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姚市2009年第二学期初中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卷按住ctrl键点击查看更多初中八年级资源(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请做在答题卷上。)一、积累运用(32分)1.正确工整地书写下面文字。(4分)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扁.舟(biān)过瘾.(yǐn)颤.巍(chàn)即物起兴.(xìng)B.门楣.(méi)苋.菜(xiàn)干涸.(hé)龙吟凤哕.(huì)C.窥.探(guī)哂.笑(xī)缄.默(jiān)相形见绌.(chù)D.媲.美(bǐ)馈.赠(kuì)酷肖.(xiào)藏污纳垢.(hòu)3.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千山万壑沧海桑田鼠目寸光不速之客,B.众说纷纭众目睽睽忍劳忍怨震耳欲聋C.深恶痛绝人情炼达看风使舵心旷神怡D.落英缤纷肃然起敬绞尽脑汁冥思暇想4.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B.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C.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赏析这类散文应着重注意的问题D.我们看到,对待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企业的态度不尽一致:有的奋力拼搏,在危机中寻找机遇;有的怨天尤人,把面临的挫折和困难归咎于客观原因。5.依次填人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2分)(1)桐庐街道虽小,却并无狭窄之感,,这似乎是别的小城市中所不常(2)我住在楼上,窗子又正对风口,每当狂风大作,常令我夜不能寐。①街树疏疏地种在道旁②道旁疏疏地种着街树③屋瓦齐鸣,龙吟虎啸④龙吟虎啸,屋瓦齐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改正。(4分),①由于学校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感受到余姚的温暖。②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地放着一叠植物标本。7.古诗文填空。(6分)①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②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2③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节目组有一次在国外为华人演出时正值中秋佳节,演出接近尾声时,男主持人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女主持人接着深情地祝愿说:,。”(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咏中秋明月的千古名句作答)④《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8.名著阅读。(4分)’。文学名著陶冶着我们的性情,砥砺着我们的意志,丰富着我们的情感和想象。《骆驼祥子》中祥子①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一个悲苦的人力车夫的形象;②《》中的尼摩船长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英勇顽强、不畏艰难的精神;《名人传》中③、④和米开朗琪罗向我们展现了高尚人格和生命激情。9.综合性学习。(6分)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余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青山水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文化传统,经济腾飞,名人辈出,风景名胜闻名遐迩。全国各地的游客爵往余姚的人络驿不绝。假如你是一位业余导游,现在让你去接待一批游客,让你做以下几项工作,相信你会做得非常出色。①在欢迎仪式上,请你致一段简洁得体的欢迎辞。(50字左右)(2分)②劁}的风景名胜闻名遐迩,有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现场、天下玉苑、丹山赤水、龙泉山、四明湖渡假村等景致,请你选择一处风景向游人介绍,介绍时要突出该风景的特征③余姚土特产很多,有杨梅、榨菜、笋干菜、豆酥糖、茭白等,请你在游客返程时给他们推荐一种家乡的土特产,并说明推荐的理由。(2分)二、阅读理解【48分)(一)(16分)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本来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竞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有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的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节选自沈从文《云南的歌会》)lO.“意思”二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五个义项,请你根据语境,给下列两个句子中加点的“意思”选择最恰当的义项。(4分)3(1)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2)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①语言文字的意义②意见;愿望③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④某种趋势或苗头⑤情趣;趣味11.文中写了哪几种“美妙有情的歌声”请分点概括回答(3分)①②12.文中加点的“这种环境气氛”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13.选文写的是赶马女孩“山路漫歌”,可是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写山路上的风光。你能领悟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吗?请简要回答。(3分)14.文中画线处是写云雀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精彩,请就其写作技巧作赏析点评。(3分)【二)【16分)母亲的手(台湾)庄因①母亲的手,在我有生以来的深刻记忆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孩童挨大人骂、挨大人揍是难免的,但我却怎么也想不起任何挨母亲打的片段来,连最通常的打手心、打屁股都没有虽母牡,母亲的惩戒更甚于打,她有揪拧的独门绝招。我说绝招,是她揪拧同时进行——揪起而痛拧之。揪或拧,也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子们惯用的惩戒法,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招。②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篷“打牙祭”的大好机会了。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看着母亲。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对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摇头示意,母亲脸色转成失望懊恼,但仍只淡淡地说:“那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好,也少言笑。⑧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没脸地按我在床上,反剪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地说:“为什么明明知道吃不下去还盛?能吃饱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再没有剩过饭。④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帖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入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的十指下翻搓起来了。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水。终日市上沿街都有担了两木桶水(水面覆以荷叶)的卖水的人。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寒冬日子,母亲在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地洗①。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的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⑤同样是那双结满厚茧的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我在小学三年级那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着那张“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加厉害。可是出乎意料的,那双手却轻4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说:“没关系,明年多用功点就好了。”②我记不得究竟站了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⑥冬夜,炉火渐尽,屋内的空气更其寒冷,待我们上床入睡后,母亲坐在火旁,借着昏黄的灯光,尹始为我们缝补衣袜。有时她用锥子锥穿厚厚的布鞋底,再将麻绳穿过针孔,一针一针地勒紧,哪痛苦的承受,大概就是待新鞋做好穿在我们脚上时,所换得的欣快的透支吧!⑦去夏返台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微有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留下母亲和我,我去厨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给她。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时,第一次那样贴近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霎时,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大得使我为将于三日后离台远行找到了恒定的力量。⑧母亲的手,未经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惟其如此,那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选自《读者》2009年第9期,有删改)15.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写了母亲的哪四件事。(4分)①②③④16.本文题目为“母亲的手”,改为“母爱”好不好?请说说理由。(3分)17.下列句中加点的两个“如此”分别指代什么?(2分)①虽如此..,母亲的惩戒更甚于打。②惟其如此..,那才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18.文中有两个画横线的句子,请你任选一句加以品析。(4分)①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地洗。②可是,出乎意料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平和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我选做第句:19.第③段写母亲对“我”揪拧的教育方式。试用你的眼光评价母亲的这一教子方式。(3分)(三)(8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丕盛盛士宣些:丕婆婆主室童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节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好.读书,不求甚解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21.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因以为.号焉或置酒而.招之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C、环堵萧然.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策.之不以其道22.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原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23.作者在文中多次用到“不”字,这究竟有怎样的深意?请结合下面提供的背景材料,谈谈你的理解。(2分)东晋是个政治动荡,讲究门第,追名逐利,醉心于富贵,讲究繁文缛节的时代。(四)(8分)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①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③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注释】①旬朔:十天一月,指好长时间。②艾通“恣”。惩戒,惩治。③曩:以往,过去。2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故虽有强记之力25.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就)B.然负.此自放(背)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等到)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大概,恐怕)26.把文中的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或现代汉语。(2分)原句: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