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信息风险及防范对策的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1供应链信息风险及防范对策的探讨1引言1.1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精益生产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间的竞争方式逐步转化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而信息作为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沟通载体,其传递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对供应链系统的效率和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协调和控制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信息管理已成为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在供应链中节点企业数目众多,要使供应链对最终用户需求的反应快速,必须建立起一条贯穿所有节点企业的信息高速公路。每一企业都应把与供应链运作有关的信息实时传送到信息高速公路上,并进行信息的总集成,使各节点企业在实时状态下能获知自己所需信息,同时进行快速反应。但每个企业实际上往往只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关心的仅仅是自身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所以他们只传递对他们有利的信息,因此,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的不完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信息风险。研究供应链信息风险的含义和特点,对供应链信息风险进行识别并给出防范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1.2文献综述供应链信息风险管理一直是国内比较关注的问题,很多学者或专家撰文来论述供应链信息风险管理。对于供应链信息风险管理,他们一般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一是风险问题,具体包括风险成因,表现特征及危害;一是防范对策。1.2.1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风险问题陈锋(2007)认为,按照对供应链信息风险的来源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3个方面,一是基于“委托—代理”的逆向选择风险;二是来源于信息扭曲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2的“牛鞭”效应风险;三是来源于成员企业自利的败德行为风险。其中针对牛鞭效应风险,他认为具体导致的风险主要有3个,会导致供应链中产生过多库存的风险,会导致扰乱产品市场秩序的风险,会产生误导生产计划预测的风险。这些对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饶文军(2005)认为,供应链管理的成功依赖于各节点企业间的有效合作,这种合作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各节点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与信息共享,但在实践中,这是很难的。隐瞒自身信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导致严重的信息风险,他认为与系统内信息不对称和信息阻滞相关的信息风险主要包括8个方面,供应链节点企业的道德风险,不确定性,牛鞭效应,经营效率下降,影响新产品开发。傅少川、张文杰、施先亮(2004)撰文认为,牛鞭效应将导致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都维持更高的库存水平,发生更高的成本,降低了运作效率。供应链中的逆向选择将市场秩序混乱,市场上的代理人质量不高。他们从管理学、经济学、系统论3个角度分析了供应链信息风险的形成机理。刘建峰、钟胜(2004)从信息共享过程和信息传递过程两个方面分析了信息风险的形成机理。由于信用缺失、委托-代理机制,信息充分共享造成了节点企业信息共享过程中的风险。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需求预测在需求预测中,库存管理和批量订货,价格波动,交货周期这些原因也会造成产生信息风险。丛贵霞(2008)认为,除了由于信息传递失真和信息共享不足带来的牛鞭效应,逆向选择,败德行为这些原因以外,还包括供应链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低;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缺乏利益协调机制;供应链过于刚性,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这3个原因1.2.2防范对策陈锋(2007)撰文指出,针对他所述的逆向选择,牛鞭效应,败德行为这3种风险,他提出了3种措施,分别为采取激励机制;信息共享,业务集成;加强合作,价格补偿。具体为通过需求中间商或经纪人对供应商进行信息鉴别,合同签订时,采取风险分担措施。对供应商进行多方面的投资,增加其转换成本。建立EDI系统,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消除或减少信息不对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3称;实现业务紧密集成,形成舒畅的业务流。建立密切长期的合作,使供应商实施败德行为的成本增加,对供应商增加的成本提出一定的价格补偿。饶文军(2005)认为要防范信息风险,根本途径有5点,建立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培养信息管理人才;完善合作协议,用协议来约束双方;加强核心企业对整条供应链的监督与管理;增加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转换成本;促进成员企业间交叉持股。但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他没有提出比较合适的意见傅少川、张文杰、施先亮(2004)认为,对于供应链存在的信息风险,如果希望提高这个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竞争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信息风险;通过一些措施减少牛鞭效应;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刘建峰、钟胜(2004)针对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风险提出了4个降低这种风险的措施。建立公平、互信互利的信用机制和双赢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采取加大信息共享的措施来消除或减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风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信息流的传递。结合他们所论述的,加上我自己的想法,对于供应链信息风险的防范,基本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是从信息传递方面,通过某些平台,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增加供应链的透明度,第二是对供应链上的企业采取激励机制,使他们都能够感受的自己属于供应链的一部分促进他们进行密切合作。第三是考虑到风险问题,在设计供应链时应提高供应链的柔性,设计出合理的供应链。第四是应对突发事件,建立应急处理机制。1.3本文结构与思路本文从对信息风险的简单介绍入手,结合信息风险的来源和形成原因以及识别方法对信息风险进行识别,并针对这些信息风险给出相应的防范对策2供应链信息风险的含义与特点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成员间是以动态联盟的形式加入供应链。企业间是一种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也是体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基础。但同时企业间由于文化背景、组织管理方式的不同也将导致各自的工作方法的差异。更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4重要的是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都是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出现与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在进行行为决策,战略调整和目标实施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将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从各自的自身利益出发,展开合作对策研究。