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课教案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授课班级:五年级(1)班人数:60人授课老师:崔松峰时间:2012年03月23日地点:运动场课题1:跨栏(新授)2:障碍接力跑(复习)。阶段水平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跨栏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跨栏的动作要领,懂得蹬、跨、摆是跨栏的关键,理解跨栏运动在生活实践中的现实意义。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跨栏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学习障碍跑提高快跑过程中控制身体,调整速度和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过程时间次数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队形准备部分8分钟8拍×4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二、准备活动:(一)慢跑。(二)准备活动:1、头部运动;2、体侧运动;3、体转运动;4、腹背运动;5、弓步运动;6、跳跃运动;7、整理运动;1、教师语言要清晰。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3、教师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师生一同练习。1、教师用形象化的语言启发学生依次模仿,3、教师巡视观察,表扬鼓励,激发兴趣。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2、学生认真听队列的要求。3、师生一同练习。动作一致,精神饱满。1、学生在老师语言启发引导下,依次做仿生练习。2、动作规范,情绪饱满,课堂气氛活跃。××××××××××××××××××××◎1、原地徒手侧向投沙包练习。2、原地侧向投沙包练习。3、互相指导练习。要求:注意安全,听从指挥。基本部分18-20分钟8-10一、进一步学习栏侧过栏(橡皮筋)1、复习摆动腿栏侧过栏(橡皮筋)要点:折叠摆腿正确到位,下压积极加速。身体高重心、攻栏意识强、向前性好。上体及身体其他环节配合协调。(1)行进间双腿交替摆压腿练习(2)上步攻栏练习(3)行进间走动摆动腿栏侧过栏(4)行进间跑动摆动腿栏侧过栏教法:1.教师提示技术要点和要求。学生逐个练习。2、以个别纠正错误动作为主。要求:1、加强本体感觉体会动作。2、注意观察别人技术,促进技术改进。教法:1、教师提示技术要点和要求。2、学生逐个练习。3、以个别纠正错误动作为主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2、学生集体练习。3、学生分组练习。要求:注意安全,听从指挥。要求:1、髋关节充分打开、膝踝动作正确。2、以膝领先、折叠提拉动作正确到位。3、脚着地位之正确、身体积极向前。4、摆臂及上体动作配合协调。××××××××××过程时间次数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队形基本部分8-10分钟2-3次二、障碍跑接力游戏。目的:培养学生控制身体能力,培养学生快速反应,应变能力。1、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2、教师做正确示范。3、学生练习比赛。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2、注意观察教师的示范。3、学生练习比赛。4、分组比赛。××××××××××××××××111122223333结束部分4-5分钟一、放松;二、小结;三、下课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2、下课。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2、下课。××××××××××××××××××××◎教学反思长汀县实验小学体育教研课教案授课班级:五年级(1)班授课老师:范小雄指导老师:范木长人数:60人地点:运动场时间:2012年03月23日跨栏跑教学设计授课班级:五年级(1)班授课老师:范小雄指导老师:范木长跨栏跑教学设计跨栏跑用5课时完成,本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设计说明等七个方面谈谈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的跨栏跑教学在田径教材中以核心教材形式出现的,技术难度是逐步递增的。跨栏跑作为田径运动会的传统项目,符合学生体育学习与竞赛的要求。对于体育功能如成功教育、挫折体验等教学目标的达成,跨栏不失是最好的项目之一。根据《大纲》的要求,确定了“栏间跑”为跨栏跑的“知识点”,可以组织以“50米快速跑跨过5个低栏”的教学,改进学生栏间跑的节奏,发展连续过栏和快速跑的运动能力,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改进栏间跑节奏,并能在50米的快速跑中跨过3—5个低栏。难点是跨栏步与栏间跑技术衔接。二、教学目标设计1、运动参与目标:对本课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学习和练习。2、运动技能目标:提高跨栏跑的运动技能水平。改进栏间跑节奏,并能在50米的快速跑中跨过3—5个低栏。3、身体健康目标:在现有水平上发展跨栏跑的能力,增强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提高速度和反应时。4、心理健康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预防或消除心理障碍,接受挫折教育并体验成功的喜悦。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练习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三、学情分析(一)教法设计教材中的“栏间跑”,主要明确的是由于栏间距基本上是固定的,随之栏间跑的节奏也就是每个栏间跑的步数也应固定下来;为了减缓“过栏”给跑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比较合理的节奏跑过栏间十分重要。从技术角度要求在栏间跑中要保持较高的身体重心,用前脚掌着地,加大后蹬用力和摆臂幅度,尽量加快动作的节奏,并为过下一个栏做好必要的技术和心理准备。