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观点:用制度管住权力“任性”——“让百姓办事不求人”①编者按: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办事不求人”无疑是题中之义。这是普通人期盼的愿景,是法治中国最为生动的情形之一。从改革的角度来看,“办事”既是人与事打交道,也是人与人打交道,前者关系制度优化,后者考验政治伦理。中办、国办印发有关《意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就是要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用制度管住权力“任性”,以规则重塑权力运行,以责任校准权力观念。今天起,我们将连续推出三篇本报评论部文章,与您一起探讨改革中的人与事、权与法、公与私,一起瞻望“办事不求人”的新时代。破解“办事难”,必须管住管好权力,让其规范运行。权力清单的出台,让“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有了更坚实的制度依托有这样一个相声,至今仍让人记忆深刻。演员老马在外地表演,向饭店服务员提出“晚上有演出,能不能提前半个小时吃饭”,服务员答应为他煮碗面,但得“填个表”。表填完后,经过层层审批,结果四天过去了。老马乘火车回京的时候,饭店经理居然赶来——“那碗面条批下来啦!”四天才批下一碗面,这样荒诞的故事,过去有,今天也并未完全消失。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陈义龙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引发共鸣。他所在企业的一些新技术产品需要审批,可“一项审批时限20天,拖到第十九天才通知,缺某某材料办不了!”“权力任性,小鬼难缠,办事太难。”老百姓的调侃,道出了问题的所在。应该说,这些年来,尤其是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以及政府简政放权的自我革命,“公章长征”的事情有所减少,脸好看了,门好进了,话也好听了。但在不少地方,群众仍然面临“中梗阻”的问题,“最后一公里”现象也依然存在。症结到底出在哪里?从权力运行本身反思,群众办事难,与制度不完善、问责机制不健全、一些干部手中自由裁量权过大不无关系。在不少地方,由于没有明确而细致的权力清单和程序规定,一些工作人员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甚至故意刁难、拖延。有的则想着拿好处、吃“回扣”,明里暗里拿权力变现。正常渠道没法办,老百姓只好考虑托关系,找熟人,塞点“辛苦费”,送点土特产。“敲门敲断手,盖章跑断腿,电话永远没人接,等终于见到领导了,吃饭唱歌带洗脚,领导一摸红包薄,结果事儿又黄了。”网上流传的这个段子,生动地刻画了群众办事求人的无奈心理。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破解“办事难”,必须管住管好权力,让其规范化运行。最近,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哪些权力是要保留的,各项行政职权的行使主体是谁,都有哪些运行流程,权力清单都要作具体而微的规定,并向老百姓公布。《意见》还要求强化权力监督和问责,不按权力清单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人员,将被依法依纪追究责任。通过这些制度设计,行政权力将纳入法治的轨道。权力清单的出台,让“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有了更坚实的制度依托,“任性”的权力将被套上制度的“辔头”。具体说,百姓找政府办事,该找什么部门、该走什么程序、政府该怎么办、多长时限内办结,都由制度、清单规定得清清楚楚。政府工作人员不能刁难、拖延,否则百姓就可投诉,相关人员就会被问责,政府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被限制到最低。“民者,国之根也”。解决老百姓“办事难”的问题,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促进办事规范化、法治化,将开启“办事不求人”时代。可以说,每一份权力清单,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书,都是对法治中国这本巨著最具体的注解。办事不求人,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最鲜活、最生动的情形之一。用法治的阳光,清除灰色地带,增强服务意识,才能让“办事难”成为历史的尘埃。