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备课本学校年级教师201学年第学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9年版)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第1条熟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方案》等教学指导文件,明确任教水平各个教学目标的内容和到达点,以运动能力提高和身体锻炼为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并努力实现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目标的达成。第2条开学2周前要制定好水平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和单元计划,各个计划中应包括: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数量(含规定和自选)、进度安排、考核内容与方法、评价视点与标准。第3条上课1周前完成教案设计。教案应包括:课次、课时教学内容、课时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练习次数、教学方法手段、队伍组织与场地、学习氛围、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预计、器材、课后反思等)。第4条要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教学目标要有重点,要密切联系教材和教学情景,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表述要行为化。二、教学实施第5条课前,按课时计划要求完成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进行安全检查,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防止相互干扰。提倡让学生搬运器材并建立轮流值日制度。第6条上课铃响前,教师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在集队地点迎候学生。教师的服装要整洁,仪表要端庄、精神要饱满。第7条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并报告老师;教师跑步进入讲解位置,师生问好,教师做出勤记录;迟到的学生在向教师报告明原因后经教师允许入列,排在最后一排的排尾。整队要求快、静、齐。第8条对因病、伤和女生例病不能正常上课的学生,教师应安排见习任务或适当的教学辅助工作。见习生未经教师准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第9条课堂常规完成后,教师要向学生简明扼要地进行课前讲解,其中包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本节课要到达的教学目标、主要教学要求和安全行为规范等。第10条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组织合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中既要有一般的热身性练习,又要有专门的适应性练习,准备活动要符合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和简便性的要求。第11条课堂教学结构要有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基本阶段。准备部分时间是进行课堂常规和准备活动的时间,约占总时间的20%左右;基本部分时间是教材学习和身体锻炼时间,约占总时间的70%左右;结束时间是进行放松练习和总结的时间,约占总时间的10%左右。课的各部分要环环相扣、连贯流畅。第12条体育课要保证必要的运动量和身体练习密度,而且要有合理的节奏。全课练习密度要达到25%—40%,主教材练习密度要达到20%左右。全课平均心率要达到120次/分—145次/分左右。课中要合理安排教学与练习、运动与休息的交替,使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有合理的量和节奏。第13条课中要处理好全班活动与小组活动的关系,处理好集体学习和个别指导的关系,要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形式,使体育教学更能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在必要时要安排学生干部或者体育骨干协助进行自主性强的活动和练习。第14条课中教师的语言要文明,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讲解要正确、清晰和精炼;在教学中要时常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进行激励和提醒,实施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教学中的表扬要适度和适时,批讦要中肯服人;教师要合理运用各种体育口令,口令要规范和洪亮。第15条学习新技术时,教师必须为学生做示范,示范要正确和美观。示范时教师的站位和学生的队列要有利于学生观察。第16条教学的场地布置要安全、合理、美观。课堂教学组织和队伍调动要简洁和高效,场地布置和教学管理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氛围的营造、要有利于集体教学的安全和有序。第17条要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运用游戏、情景、唱游、故事等教学法进行教学。提倡进行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新型教学方法,但各种教学方法都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相匹配。第18条要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并在教学中敏锐地抓住教学中随时出现的教育情景,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文明行为、集体意识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教育。第19条要整理体育教材中的各种知识点,将有用的身体知识、锻炼知识、保健知识、安全知识、体育文化知识等渗透在教材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提高教学效益。第20条要仔细检点教材中的危险因素,并认真预想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景,预想安全对策,备好安全保护方法,并教给学生并组织学生的互相安全保护,课中随时提醒和监督学生要注意安全,杜绝危险行为出现。第21条要认真研究教材中的主要乐趣要素所在(如篮球的投篮、足球中的射门、隔网运动中的网上多次往返、体操类运动的非正常体位感、舞蹈类运动中的音乐律动美感等),在教学中要围绕乐趣特点来展开,帮助学生体验各项运动的独特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第22条临近进入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要逐渐减小运动强度,必要时还要做放松性练习,以便让学生的身心趋于平静。第23条进入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要对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内容有: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练情况进行表扬和批评;必要时,询问学生对本次课的感受,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提示下次课内容;布置适量的思考性和锻炼性的课外作业。第24条体育课结束前,师生要进行礼节性的道别。教师要带领学生一齐清点器材,并收回器材室放好。