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一、旅游规划的概念旅游是人们出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目的地作短暂停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旅游涉及地理、经济、环境、社会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因素·旅游产生的动机——需求和供给·旅游不是一个行业,它是由许许多多的机构组织和企业组成的规划是一个多角度的综合工作,并力求实现一体化。规划涵盖社会、经济、政治、心理、人类学和技术等因素,并涉及规划对象的过去、现状和未来。旅游规划是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的一种部门规划,是旅游未来状态的设想,或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长远的、全面的计划。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二、旅游规划的发展1.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1)发展历程我国国家级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始于1979年,其后每隔五年(对应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相应制定了各阶段的发展计划。1985年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把旅游业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2001年4月,国家旅游局编制完成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并先后正式出版了中、英文版。(2)研究进展前期探索阶段(1979~1986年)197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由郭来喜先生主持旅游地理研究。80年代初有关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思想逐步形成,为与吉林省旅游局汇编论文《旅游资源与规划》,对我国旅游资其后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奠定了基础。其中郭来喜的《旅游规划问题初探》、《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十个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是我国对旅游规划理论基础研究的最早成果。1986年,东北师大源开发与规划初期实践进行总结,并初步阐明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实证研究阶段(1987~1996年)1987~1990年,学者对旅游规划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评价方法。俞孔坚综述了风景评价的认知学模型,保继刚、邢道隆分别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权重,杨汉奎、张亚林和路紫应用特尔菲法征询评分加权对旅游地作总体评价,楚义芳构建了我国观赏型旅游地评价的模型系统。1994年11月于个案研,在海南举行“旅游发展规划研讨会”,会议就旅游规划中的一些概念和问题展开讨论。实证探索阶段,对旅游开发和规划偏重究和经验总结,其理论深度不够。理论研究阶段(1997至今)20世纪90年代末,旅游规划研究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一些国家级旅游研究课题,开始把旅游规划理论作为重要内容,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与宏观配置体系研究”成果中,旅游规划理论研究占据较大比重,旅游规划开始作为学位论文选题。21世纪之初,一系列旅游规划学术论著及旅游规划案例相继出版。此阶段中国的旅游规划专家已经通过实践探索出一系列方法。(3)旅游规划的发展资源导向型旅游规划时期(1979~1989年):此阶段处于传统的山水和文化观光时期,规划主要挖掘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追求数量型增长。规划研究体现在旅游资源研究方面,旅游资源开发的文献占据很大比例。旅游资源开发近乎等同于旅游开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成了旅游规划的代名词。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和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规划主体内容。市场导向型旅游规划时期(1990~2000年):这个时期,旅游资源不再是发展旅游的惟一寄托,旅游发展已经走出观光时代,在旅游区位和客源市场条件优越的城市建人造旅游吸引物得到认可。深圳“锦绣中华”和“世界之窗”主题公园的火爆,迎来了中国主题公园开发的新时代,旅游市场备受规划师的重视。国家旅游局在制定“九五”规划中突出了市场的地位,加重了市场部分的内容。旅游规划文本中市场部分篇幅增大,学术界有关旅游市场研究文献明显增多。产品导向型旅游规划时期(2001至今):1998年,范业正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以产品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思想和方法”,并专门论述了其过程和方法,并于“2001中国旅游规划高峰研讨会”上提交了《以产品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思想和方法》的论文。吴必虎在2001年出版的《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国家旅游局在2001年出台的国家“十五”旅游规划中突出“旅游产品体系建设”,这些显示出旅游规划界对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视,迎来了产品导向型的旅游规划时代。2.国外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1)发展历程初始阶段旅游规划最早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等国。最初旅游规划只是为一些旅游项目或设施做一些起码的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例如为饭店或旅馆选址等。从严格意义上讲,这还称不上旅游规划。过渡阶段60、70年代后,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使旅游规划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开始出现比较系统的旅游规划著作。1977年,世界旅游组织(WTO)对有关旅游开发规划的调查表明,43个成员国中有37个国家有了国家级的旅游总体规划。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是旅游规划研究的大发展时期,大量的研究使规划理论思想和方法得到进一步充实,研究方面也日趋多样化。深入发展阶段90年代初,美国著名旅游规划学家EdwardInskeep为旅游规划的标准程序框架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两本代表作《旅游规划:一种集成的和可持续的方法》和《国家和地区旅游规划》,是面向旅游规划师操作的理论和技术指导著作。这些著作的出现使旅游规划内容、方法和程序日渐成熟。(2)国外旅游规划的主要思想方法a.综合法50年代,在计算手段上有较大的变革,人们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可以处理和分析更多的计量经济数据,这只不过是计算的手段和技术发生了革新,而规划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在60年代初,尽管大而复杂系统的管理技术方法和新的商业应用技术被采用,但规划方法仍没有大的进步。