跨栏跑教学的核心教材“50米栏”(跨5个栏),可以说是跨栏跑的完整技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按照不过多追求技术动作细节,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锻炼手段来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及灵敏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品质教育等原则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练兴趣。如让学生自己设计、规定本人的起跑线到第一栏的距离,不仅不害怕,而且很有乐趣,动起主观,降低难度,灵活教学,以增进教学的实际效果。(二)学法设计1、建立正确的跨栏跑概念,丰富体育文化知识,全面提高在快速跑动中连续过栏的能力。2、复习、改进跨栏步技术。通过示范、讲解,以及栏侧过栏等配合运用跳箱、山羊等器材,改进起跨攻栏、起跨腿过栏等动作,提高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3、学习、改进栏间跑技术。A:通过讲解示范等,进一步明确栏间跑的技术概念及动作要点。B:通过适宜距离放置的实心球、哑铃等,学习体会栏间跑的节奏,培养运动感觉。C:跑动栏侧过栏,用适合于自己的节奏跑过栏间。D:跑动过栏,用较合理的节奏跑过栏间并起跨过下一栏。E:跑动连续过栏练习。4、采用蹲踞式起跑,50米跨过5个低栏。A:复习、改进蹲踞式起跑,跨过第一个栏。B:改进、提高连续过栏的能力。C:50米栏练习四、教学模式设计运动体验→学习体验→挑战体验运动体验:从享受运动乐趣开始,通过适度的运动乐趣体验,逐步适应跨越障碍,消除恐惧心理。同时使学生对跨栏跑教材有一个认识的时间和空间,为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做好准备。也为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初始状态,更好的调控教学提供了信息。学习体验: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协作思考,采取探究法,使学生理解跨栏跑技术间的关系,学会掌握技术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同组间一对一观察同伴在跨栏时摆腿的姿势,起跨点离栏的距离,并由小组长负责,将练习情况如实记录在学生学习的记录表上,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小结,最后由小组代表组内在全班进行总结。此时教师针对学生汇报的情况予以启发,帮助学生找到技术间的规律特点,归纳总结,再结合示范进行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跨栏跑技术概念的理解。挑战体验:通过反复练习之后再进行50米跨栏跑计时。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同时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对自我挑战了解自己的状况,也为下一次课向新的目标挑战和向他人挑战做好心理准备。在挑战的同时也是学生自信心增强的过程。五、教学过程设计(一)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采取学生自我练习方法和模仿方法,完成热身和专门活动。(二)体育教学的实施阶段以练习法、发现法和竞赛法为主要方法。本次课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设计1、练习法、变换练习法。以尝试练习进行体验,建立初步感知,熟悉教材,培养运动的一般能力,在学习体验中运用反复练习法,改进跨栏步的技术。2、发现教学法。运用学习跨栏步技术教学,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探究如何降低重心较快地过栏。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掌握运动知识。3、竞赛法,自我暗示法。50米计时跑,在运动体验和挑战体验中都采用,主要是激励学生的积极锻炼和强化练习,提高跨越障碍的能力。4、讲解法和示范法。在学习体验中为学生加强建立技术概念时而采用。(三)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束与总结阶段采取散点按摩、默想等放松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放松身心。六、教学评价设计跨栏跑的教学评价,虽然安排了50米栏技评的考核内容,但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学、练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使两者结合起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要考虑以下因素,如:采用的栏间距、栏高是多少?栏间跑几步?第1、2、3……步分别为多长?跨栏跑的总体感觉如何?通过评价要使学生自己清楚自己在学练什么,取得了什么样的学练成果,并争取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学练的目的,主动地锻炼。跨栏跑的技评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理解及掌握程度;第二是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第三是主动参与学练及勇于拼搏进取、刻苦训练的态度和精神品质的表现等,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有技术上的评价,又要结合运动能力、思想品质等进行综合评价,灵活掌握,以鼓励为主,调动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实际上,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那么评价的目的也就达到了。50米跨栏跑技评标准优秀:完成动作质量好,姿势很正确,部位很准确,动作轻松、自然、协调、优美。良好:完成动作质量较好,姿势正确,部位准确,动作较轻松、自然、协调。及格:能完成动作,姿势基本正确,部位较准确,动作不够轻松、自然、协调。不及格:不能完成动作或姿势不正确,部位不准确,动作紧张,不协调。七、教学设计说明跨栏跑教学仍然要与速度素质的练习以及快速跑的能力练习紧密结合,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