下节课要继续使用的器材要派专人守护,做好交接手续后方可离开。三、学习评价第25条每学年都要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测试项目选择要按照全面性原则,将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进行统筹安排、合理搭配,每学期的测试项目不少于2项,学生可有一定的选择测试项目的权利。体能评价应尽量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第26条每学年都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测试,测试项目根据学年计划安排的考核内容确定,每学期的测试项目不少于2项,学生可有一定的选择测试项目的权利。第27条每学年都要对学生进行态度与情意评价,评价以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进步情况为主。具体评价内容可包括:学生的体育课出勤;学生服从集体的行为;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学生的开朗和自信;学生体育知识运用等。第28条体能、知识、技能的测试和讦价应以教师评价和绝对评价为主,但应注意加强对相对性评价标准与方法的探索,加强学生对体育评价的参与度,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的相结合。第29条学生学业评价根据评价内容采用综合评价。其中体能分值不低于总分的40%,知识与技能分值不低于总分的40%,态度和情意评价分值不高于总分的20%。四、课外活动第30条按照学校工作安排,根据学校实际精心设计好大课间活动内容和实施方案,并参与组织、指导工作;有机结合课堂教学统筹安排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场地、器材,配合带班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比赛并根据当地竞赛计划,结合学校情况确定训练项目、制订训练计划,做好训练和参赛工作。龙湾区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常规(试行)第一部分制订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的宗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教学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常规旨在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努力夯实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和体育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第二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一、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必须恪守:不备课不进课堂。(一)制订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教学计划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具体措施、教学进度等。1、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明确制定计划的指导思想。2、分析教材特点,确定教学内容的时数和比重。制订各学期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3、根据气候的特点,合理安排两个学期的教材(包括技能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4、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地安排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教学计划(包括水平、学期、单元、课时四种计划)。(二)教学设计(课时计划)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的前期工作,设计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程度。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1、全面熟悉水平计划,教案设计要有整体性、新颖性和实效性。2、了解学生,考虑到学生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3、科学地确定教材的重难点及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实施步骤要重视因材施教,因人而宜。4、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具体性、可观测性,课的结构明确,层次分明,教学目标既要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5、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分配、运动负荷,合理运用场地、器材,应预测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1、教师要熟悉教案,要身着运动服、运动鞋。2、教师提前几分钟到达场地,布置场地和器材,进行安全检查。3、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干部或学生自己主动向教师说明。4、正式上课:(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和服装;师生问好。(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要求,安排好见习生。5、指导课的进行(示范、讲解、提示、过程评价、练习、小结)(1)使学生明确课的目标,介绍器材名称、性能及使用方法,组织学生有步骤地进行锻炼。(2)善于正确地运用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帮助学生观察、领会,掌握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3)解答学生对知识或动作的疑惑,使学生多学、多练、多思,发挥其创造性思维。(4)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变,在课中多运用激励性语言和手段、策略。(5)在集体练习的基础上,加强个别辅导,让学生充分地活动,体验运动乐趣。(6)加强对体育骨干的培养,教会学生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在课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7)课结束时,进行小结,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外练习和下一次课预习的要求,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和场地整理工作。(8)课的开始部分准备活动要充分,在课的结束部分要做好放松活动,使学生养成运动前做准备活动,运动后放松身心的良好习惯。6、注重雨天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提倡采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上好理论课。7、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8、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坚持正面教育,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9、做好学生的考勤工作,对出勤情况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