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地质调查工作的五大工作任务:一是大力加强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把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突出油气资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查。重点加强陆域新区和海域主要盆地油气资源调查评价,认真做好天然气水合物、油页岩等非常规能源调查评价。以铜、煤、铀、富铅锌、钨、锡、优质锰等战略性矿种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为重点,加快西部地区重要矿产调查评价和中东部地区隐伏矿床勘查,摸清资源家底,力争取得重要矿产资源勘查的新突破。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国外矿产资源前期调查工作。二是切实抓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有重点地更新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加强成果综合与集成。在重要经济区、人口密集区和重大工程建设区等开展大比例尺综合地质调查。部署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提高海洋基础地质调查程度。积极拓宽地质调查服务领域,开展好农业和城市地质调查的示范试点工作,完善方法技术和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进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发展。三是认真开展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开展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严重缺水地区、重点城市、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水源保障。在重要经济区带、人口密集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开展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继续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综合研究,促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加强重点地区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提高地质灾害高发区调查精度,提高预防预报水平。继续推进西南岩溶石山石漠化调查与整治示范、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国家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四是积极推进地质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紧密围绕地质调查相关重大地质问题,组织科技攻关,促进调查与研究相结合,提高地质调查水平。加强基础地质研究,重点开展地层学、大陆构造动力学、重要生物群和成矿理论体系等研究。研制开发适合不同景观区的地质勘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五是加快实现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要把社会化服务水平作为衡量公益性地质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健全和完善国家基础地学数据库体系,加强数据库维护与开发应用。完善和推广数字地质调查技术,推进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建设。开展地质调查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国家地质调查网络系统,面向社会主动提供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服务。有色地质局2005年地质调查共安排计划项目126项,工作项目598项,其中续作146项。基础调查计划共安排工作项目162项。部署的主要工作包括:继续安排青藏高原空白区地质调查,有计划地开展基础地质图件更新工作;继续开展以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为主要手段的农业地质调查;继续开展重要城市综合地质调查试点工作;继续开展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示范,开展海岸带、近海海域环境和资源调查评价;开展地质编图和综合性、前瞻性和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工作。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共安排工作项目244项。部署的主要工作包括:以铜、富铅锌、优质锰、钨、锡、铀、铬和地下水为主攻矿种,加强西部重要成矿带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择优部署大型、超大型矿床勘查工作;加强矿产资源勘查选区、异常查证和地表工程验证等找矿前期地质工作和综合研究工作;加强我国主要平原和盆地区域地下水资源及环境调查评价工作,继续开展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与示范。2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共安排工作项目88项。部署的主要工作包括:继续开展长江、淮河等流域及重要经济区带等重点地区的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开展我国典型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试点工作;继续开展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和环境地质调查、全国重点地区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网建设、典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示范治理工作;继续开展新构造运动与国家重大工程安全调查与评价工作;完成全国700个地质灾害严重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数字国土工程共安排工作项目33项。部署的主要工作包括:继续推进基本比例尺基础地学数据库的建设;继续开展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开发,加快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完善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推进骨干网络体系、技术标准、项目管理系统等工作;开展地质调查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共安排工作项目73项。部署的主要工作包括:继续开展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加强野外地质调查设备仪器和方法的开发研究工作以及地质调查关键分析测试技术的研发工作;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开展周边国家基础地质与编图和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