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办、国办出台《意见》,用权力清单管住“任性”的权力,乃是人心所向、势之必然。当然,改革永无止境。推出权力清单,解决“办事难”,仅仅是迈出“让百姓办事不求人”的第一步。怎样提高办事效率,如何提高便利程度,诸如这些问题,也是“让百姓办事不求人”必须迈过的坎。“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沿着法治轨道,发挥制度效力,管住权力“任性”,我们就能在每一个事项、每一个环节中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啃下“办事难”这块硬骨头。人民日报评论部:靠规则重塑权力运行——让百姓办事不求人②用法律和规则再造权力运行、规范自由裁量,从整体上明确权力的运行轨迹,在微观上划定部门的权责边界,才能描绘一幅来路清晰、去向明确的“权力流程图”有位刚参加工作、负责审验车辆的年轻人发现,同事们的桌子上经常摆满种类不同的“散烟”。观察之后才发现,几乎每一名来办手续的驾驶员都要非常客气地向他们敬烟,无论如何都推辞不掉。于是,不到半天桌子上就积了一大把,看上去像个香烟铺子。“不敬烟不办事,敬了烟好办事”的坏风气,折射出的是权力为谁运行、如何运行的大课题。让百姓办事不求人、权力运行不打折,也是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的热议话题。有的代表委员提出,有些地方搞简政放权、一站式服务,却只收材料不办事,审批还是要在“后台”完成,服务大厅成了“收发室”,背后原因还是因为权力清单不清晰、权力流程不顺畅。还有代表委员提出,一些地方虽然有了权力清单制度,却偷偷开了“制度后门”:表面上取消审批事项,转身又巧妙地转移给“二政府”或者“红顶中介”,于是权力清单看上去“清”了,但办事手续反而多了。这些现象,值得深思。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正是为了有利于服务人民、有利于群众办事。靠什么堵住“制度后门”?“规则是最好的治理者”。必须运用规则重塑权力运行,实现权力运行的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看看网上晒出的“行政审批长征图”,上百个章、200多个审批日令人徒叹“一个项目的命运太艰难”;想想“准生证”带来的烦恼,手续流程五花八门甚至相互“打架”,“办准生证比生孩子的周期还长”。更何况,程序复杂不清,必然导致责任模糊不定,工作人员更容易“打官腔、甩冷脸、踢皮球”,伤了公信力,寒了群众心。正因如此,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就要抓好清权、减权、制权、晒权等主要环节。许多时候,程序与规则之所以难以落地生根,非不能也,是不愿也。一位“局中人”坦言,“有审批权和没审批权大不一样,有审批权,人家就事事求你拜你,把你当财神爷般供着。”正是这种“财神爷”的感觉,让一些领导干部视审批权为囊中私物、上下其手、突破规则,甚至曾有某环保局长放言,“分分钟搞垮一间厂”,造成群众“见佛就得拜,见庙就烧香”。因此,让权力清单运转起来,内驱力正在于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以制度程序取代“领导意志”,以法治规则规范自由裁量,权力才能真正运行在为民造福的轨道上。靠规则重塑权力运行,这里的“规则”不是冰冷僵硬的制度,而是富有人性关怀、能感知群众冷暖的法治文明的呈现。很多人心知肚明的是,当一些领导干部表示“那就按规矩办吧”,常常意味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字面上的“遵守规则”,另一种则意味着“板起面孔、故意为难”。比如,审批事项规定了法定期限,一天内可以办结,一周办结亦可,这中间的自由裁量权就成了一些人“拿捏”的空间,对“不懂事”“不够意思”的申请者“顶格办理”,把规则内的权力用到极致。而对行政相对人来说,一个项目耽误一天的成本或许就高达数十万元乃至更多。现代法治文明当然需要自由裁量权,但正确的规则意识应该是对自由裁量权的善意使用,以最大限度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否则规则制定得再复杂,也难免为人所乘。在这个意义上,法治与规则也是对人心的治理,严以用权更要心存敬畏。在现代社会,正当程序是权力的运行轨道,依法依规是权力的运行方式。用法律和规则再造权力运行、规范自由裁量,从整体上明确权力的运行轨迹,在微观上划定部门的权责边界,才能描绘一幅来路清晰、去向明确的“权力流程图”。对领导干部而言,这是一个“隔音空间”,在这里,只按程序确定进退行止,不管权力和关系的无孔不入;对人民群众来说,这是一种保护机制,在这里,可按规则监督政府效率,不怕拖延推诿的懒政,无惧打点关系的暗示。