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说课稿高一年级杨海燕教学内容1、鱼跃前滚翻2、变向跑教材分析鱼跃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为以后技巧联合动作教学服务。“鱼跃前滚翻”的蹬、跃、撑、滚等各技术环节,同其他滚翻类动作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学好“鱼跃前滚翻”对以后的滚翻类教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高中中滚翻类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鱼跃前滚翻”动作要点概括讲四个字:蹬、跃、撑、滚;经常参加“鱼跃前滚翻”和变向跑练习可提高身体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培养学生动作灵活,反应敏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践指导作用。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理解变向跑运动在生活实践中的现实意义。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学习变向跑提高快跑过程中控制身体,调整速度和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通过艺术操教学,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力。鱼跃前滚翻重点:蹬、跃;难点:跃和撑要结合。变向跑重点:在跑进过程中,快速降低重心和快速变向,难点:控制身体重心和快速变向的协调能力。教法与学法1、(准备部分)收心热身---愉悦身心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2、(基本部分)育心强体----增智促技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积极性评价法、分层递进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小团体练习法、小团体评价法、自我评价法。3、(结束部分)恢复身心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积极性评价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收心热身阶段2’教学步骤:1、课堂常规2、反口令练习(集中注意力练习)。目的:加强组织纪律,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奋性。组织队形(四列横队)(二)愉悦身心阶段8’1、热身跑:听教师口令利用篮球场做不同形式的跑动。(如:错肩跑、对角线、分队列队跑等)2’2、结合技巧特点: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拉伸操。3’3、诱导练习:团身滚动。半蹲后开始做兔跳练习(调整身体姿态,起到缓冲的作用)。3’目的:为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为学习技巧做好身心准备。(三)增智促技--育心强体阶段鱼跃前滚翻1、前滚翻练习,2次;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两腿有伸直过程。2、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练习3--4次;要求:双手远撑。3、教师示范鱼跃前滚翻完整动作,并结合课件,归纳、诱导、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及保护帮助方法。4、学生在保护帮助下自由练习鱼跃前滚翻。5、跃过同伴平举的手做鱼跃前滚翻动作并逐渐过渡到穿越呼拉圈动作。要求:根据练习者要求可自由调整平举手的高度和远度。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多次用语言强调学生在空中膝关节不要弯曲,以免造成运动损伤。6、根据自己练习情况结合教师评价,组内讨论进行自我评价。选择练习难度,通过练习反馈,进行自我调整。练习难度分三组,基本完成组(A组)、达标组(B组)、创新提高组(C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分组后对基本完成组同学要进行重点辅导。7、请2--3名不同类型的同学示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能分析动作,然后教师客观评价,并小结鱼跃前滚翻练习情况。变向跑教学步骤:(1)反应练习:背对或面对前进方向,从不同预备姿势开始,听信号转身跑2次3’。要求:不抢跑,转身快。(2)复习各种形式的变向跑:“之”字形跑、绕圈跑、折返跑,各2次3’。要求:变向一瞬间,动作要快。(3)变向跑接力游戏。要求:遵守游戏规则,相互鼓励。教法:教师讲解、评价、监督。目的:培养学生控制身体能力,培养学生快速反应,应变能力。(四)恢复身心阶段5’教学步骤:1、教师领做放松操,学生模仿练习。2、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同做。3、教师总结讲评,师生再见,值日生归还器材。目的: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机体功能。教学媒体12块小垫子、5块大垫子、录音机一台、4根接力棒、4个呼拉圈、一块篮球场。预计课的效果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预计课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运动密度35--40%。预计教学的技能目标达成: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素质。通过变向跑练习,培养学生控制身体和调整速度能力。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一种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受;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学生互帮互学。小集体的共同意识、责任感,与他人的合作及人际关系得到培养,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谢谢请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