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购物感知风险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本单元以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为主题,探讨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考纲考点考向定位考纲1.发达的古代农业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考查形式上,将继续以选择题为主,材料题也会有所涉及2.考查内容上,小农经济、精耕细作、商帮、“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和资本主义萌芽等是考查的重点3.考查热点包括:(1)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成为社会民生中的重要问题,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成果是备考的重点。(2)民生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古代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的相关政策及对社会民生产生的影响,将会成为命题的切入点考点1.早期的农业生产;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小农经济2.发达的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的艰难经营;手工业产品的外传考纲1.古代商业的发展2.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考点1.各个时期的商业发展的特点;市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2.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单元结构精耕细作古代农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发展并领先世界古代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提供原料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繁荣前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提供商品与市场,商业的进步,调整刺激、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早期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所谓早期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起源:距今1万年左右;栽培的作物:水稻和粟(最早)驯养的家畜:猪马牛羊鸡狗(六畜)耕作方法: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影响: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2.商周农业:生产工具:耒耜石器少量青铜农具(为什么青铜器少?珍贵,用于礼器和兵器。)耕作方法:耜耕石器锄耕耕作技术:排水除草施肥治虫作物种类: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影响: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3.早期农业的特点和意义:特点: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意义:人们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耒耜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云南贡山独龙族使用的双尖木耒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生产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思考:铁犁牛耕的出现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意义?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是生产力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使古代人们有能力耕种更多的土地,能提高土地的产量。(2)西汉时期,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二牛抬杠)犁壁出现。耦犁的牛耕方法,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耧车——播种工具,西汉出现,一人一牛,日种一顷;(3)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耕犁技术完善。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2)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两汉的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4)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了一年三熟制。3.农业灌溉技术的进步(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的筒车、宋朝时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理解精耕细作的农耕模式(1)借用牛力耕田。(2)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汉代发明犁壁,还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代出现曲辕犁;明清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3)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使人们不断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4)自耕农经济: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概念:2、产生与发展的条件(1)生产力:春秋战国由于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3)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4)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具有分散性。(2)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和交纳赋税,具有封闭性。(3)经营方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4)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不利于技术革新。(落后性、保守性)具有落性。(5)小农经济非常脆弱,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低下。3、主要特点4、评价(1)地位: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中占据主导地位②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③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积极:①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②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①是封建王朝政府的主要财源,农民要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②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发展缓慢和封建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③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作用:5、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生产资料和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④封建政府采取重农政策。(2)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在简单再生产状态下徘徊,不利于技术革新,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6.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国大量廉价商品的输入,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归纳总结】小农经济的出现时期耕作方式土地所有制形式条件作用商周集体劳作土地国有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有利于提高工效春秋战国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铁农具和牛耕逐渐推广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1)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自耕农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他们很少在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易。(2)自给自足不等于不与市场联系,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但不是不与市场联系。如农民生产所需的铁农具和生活必需品盐等都需要从市场购买。细节点拨准确认识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①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领先)②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工具,也是主要耕作方式③精耕细作是古代农业的鲜明特点。(精耕细作)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自给自足)⑤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⑥重视总结经验,农学专著丰富世界农学史: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明末:徐光启著的《农政全书》被称为“农业百科全书”1、原因①中原人口大量南迁;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③南方经济潜力巨大;2、过程三国开始开发—东晋南朝继续发展—中唐开始南移—南宋完成南移“苏湖熟,天下足”3、影响:促进江南发展,文化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有利于祖国的统一;有利于民族的融合。1.经济重心转移最突出的几个时期,都发生在封建国家分裂,出现封建割据或北方战乱不休的时候;2.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也是人口大规模迁移的过程;3.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也是从内陆逐步走向海洋的过程,为宋元时期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创造了物质条件。经济重心转移的特点翻车模型翻车,又叫龙骨水车,用木制成,可用脚踏或手摇。它既能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讲史料史料一高转筒车高转筒车,能引水上山,将水提到六十多米高的地方。这对解决岸高水低,特别是丘陵山地的灌溉,有着重要意义。问题发现(1)说一说史料所展示的灌溉工具的功能和发展趋势。(2)本史料在研究“古代农业经济”方面有何价值?探究解答(1)功能:从低处往高处提水灌溉,有抗旱、排涝双重功能。趋势:技术不断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动力不断改进。(2)价值:水利对古代农业的发展地位重要;人民重视水利工具的革新;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体现了精耕细作的耕作特点;农民生活艰辛等。视角关注新史观从农耕文明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农耕文明是指由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制度和文化总和。在中国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社会生活中都可以看到农耕文明影响的烙印,这也是当前高考命题热衷的焦点视角。尝试命题22012年是我国干支纪年体系中的龙年,下图为我国银行系统发行的银行卡和纪念币,这些具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象根源于()A.铁器牛耕生产方式B.重农抑商政策C.农耕文明影响D.西方文化的传入解析D项说法明显错误,A、B项内容从属于农耕文明的内涵,故答案为C。C视角三新材料·新情境尝试命题3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十年内国家水利建设总投资将达到数万亿的规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历代都重视加强水利建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郑国渠B.“井渠”灌溉方法在汉代关中已出现C.筒车于隋唐时期已在长江流域使用D.清代王景成功治理黄河解析王景成功治理黄河发生于汉代,故答案为D。D视角紧扣主干知识1.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经济特点尝试命题4与下面《祖孙情·启蒙教育》场景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谚语与农耕文化》可作为标题B.对话内容体现精耕细作的农业特色C.强调了天时、地利等对农业的重要性D.是古代科举制的必考内容答案D解析材料内容皆是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看不出与科举制有何联系,故答案为D。

1 / 8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