以规则取代关系人情,以规则清除寻租空间,才能防止随意性、压缩模糊性、杜绝逐利性,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人民日报评论部:以责任校准权力观念——“让百姓办事不求人”③之所以强调权力的责任属性,关键原因就在于,如果责任太虚、权力太实、权责不对等,便会延长权力的触手,大大增加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发生几率办个护照要返乡6次、行程3000公里,盖个科研楼前前后后要盖200多个章,为什么群众磨破嘴皮子、踏破了铁鞋,到头来依然“事难办”?矿泉水跨省销售要审批,割草机操作工、木材搬运工也要资格认定,随着简政放权的深入,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正在得以整改,但其背后折射的理念,仍然发人深思。“官不大,官架子不小”“身在基层却缺少为民情怀”“自己的事情穿心过,人家的事情风吹过”……听听百姓的“点评”就能明白,权力一旦丢掉了宗旨和情怀,松懈了责任和担当,结果必然是不作为和乱作为。或是把权力当资源,追求等价交换、有偿使用;或是把权力当成权利,想怎样来便怎样来;或是把权力当待遇,将正当的办事当做私人恩赐……在这些权力观念的指挥下,权力怎么可能不任性?由此可以理解,简政放权之所以难,就是因为舍不得放下附着在权力上头的资源和利益。有清理审批事项的干部坦承,对几千项权力一一进行梳理很艰辛,但“最难的不是体力劳动,而是与有关部门的争执”。部门利益凶猛“围猎”,改革者如果意志不坚,放权“割肉”就会变成“割韭菜”,该下放的权力换个马甲又冒出来,开个足浴店都需要环评中介审批之类的“审批控”很难说不会继续上演。由此也可以理解,“为官不为”在许多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就是因为不少人离开审批就不会监管,下放权力就甩走了责任。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反映,一家食品企业申请一项食品包装标准,食药部门说只管食品,质监部门说只管包装,两家都借口缺少法律授权,“不敢”出面制定相关标准。放权成了自由落体,履职成了大撒把,百姓的事情岂不无人问津?无论是变相放权、刻意刁难,还是为官不为、握权塞责,都照见了责任缺失、权力观念扭曲的危害。从法律的视角看,权力是一种在授权范围内必须履行的责任义务,由不得任性和傲慢,也容不得淡漠和怠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申明的就是这个道理。之所以强调权力的责任属性,关键原因就在于,如果责任太虚、权力太实、权责不对等,便会延长权力的触手,大大增加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发生几率。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行政机关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要用责任意识校准权力观念,让为民服务成为政府职能的内核,让恪尽职守成为权力的底色。此种纠偏之举,可谓切中为官不为、权力任性的肯綮。何以增强责任意识?一方面,法无授权不可为,打造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消除权力的灰色地带;另一方面,法定职责必须为,建立责任清单,照亮责任的黑暗角落,消除有权无责、有责无为等权责不匹配情形。在某种意义上,责任清单是认识并落实好前两个清单的关键。有了责任清单,还要有问责机制,让群众遇到推诿、刁难时投诉有门,确保问责到位。制订并落实好责任清单,才能从根本上厘清权力的责任边界和运作规则,达成现代法治政府权责一致、有限有为、便民高效的基本要求。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要让公众“看得见”政府权力和责任。以清单的形式告诉群众每一项权力的依据、流程、时限、责任义务等内容,消除信息上的不对称,激发群众监督积极性,无疑是抑制权力异化和扩张本能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可以督促公职人员奉公守法、既廉且勤,从观念上实现“你来找我办事”向“我来为你服务”的转变。“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权力行使者所必须修炼的内功。以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为重点狠抓改革落实,推动政府的自我革命和权力的责任再造,让老百姓从弊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