那么这就使得供应链的委托与代理企业之间同时形成了合作协商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那么,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成了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一种体现。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委托人处在一个不利的位置上,并且代理人往往还会通过增加此种信息的不对称,从合作伙伴(委托人)那里获取最大的收益。这种关系不只是发生在供应链上的某两个企业之间,而是存在于整条供应链的所有企业之间。供应链信息风险可以定义为:供应链信息风险是由于供应链信息传递失真而造成的决策失误、信息共享不足、无形成本虚增、战略实施能力下降等后果的风险。供应链信息风险作为供应链风险中的一部分,它有着如下几个特点(1)供应链信息风险的相关性供应链信息风险主要来自组成供应链系统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它由各环节之间潜在的互动关系与协作配合造成。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取向,相互之间因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同时又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因此企业往往为了为其本身争夺更多的系统资源或更好的经济条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展开激烈的谈判。在争取个体利益的同时,供应链中企业也在部分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基础上,展开一定程度的合作,以谋求单一企业所不能实现的经济利益。(2)供应链信息风险具有传递性由于供应链从产品开发、生产到流通过程是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各个节点的企业并不都是一条心,他们都有着各自的利益打算,因此供应链信息风险因素可以通过供应链流程在各个企业间传递和累积,并显著影响整个供应链的信息风险水平。根据供应链的时间顺序和运作流程,各节点的工作形成了串行或并行的混合网络结构。其中某一项工作既可能由一个企业完成,也可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供应链整体的效率、成本、质量指标取决于节点指标。由于各节点均存在风险,则供应链整体信息风险由各节点的风险传递而成。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5(3)供应链信息风险管理的复杂性由于供应链是由链上多个伙伴企业组成,供应链风险管理核心在于对供应链伙伴关系、合作关系的管理、监督与控制,供应链越长,供应链流程越多,供应链涉及的合作企业越多,供应链风险管理就越复杂。而供应链信息风险作为供应链风险的一部分,它具有了和供应链风险一样的特性---复杂性。3供应链信息风险的识别按照Al-Bahar和Crandall对风险识别的定义,“风险识别是一种系统地、持续地对风险相关事件进行挖掘与分类的过程1”。信息风险属于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一种,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信息风险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或不完全对组织实现其商业目标或成功实施其战略的能力产生的负面影响2,其特征实际上是信息原因导致的不确定性。3.1供应链信息风险的来源和形成原因供应链信息风险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两个过程,一个是信息共享过程,另一个是信息传递过程。在信息共享过程中,由于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是以动态联盟的形式加入供应链的,他们的理性都是有限的,他们很难能够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而导致的信息风险,例如败德行为以及逆向选择。这类风险的产生是由于不同利益主体为获得更多短期利益而故意隐瞒供应链信息所致。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信息传递失真从而产生牛鞭效应。当然,在两个过程中,也会因为信息技术的原因而产生信息风险。这些风险都严重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3.1.1委托—代理机制所带来的信息风险众所周知,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间是以动态联盟的形式加入供应链,企业间是一种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但由于各企业的目标不尽相同,各自的1Al-Bahar,JFandCrandall,KC,1990,Systematicriskmanagementapproachforconstructionprojects[J].Journal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533-5462杨洪芬,2004:《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风险及对策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第5期:6-9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6工作方法可能因组织管理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供应链中的企业都会从各自的自身利益出发,展开合作对策研究,在委托与承包企业间形成一个合作协商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那么,“委托—代理”关系就成了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一种体现。“委托—代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一般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往往比代理人处于一个更不利的位置。在整个供应链管理环境中,企业往往会通过增加信息的不对称,从合作伙伴那里得到最大的收益。信息的不对称可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二是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看。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不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与事后不对称。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某些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是指某些人的知识,分别称为隐藏行动与隐藏信息。根据这一模型框架,我们假设供应链上有一家供应商和一家制造商。制造商委托经过挑选的供应商来完成一部分业务,自己则集中力量完成市场调查、产品设计、销售及服务和本企业的生产管理。但由于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缺乏信任,那么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就会引起两种代理问题:一是逆向选择,就是制造商,委托人-在选择供应商,代理人-时,供应商掌握了一些制造商所不知道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对制造商是不利的,供应商因此与制造商签订了对自己有利的契约,致使制造商受到损害。也可能表现在供应商内部管理存在问题。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的决策导致了“逆向选择”———制造商误选了不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供应商。二是败德行为。假设供应商与制造商在签订契约时各自拥有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签成契约后,制造商无法观察到供应商的某些行为,或者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仅为供应商所观察到。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在有契约保障之后,可能采取不利于制造商的一些行动,进而损害制造商的利益。当制造商集中精力对内部的生产管理、销售与服务、产品设计、市场调查控制时,它就不可能像原先那样全面、细致地了解供应商的运作全过程,那么供应商就可能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表现在供应商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