因而,60年代以前的方法都是一种非综合方法(非集成Non-integratedApproach)。直至1965年,拉宾在旅游规划中首次同时采用了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手段,利用了二者的互补性,并广泛考虑了区域和环境的背景,因而这种方法相对以前而言,体现出了综合集成的方法思想。b.系统规划法这种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周期性的重复过程。每隔一定的时间要重做一次规划,这个间隔一般为5年,而每一次的规划称之为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有四个步骤:确定目的、目标;收集和分析市场与资源数据;制定策略;决策。系统规划方法引进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方法,把它用于旅游规划中,通过制定旅游规划及其实施来控制旅游系统。c.社区法这种方法是把旅游看作一个社区产业,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当地社区是一个生态社区。社区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生命,它构成食物链的基础,过分地索取会导致植物的减少和自然退化。当地居民被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他们作为社区吸引物总体中的一部分,既要过日常生活又要作为社区展示的一部分。旅游业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捕猎食者,而游客则是猎物。旅游业的收益来自游客,游客关心的是旅游吸引物(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及娱乐设施)和服务,这是“消费”的对象。这样吸引物和服务、游客、旅游业和当地居民便构成了一个有一定功能关系(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份。它们的比例是否协调,关系到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按照这种思维方法去规划和组织旅游业便是社区法。d.门槛分析法是由波兰的区域和城市规划专家马列士于1963年在其著作《城市、建设经济》中正式提出。该方法最初应用形式是城市发展门槛分析,是综合评价城市发展可能的综合规划方法。1968年,马列士在南斯拉夫南亚德里亚地区的规划中首次将门槛分析方法直接应用于旅游开发。他从门槛分析的角度把资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容量随需求的增加成比例渐增;另一类是容量只能跳跃式地增加并产生冻结资产现象。同时他把旅游业中资源按功能特征分为三种:旅游胜地吸引物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就业劳动力e.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就是在旅游规划制定过程之中,自始至终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严格地讲它是一种思想方法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法。其认为旅游规划、开发、管理的目的是让其自然和文化资源不枯竭,不退化,并维护成一种可靠的资源,作为将来永远不断利用的基础。然而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很难实现的。三、旅游规划的必要性1.积极影响提供技术性/非技术性职位在内的就业机会增加创汇,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刺激当地工商业发展有助于环境保护和改善可增加政府税收有助于使当地经济多元化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形象通过对当地的教育普及和价值观的改变加速现代化进程当地居民也可以使用为旅游而提供的配套设施为国外游客提供一个对不了解国家或地区加深印象的机会2.消极影响过度开发开发产生的漏损超过了旅游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从其他更有前途的经济开发项目转移资金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如收入不均、社会差异、赌博、犯罪等破坏自然原始生态环境破坏人文环境引发季节性问题增加了经济和政治变化所导致的脆弱性引发土地价格上涨以及当地物价的上升四、规划参与者1.政府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广告推广和市场营销提供大量旅游吸引物拥有大量基础设施2.企业3.非营利组织卫生组织、宗教组织、历史保护组织、民族组织、专业组织考古组织、青年组织等等4.专业技术人员城市规划师、建筑规划师、景观规划师、民用工程师第二节旅游规划的功能、目标与分类一、旅游规划的功能1.在市场中合理配置旅游资源2.制定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3.落实区域相关部门的协作土地利用调整旅游交通与道路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安排基础设施协调规划劳动教育与科技安排产业政策与管理机制调整4.保障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二、旅游规划的目标1.提高游客满意度(基础)(1)专业的服务和帮助(2)满足游客的愿望、需求和习惯(3)完整的人性的实现2.提高经济效益(1)一次效应或直接效应a.企业收益b.收入员工收入和业主收入红利、利息、租金c.就业私营企业就业、公共部门就业d.政府收益国家、省政府、市政府、地方政府(2)二次效应或间接效应a.一次收益的支出(包括投资)产生的间接收益企业收益政府收益就业、个人收益b.一次收入的花费产生的诱发收益企业收益政府收益就业、个人收益3.可持续地利用资源·旅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的保护·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趋势是一把双刃剑·所谓的可持续旅游只是吸引更多游客的工具三、旅游规划的分类1.按旅游规划的时空二维尺度划分空间尺度(1)国际协调规划(2)国家全面规划(3)区域综合规划(4)旅游地或旅游景点综合规划时间尺度(1)短期规划(1—2年)(2)中期规划(3—6年)(3)长期规划(10—25年)2.按旅游规划的内容划分(1)旅游综合规划是对合理利用区域内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构想,内容包括了区域旅游发展的环境和态势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实施要点等。(2)旅游专题规划又称为部门规划、专项规划,是指在旅游综合规划的指导下,针对旅游开发过程中重要部门和环节的发展而制定的针对性较强的规划,常见类型有基础设施建设专题规划、旅游市场营销专题规划、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专题规划等。3.按规划的深度要求分类(1)旅游发展总体规划(TourismDevelopmentOverallPlanning)期限10—20年,确定区域旅游发展目标和制定发展战略,图件较少,5—10张比例小于1:50000的规划图纸(2)控制性详细规划(ControlDetailPlanning)规模适中的区域,控制区域中土地的使用,年限10年左右,大量比例尺为1:20000左右的规划图纸(3)修建性详细规划(ConstructionDetailplanning)最为基础,指导旅游工程建设,涉及建筑体量、材质及外观,给排水、供电、交通、环卫、绿化等,图件是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90--100张的比例尺在1:500左右的规划图(建筑立面景观效果、景源视线分析、环境效果分析等)4.按规划的权威等级分类上级规划、下级规划第三节旅游