活动,让学生结合文本,并经过筛选、整合和展示所搜集的有关材料后畅谈读完文章的诸多感受,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语言美、结构美和哲理美。分析文中三个故事对表现中心的作用,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结合自身,联系职业取向,反问自己:我们又该如何成就我们的“最高人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课(3分钟)(出示幻灯片)一个企业要招聘员工,条件苛刻,待遇优厚,吸引了许多应聘者,其中不乏条件优秀者。招聘那天,前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行色匆匆忙着去面试人群中有一位应聘者,在上楼时,看见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准备上楼,当时有很多人都急着去面试,无人顾及这位老人。于是,他停下脚步,把老人送到楼上后,才去面试。最后,这位应聘者被录取了,聘用他的正是那位“轮椅”老人。3大家想一想,这个企业为什么要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招聘员工呢?而这位应聘者又为什么会被录取呢?启发学生作答,教师适时点拨,明确:(出示幻灯片)老人说:“我录用他,,就是从他关心帮助别人的言行中,看到了他有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品德。”这位被招聘者的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品德,其实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人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白岩松,走近两位世纪老人的生活,去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吧!(展示课题:《人格是最高的学位》)二、作者掠影(7分钟)(因为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所以这一环节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也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1.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简单介绍一下白岩松的个人资料,要求不要重复介绍。(该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结果,并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出示幻灯片做小结归纳要点。)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中国蒙古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著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专题评论员、《焦点访谈》、《新闻周刊》、《新闻会客厅》等节目主持人,曾主持过港澳回归、温家宝访日、多届奥运会、汶川大地震等直播节目。2000年曾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9年华语主持群星会获年度终身成就奖。2.写作背景本篇文章选自《文苑》2006年12期。是白岩松在全国新闻界“做文与做人”演讲比赛中所写的一篇演讲词,通过白岩松深刻丰富的演讲,本篇荣获“演讲与口才”杯全国新闻界“做文与做人”演讲比赛特等奖。三、知识导航(8)4(因为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对演讲词知识有专门讲解,再加之课前预习,所以本环节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幻灯片出示要点即可)。提问:这篇文章属于什么体裁?(演讲词)什么是演讲词?明确:演讲词俗称演说词、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师生举例子,如国旗下的演讲等)演讲词的特点1.内容要有针对性2.中心要明确,观点要鲜明3.语言应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感情演讲词一般有叙事、说理、抒情三种类型1.叙事型演讲词:以叙述为主,以事感人。2.说理型演讲词:以议论为主,以理服人。3.抒情型演讲词:以抒情为主,以情动人。提问:本文是属于何种类型的演讲词?明确:属于叙事演讲词,情理交融,叙议结合。演讲词由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1.开头要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凤头)2.主体部分要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猪肚)3.结尾要干脆利落,简洁有力(豹尾)四、整体感知(15分钟)1、复述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其结构美提问:(1)文章共讲述了几个人的什么故事?(2)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是什么?有什么关系?(3)理清文章思路。(讨论明确,出示幻灯片)5(1)季羡林、冰心两位世纪老人的三个故事。一是讲述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的故事;二是讲述冰心先生病魔缠身仍关心老年病人状况的故事;三是讲述了北大学生怕打扰先生给季老门前留言的故事,描绘了一幅季羡林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的美丽画面。(2)文章开头由卡萨尔斯的名言引出对演讲主题“作文与做人”的思考。结尾反观自身,表达对人格力量的深层思考,以及立志塑造自己优秀品格的坚定决心由卡萨尔斯回答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的故事开始,到作者思考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结尾,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深化了主题。2、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出示幻灯片,展示文章结构层次。五、精读细研(10分钟)1、理解关键语句(1)常常觉得自己是只气球,仿佛飞得很高,仔细一看却是被浮云托着;外表看上去也还饱满,但肚子里却是空空。明确: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表现作者认真而严格的自我反省。作为一名主持人,被称为央视名嘴,有太多的光环,有太多的羡慕,往往迷失了自我。但作者在深深的思考之后,知道这一切只是虚名,而自己需要追求需要充实的地方还很多。(2)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明确:运用了比喻和类比的手法,赞颂了季羡林先生的高尚人格,及其对于年轻学子的深刻影响。季老的人格魅力将成为北大不朽的佳话。2、回顾全文,联系看过的白岩松主持的节目,体会语言美。俗话说,能打动人心的,才是最美的。本文的语言风格一如作者一贯的主持风格,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从东方时空6开始,到港澳回归,到连续三届的奥运会主持,汶川大地震等,作为一名主持人,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与人生,富于感性认识,多做理性思考,因而其语言往往在朴实的叙述中饱含深情和哲理,娓娓道来又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六、课堂小结一篇好的演讲词,总是能做到以事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本文就是成功的范例。严谨的结构,朴实的语言,让我们意犹未尽,让我们在两位世纪老人的故事中去思考,去探索,使自己的人格日臻成熟,伟大。七、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第一题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大家还记得《士兵突击》中那个主人公许三多吗?他为什么能从一个父亲嘴里的“龟儿子”,一个有性格缺陷的农村初中毕业生,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特种兵呢?(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许三多的优点:认真,吃苦耐劳,不抛弃,不放弃,有团队精神,等等。可以说,许三多是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那么什么是人格呢?明确: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人格通常包括乐观、积极、自信、宽容、诚信、善良等等。提问:什么是学位呢?明确: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是衡量人们学识的重要标尺,我国现有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那么,是不是学位越高,人格就越高呢?“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是什么意思?7学位与人格并不是成正比例的。(展示一组人格与学位成反比的图片,以及人格与学位的动画设计)文章题目运用了比喻,形象说明了追求崇高人格在每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性。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季羡林和冰心两位来人,来品味他们的崇高人格,来寻找我们应该追求的人格。二、探讨交流全班分为二个小组,分别对季羡林和冰心两位学者进行深入了解,每个小组将所查阅的资料进行筛选、整合,最后展示,教师出示幻灯片。1.季羡林组(1)季羡林简介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被誉为“国宝”。大师在自传中写道:“我这一生是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与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等也有浓厚的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他还多次公开表示拒绝“国学大师”“国宝”等称号。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获奖人物,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2)季羡林的故事所折射的人格魅力第一个故事:平易近人乐于助人虚怀若谷认真朴实第三个故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格魅力代代相传(3)老师播放季羡林2006年获“感动中国”奖的视频短片并讲述季羡林“三辞桂冠”的故事。(出示投影)让学生谈谈看完视频和听完故事的感受?2.冰心组8(1)冰心简介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所瞩目,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凝练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2)冰心的故事所折射的人格魅力第二个故事:百年冰心心忧他人顽强坚韧大爱无疆(3)冰心名言欣赏:★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凉。★人生的道路,到底是平坦的少,崎岖的多。在平坦的路上,携手同行的时候,周围有温暖的春风,头上有明净的秋月。两颗心充分地享乐着宁静柔畅的“琴瑟和鸣”的音乐。在坎坷的路上,扶掖而行的时候,要坚忍地咽下各自的冤抑和痛苦,在荆棘遍地的路上,互慰互勉,相濡以沫。9★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3、体味文章的哲理美结合大家的所讲,谈一谈什么是“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分析这三个故事对表现文章中心有怎么样的作用?(每个小组讨论后选一个代表发言,讨论2分钟,发言限制1分钟)老师小结:本文通过叙写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生活中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