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传播的基本类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讲人类传播的基本类型“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施拉姆五个典型的传播实例达摩面壁大仲马点菜某一件事大众的反应开会阿波罗登陆月球一、自我传播(一)自我传播及其特性即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地自我信息沟通。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会在主体的人的思想感情上得到反映。而主体自己也会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反馈信息。又称体内传播、人的内心传播、内向传播、人内传播。“I”与“me”自我传播的特性:1、它是个体(个人)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2、自我传播虽然与人体内部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3、自我传播的过程由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和要素构成,是能动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4、自我传播是其他一切社会传播的基础,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内向传播的形式1、感觉和知觉2、记忆3、思维4、想象5、情绪和情感孔子:吾日三省乎吾身卢梭:《忏悔录》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内省日志内省式思考(三)米德的“主我”和“客我(宾我)”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该理论包含以下要点:1、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2、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辨证互动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而互动的介质是信息,用米德的话来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人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3、这种由自我传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人内传播(自我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这种理论说明人内传播不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而且具有明确的互动机制。(四)时间管理1、有计划地使用时间。不会计划时间的人,等于计划失败。2、目标明确。目标要具体、具有可实现性。3、将要做的事情根据优先程度分先后顺序。4、将一天从早到晚要做的事情进行罗列。5、每件事都有具体的时间结束点。控制好通电话的时间与聊天的时间。6、遵循你的生物钟。将优先办的事情放在最佳时间里。7、做好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好更重要。8、区分紧急事务与重要事务。9、每分每秒做最高生产力的事。将罗列的事情中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删除掉。10、不要想成为完美主义者。不要追求完美,而要追求办事效果。11、巧妙地拖延。12、学会说“不”。对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应当说“不”。二、人际传播(一)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指的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人际传播是一种符号互动。斯图尔特指出,“人际的”这一词语用来修辞“传播”时,不只具有“两个人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等表面的意味。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人际传播有许多种样式,如相遇、倾心的交谈、争论、讲演、会议、教学,甚至包括电话、电子信件形式的交谈等。传统的人际传播方式主要有两人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等。互联网出现后,主要有电子邮件、QQ、MSN聊天等人际传播方式,网络中人际传播越来越虚拟化了。(二)特点1、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2、所传递信息的意义比其他形式的传播更为丰富和复杂。3、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4、在传播关系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5.传播以单个的面对面的传播形式为主;6.适用于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威尔伯·施拉姆和唐纳德·罗伯特等的《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面对面传播的成功有赖于发讯者有能力引发受讯者共同的意义与感情。发讯者与受讯者一定要在他们的背景中有某些共同的经验,才能得到成功,这些经验在图中称为经验域,网线部分是两人重叠的共有经验。(三)人际传播的动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罗洛夫的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的主要是六种资源:物品金钱服务信息地位爱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1、认识自我2、建立人际关系3、控制周围环境4、进行情感沟通3、普遍认识自我表露与“约哈里之窗”开放区域个人资料,如名字、相貌、身份、职业等盲目区域缺乏自知之明的那一部分秘密区域隐私,或者尚未公之于众的东西未知区域潜质、潜能他人了解他人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了解(四)人际传播的基础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格拉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五)社会功能对社会来说,是社会成员交流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对个人来说,是完成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六)“镜中我”概念美国学者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了这一概念。库利的“镜中我”概念,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说明了人际传播的重要性。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获得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来观察、认识和把握自己,形成“镜中我”。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我所想象的我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我所想象的别人对我这种形象的评价;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如自豪、屈辱。“镜中我”是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的经典概念。。(七)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原因分析1.人际传播实质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精神内容的交换的质量如何,很大的程度上来说取决于他的媒体,即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的理由就是他的传播的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2.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如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通过互联网传送电子邮件等,而且这种传播具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的特点。3.除语言符号外,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空间等非语言符号非常丰富。(八)人际传播媒介形态变化人际传播所经历的三种形态及其相对应的传播媒介:面对面传播→语言→示现媒介系统时期延时传播→文字→再现媒介系统时期电子传播→电子信号→机器媒介系统时期*思考:网络传播扩大了哪些人际传播功能?三、群体传播(一)什么是群体1、群体及其特征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共同的归属感、成员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群体的本质特征是:①具有共同或接近的社会属性或目标取向。②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群体以组织化的程度不同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群体,另一类是社会组织。2、个人参与群体传播的动机①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②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③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二)群体传播及其社会功能群体传播主要指的是一般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的社会功能是:1、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纽带。2、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3、形成社会规范,保证社会秩序的连续性。4、完成个人力所不及的社会协作。(三)关于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群体意识,即群体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这里不仅指由各成员的密切接触和协作而产生的成员间的个人感情,而且更指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精神上的一体化)所产生的“我们”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即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所产生的认同感。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群体规范的功能包括: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实现。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4、为群体成员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5、通过群体压力来制约成员的偏离行为。勒庞与他的《乌合之众》勒庞(1841-1931)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勒庞认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他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四)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集聚、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集合行为的发生有三个基本条件:1、结构性压力。2、触发性事件。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的功能减弱,流言等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受到若干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包括:1、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群体暗示的作用:通过不同的过程,个人可以被带入一种完全失去人格意识的状态,他对使自己失去人格意识的暗示者惟命是从。群体感染指的是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蔓延开来的过程。首先,紧张使某一集体的成员非常容易相信稀奇古怪的传说和谣言;其次,在朋友之间蔓延比在陌生人之间快得多;最后,感染或行动在那些具有共同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的人中间迅速蔓延。两千台湾学生冲入行政院占领者拿老虎钳开剪铁网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①群体模仿模仿可分为两类:无意识模仿:个人在不自觉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仿效;有意识模仿: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的自觉仿效。集合行为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本能的、条件反射的模仿。②“匿名性”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处于互不知道姓名和身份、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去个性化——群体的成员失去个性感,而淹没于群体之中,集体行为的这一侧面叫做去个性化。美国心理学家菲力普·金巴尔多1970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去个性化现象有两个主要特征:——群体成员的匿名性,三K党的成员就是如此,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携带同样的武器,保护性面罩遮住面孔,于是就隐藏了他们的个性;——责任性的分散,当某人是某个群体的成员时,他就易于察觉到整个群体活动的责任是分散的,或者说是分布在每个小组成员身上的,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必承担群体行动所招致的谴责。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流言是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R=iXa(Rumor=importanceXambiguity)R=i×a/c(criticalability)特点:1、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2、流言信息的回流和恶性循环。3、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谣言是指有意凭空捏造的消息或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5月1日起正式施行贵州瓮安事件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2014.4.19网络上发布“城管打人致死”的谣言,引发上千名群众围堵。网络谣言杀人,韩国政府欲出台“崔真实法”据韩国放送通信委员会表示,为预防以匿名方式产生的网络副作用,计划从11月起执行“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增加适用“限制性本人确认制”的网站。这个制度是指在门户网站等进行网上留言时,通过身份证确认本人的程序。韩国放送通信委员会还决定在国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