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1、背景:(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政治上,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召开。(标志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3)筹备工作: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通过《共同纲领》,它规定国体,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是建国初的施政纲领)2、意义:(1)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成为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2)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二)三大制度(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的成就)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根本政治制度(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9北京)主要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1954年宪法)意义:结束了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标志人大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2)1954年《宪法》内容:规定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评价: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促进新中国民主和法制的发展。2、中国共产党领带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过程:(1)1949年一届政协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权(2)1954.12二届政协一次会议召开,结束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转变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3)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共为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为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目的:(1)以汉族为主体的本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保证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过程:(1)开始:1949年的《共同纲领》(2)确立:1954年《宪法》内容:(1)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2)五个省级自治区:(最早确立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最晚确立1965年)西藏自治2区。意义:(1)实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2)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团结。(3)促进民主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1、背景:(1)政治: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人大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经济:“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3)政治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2、内容:(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2)重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国家法制。(3)强调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3、评价: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二)重大挫折——十年“文革”(1966——1976年)1、背景:(1)根因:“左倾”错误思想(表现: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估计国内形势。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利用。对毛泽东严重的个人崇拜。(2)民主和法制不健全。(3)导火线:1965年,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海瑞罢官》的文章。2、全面发动的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和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3、发动过程:(1)中央文革小组成立(四人帮:江青、姚文元、张春桥、王洪文)(2)红卫兵运动(以青年学生为主体)(3)1967年造反派最先在上海夺权,成立革命委员会。4、意义:(1)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时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2)“文革”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表现:“文革”期间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5、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6、“文革”的教训: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背景:(1)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平反冤假错案。(2)继续坚持文革“左倾”错误,两年的徘徊时期(1976——1978)32、内容(1)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2)政治: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组织: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4)经济:改革开放。3、意义(1)开始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2)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四)发展完善——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1、初步构想——(1)1980年,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2)实行基层民主选举(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依法治国方略——(1)1982年修改《宪法》(2)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3)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4)基本上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3、新时期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吸取“文革”教训)具体做法(1)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国(1982——1999年)(3)实行基层民主选举(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概念:一个中国,两种制度。(一个中国,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最初目的:解决台湾问题。3、形成过程(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方式。(2)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3)1982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4)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一国两制”。(二)具体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回归(1)过程:1982年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会谈。、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规定香港主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度自治,现行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法律基本不变。)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④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4(2)区旗:紫荆花,红底。第一任特首董建华。2、澳门回归(1)条件:香港问题的解决为其提供了范例。(2)过程: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3)区旗:莲花,绿底。第一任特首何厚铧。3、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1)对香港、澳门: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共同发展的新纪元。(2)对中国:标志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中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对国际: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三)台湾问题1、历史问题:(1)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战败退守台湾,造成今天台湾、和大陆的分裂。——(属于内政问题)(2)美国的干涉。——(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2、炮击金门:应对国民党的挑衅,从1958——1979年定期炮轰台湾金门。3、缓和(1)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轰金门。(2)1980年后,“三通”(通航、通商、通邮)限制放松。(3)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辜振甫)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会长汪道涵)口头上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199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5)1995年江泽民指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6)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两岸“三通”的发展(1)1949——1979年“三通”中断。(2)1980年“三通”限制放松。(3)1987年台湾方面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4)2008年“三通”基本实现。5、现阶段存在问题(1)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陈水扁、李登辉的“一中一台”分裂台湾的主张)(2)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6、中国的态度:全体中华儿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分裂台湾的行为,坚决制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57、解决台湾问题的办法(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2)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